蔣介石的音樂軼事與樂教建設
1966年中國爆發文革,蔣介石在臺灣展開了一場影響深遠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以反制文革對中華文化的摧殘。圖為1966年蔣中正連任第四屆中華民國總統。(AFP)
為反制中共文革運動,蔣介石在臺灣自教育、學術、文藝等各方面全力推行中華文化之復興, 深知音樂的教化作用,指令蒐集全臺的民歌、戲曲。 比照漢武帝時期恢復先秦的樂府,為日後在臺的樂教建設打下基礎。
文 _ 仰岳
蔣介石是近代知名的領導者,他也是唯一同時統治過中國大陸地區和臺灣的領導人,至今大多數人普遍以為他是一位軍事強人,只懂軍事與政治。然而從許多過去的史料文稿及日記見聞中,卻發現了他有著熱愛文史及音樂藝術的一面。
蔣介石在孩提時期,母親就教導他祭祀的禮節,在典禮中的任何動作都要與音樂的節奏相應和,啟蒙了他對音樂的愛好。青年時期,他熟讀經史及歷代詩詞歌賦,每當讀到樂舞之作必作眉批註記。
蔣介石非常喜歡讀書。(大紀元資料室)
在對日抗戰前夕,蔣介石於江西南昌推行新生活運動時,就提到音樂的重要性。抗戰爆發後,他在成都演講中提到:
好的音樂可以陶冶性情,振作精神,慰藉勞苦,和樂心志,使人生活調暢,情趣優美,無形養成個人高尚的人格與社會純正的風俗。其重要不特關係個人德性的修養,且可影響於國家社會之興替。一個人如果沒有音樂的修養,其生活往往很容易失之枯燥,流於偏激而感不安,變亂或竟由此以生。
他在重慶手令創辦軍樂學校,培養了大量的音樂人才,對音樂的蓬勃發展及士氣提升起著極大作用。中央政府搬遷臺灣後,只要是訪華的各國元首,如大韓民國總統李承晚、越南總統吳廷琰、菲總統加西亞、美國總統艾森豪等,每次國宴完畢均請國樂團演奏,不用其他節目。蔣介石於樂團表演前,先向該國元首解釋中國音樂之高雅優美,令人喜愛,散場後還陪貴賓到後臺,參觀國樂使用之各種樂器。
1960年6月18日,美國總統艾森豪訪臺,蔣介石於松山機場迎接。(中央社)
在他的傳記中,還記錄了這樣一個與原住民一起唱歌同樂的小故事:
當時前行政院長孔祥熙夫人宋靄齡在梨山奉獻了一座教堂(今梨山耶穌堂),蔣介石準備參加教堂的破土典禮,當時臨時召集了一群原住民朋友組織唱詩班吟唱聖歌。但這群原住民朋友聽到總統要來的消息,幾乎男女老少全家出動,把現場擠得水洩不通。這讓主持的周聯華牧師緊張了起來,這樣混雜著男女老少的團體,要如何整齊地唱歌呢?
但是預演唱歌開始時,這群臨時組成的唱詩班卻極有默契,居然唱出整齊又美妙的歌聲,在高歌中總統蔣介石到場了,他連聲高興地稱讚「安可」!請他們多唱幾首歌頌神的聖歌,原住民朋友很興奮連唱了幾首,破土典禮後蔣介石親自證道,並且與他們一同歡聲歌唱、閒話家常,這難得一見的情景,令在場的人們久久難以忘懷。
🔥 揭露中共手段,共同守護香港 🔥
🎯 0元驚喜回饋!🎯
訂閱YouTube頻道,免費送您原價 HK$66電子周刊(三期) 活動詳情,請見 http://bit.ly/2mlNTSJ
文章未完,繼續往下閱讀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 樂教建設
1966年,中共發動「文化大革命」,中華文化面臨空前浩劫。為抗衡中共對傳統的破壞,同年1月孫科、王雲五等一千五百名文化精英人士聯名致信臺灣行政院,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由蔣介石親任會長,當年正好也是國父孫中山先生一百零一歲誕辰,他親手撰寫紀念文提到:
堯、舜、禹、湯、文、武、周、孔子聖聖相傳之道統,屢為邪說誣民者所毀傷,降至今日,赤禍滔天,民族不幸,竟遭此空前絕後之浩劫!而我五千年來,傳統優秀之文化,幾乎瀕於熄滅而中絕……
我中華民族文化,歷五千年而業益光,道益盛,不惟無人能予以搖撼摧夷,亦且愈經搖撼摧夷,愈見其剛健煥發,而可大可久!故國父三民主義之思想,不惟為中華民族文化之匯歸;而三民主義之國民革命,乃益為中華民族文化之保衛者也!今日復興基地之臺灣省,實為匯集我中華文物精華唯一之寶庫;且又為發揚我中華民族文化使民富且壽之式範也!
在文化復興運動草創之初,蔣介石開始自教育、學術、文藝等各方面全力推行中華文化之復興。蔣介石深知音樂的教化作用,於是指令國防部及救國團支持音樂家史惟亮、許常惠等人蒐集全臺的民歌、戲曲。比照漢武帝時期恢復先秦的樂府,為日後在臺的樂教建設打下基礎,最後共完成二千多首民歌、舞曲、戲曲編輯。
1968年先總統蔣公與禮、佾、樂生合影。(臺北孔廟儒學文化網頁)
他又親手修訂了《民生主義育樂兩篇補述》,其中提到:
我們要知道音樂足以表現民族盛衰與國家興亡。古人說:「亡國之音哀以思。」陳將亡就有「玉樹後庭花」,齊將亡就有「伴侶曲」,都是亡國之音,可使我們引為鑑戒的。所以我們在這反共抗俄戰爭與革命建國事業中,一定要培養民族的正氣,鼓舞戰鬥的精神,以發揚蹈厲的氣概,篤實光明的風度,貫注到音樂與歌曲,來糾正頹廢的音樂和淫靡的歌曲……
由上所述,我們知道音樂不是文化的裝飾品,也不是文化界少數人的樂事,音樂是國民心理健康的特效劑。這一特效劑絕不可委之於商業化娛樂組織者之手,而必須在國民教育上占重要的地位。所以中央和地方政府要特別籌劃,除了中小學的音樂課程、大學的音樂系以外,每一縣市總要有一座音樂院,為國民演奏音樂和欣賞音樂的場所。而大城市更要有設備完善的歌劇院,保持我們中國固有戲劇,加以改良,使其有助於國民倫理教育與美育。
臺北國家兩廳院(國家音樂廳與國家戲劇院)與中正紀念堂(中)。(Ma Jien-kuo/維基百科)
在今日復興基地的臺灣,人民普遍都有一定的音樂素養,各縣市普遍都有欣賞音樂的劇院,其劇院之密度在全世界名列前茅,這一切都奠基於蔣介石當初在臺灣立下的樂教建設。◇
新紀元周刊 第653期
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機場書店
香港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台灣松山機場、台灣桃園機場、台灣高雄機場、台灣台中機場等。
一般書店
香港田園書店、台灣誠品書店、台灣三民書店、台灣建弘書店等。
其他販售處
請逕洽各國服務處或地方書店。( https://goo.gl/h1s2eA )
新紀元暢銷書籍《中國大變動系列叢書》
世局突變在即,且看中國企業家們如何保財保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