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鶴對中國經濟做最壞打算 其父文革慘死
習近平的首席經濟智囊劉鶴認為,經濟一旦從正常狀態轉入危機狀態,它就開始以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循環。中國要對危機態勢做最壞的準備。(新紀元合成圖)
中南海的首席經濟智囊劉鶴於19大進入政治局。
他曾在全球大危機研究報告中警示,中國大陸要樹立底線思維的思想方法,對危機態勢做最壞的準備。
隨著劉鶴角色日重,近期其父劉植岩在文革時被批鬥慘死的內幕被海外中文媒體報導出來。
文 _ 鍾合
中共19大結束後,習近平的重要經濟顧問劉鶴進入政治局成為委員。劉鶴於2012年主持並執筆完成《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報告》。報告說,兩次危機存在許多共同特點。其中重點提到兩個特徵,一是社會貧富差距過大,二是當局都採取了更為寬鬆的貨幣信貸政策。
劉鶴被認為是習近平的主要智囊之一,曾留學哈佛,被普遍視為中國經濟政策背後的關鍵性人物。
2013年劉鶴被擢升為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習近平是該領導小組的組長。此後幾乎每次習近平視察或出訪,劉鶴都是重要的陪同者。
劉鶴稱貧富懸殊是經濟危機的前兆
從2010年起,劉鶴等人開始啟動對20世紀30年代大蕭條和發端於2008年的國際金融危機的比較研究。於2012年完成的《兩次全球大危機的比較研究報告》。報告說,兩次危機存在許多共同特點。其中重要一點是收入差距過大,少數人占有較多的社會財富。
劉鶴曾就兩次全球經濟危機做比較研究,發現存在許多共同特點。其中重要一點是收入差距過大,少數人占有較多的社會財富。(AFP)
研究報告形成後,還徵求了吳敬璉、樊綱等國內知名經濟學家的意見。
劉鶴在報告中說,大蕭條期間,實體經濟產能過剩和有效需求不足。這一次危機最突出的表現是,生產資料名義所有權和實質支配權分離,權力集中到虛擬經濟領域極少數知識精英手中。產能過剩和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仍然是主要矛盾。以美國為例,1928年1%的最富者占總收入23.9%,2007年占23.5%。
劉鶴表示,兩次危機都在重大的技術革命發生之後,技術創新引起繁榮,同時危機發源地政府都採取了極其放任自流的經濟政策。
由於收入差距拉大,引起社會公眾不滿,政府往往傾向更多地採取民粹主義政策宣示,安撫民心。
對於收入差距問題,英國《金融時報》曾在去年報導,北京大學的一份報告稱,共產黨領導的中國是世界上收入不平等程度最高的國家之一,最富有的1%家庭擁有全國三分之一的財產。這項研究同時發現,最貧窮的25%家庭僅擁有全國1%的財產。
「毫無疑問,收入差距越來越大。」北京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周孝正表示,「說白了,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
據《自由時報》8月29日的報導說,中國大陸500權貴家族掌握了全國約40%的財富,這些家族掌握了大陸4萬億美元外匯儲備中的約一半,已經移走了1萬億美元。
此外,兩次危機前,大眾的心理都處於極端的投機狀態,不斷提出使自己相信可以一夜致富的理由。為迎合這種心理,貨幣當局都採取了更為寬鬆的貨幣信貸政策。危機爆發後,市場力量不斷挑戰令人難以信服的政府政策,這使得危機形勢更為糟糕。
歷史學者章立凡也有類似表述。
章立凡指出,若要實現習近平提出的「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中國高達GDP250%的高槓桿問題就是不得不直面的痛點。正如周小川行長所指出的,中國整體宏觀槓桿率較高,尤其是企業部門債務占GDP比較高。周小川在提到中國金融穩定問題時,將影子銀行列為四大重點監管對象之首。
劉鶴認為,危機的發展有特定的拓展模式,在它完成自我延伸的邏輯之前,不可輕言經濟復甦。經濟一旦從正常狀態轉入危機狀態,它就開始以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循環。在危機自我邏輯實現的過程中總會出現意外事件,一連串的失控和誤判也屢屢發生。
今年8月6日,劉鶴曾為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書系之《21世紀金融監管》中文版所作的序言也在大陸多家媒體再次刊登。文章的核心就是,金融危機並不是人們想像中的小概率事件。在過去四分之一個世紀中,國際上平均每年會發生六場或大或小的金融危機。
劉鶴在文中指,金融危機並非無跡可循。「歷史不會重複自己,但會押著同樣的韻腳」,歷次金融危機產生的共同標誌性特徵有:資產價格大幅上升;債務負擔加劇;經濟增長率波動;經常帳戶赤字等。
劉鶴認為,中國大陸要樹立底線思維的思想方法,對危機態勢做最壞的準備,既要應對突發性外部衝擊和震動,又要做好應對危機結構性變化的長期準備。
劉鶴之父慘死半年無人敢奔喪
外界發現,劉鶴同習近平除了同在紅二代雲集的北京101中學讀書,早年也有一段家人在文革中被迫害的經歷,父親劉植岩更是在文革迫害中慘死。
左圖:習近平智囊劉鶴之父劉植岩,在文革時被批鬥慘死。右圖:1967年9月成都造反派批鬥西南局,最右下角是劉植岩。(網路圖片)
資料顯示,劉植岩生於1918年,河北人。1936年加入中共。1949年後任中組部幹部處長。1958年任昆明市委書記處書記,後增補為雲南省委常委。1965年任中共中央西南局書記處書記兼祕書長、組織部長。文化大革命開始後任西南局文化革命領導小組組長。後被「打倒」,遭受殘酷批鬥。1967年12月12日在成都被迫害致死,終年僅49歲。劉鶴是劉植岩前妻所生。
海外《民主中國》網站主編蔡楚10月24日在其推特上披露了他親歷的劉植岩被迫害慘狀。
推文稱:「傳聞劉鶴要升官,使我想起見到他父親劉植岩的慘狀。1968年4月,我到成都殯儀館處理朋友的喪事。到冷藏間去找朋友的屍體。看到左邊最下面的屍匣外有一個牌:西南局書記處書記劉植岩,1967年12月12日。」
「我去拉開屍匣。見到屍身較長,穿戴整齊,但整個頭用紗布包裹,戴著鴨舌帽,仍然有血跡。」
蔡楚說,從牌上看,死者已經去世近半年,但還沒有親人來奔喪。這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蔡楚當時問殯儀館工人,被告知劉植岩是關在成都錦江賓館被批鬥,飛墜九樓自殺的。他打聽到,劉植岩是當時西南局最年輕的書記兼祕書長、組織部長。
兩年前,曾有家住童子街29號院的一位現場目擊者也曾撰文披露文革期間劉植岩被迫害的詳情。
據該文介紹,文革初期,在「炮打西南局火燒省市委」的口號下,大批學生衝擊西南局機關,西南局出面接待應付學生的主要幹部是劉植岩。
文章作者自稱和幾個孩子有一天晚上去新玉沙街1號院看熱鬧,看見劉植岩正對一大群衝擊機關的學生講話,口音是標準的普通話。這在當時他這個級別的幹部中極為少見,並且劉植岩口才很好。
「現場講話出口成章很有激情,慷慨激昂富有感染力,整個人很有129學生運動領袖的範兒,180以上的瘦高個子,分頭髮型,演講之中,頭一擺頭髮往後甩,振臂帶領學生高喊口號。學生本來是來鬧事的,但被他的講話折服,他講完後都拍手,跟著他呼完口號後,就回學校去了。」
作者稱,劉植岩是劉少奇、安子文線上的人,按照中央文革小組的布署最終被打倒批判,很多關於批判他的大字報。
12月,劉從成都錦江賓館9樓關押房間跳樓自殺而亡。作者引述童子街29號院同樓的一個阿姨介紹,劉從9樓跳下時穿著一件黑色呢子大衣,在空中下墜時大衣張開,就像一隻飛翔而下的大老鷹。
有消息自稱引述劉植岩的妻子的說法稱,劉植岩是被造反派毒打致死後偽造自殺丟下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