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 創新是把雙刃劍
中國每個擁有50名以上員工的公司都要配備一個共產黨書記。大型科技公司的很多高管在中共的政治圈裡都有人脈。圖為百度CEO李彥宏(中)今年3月參加中共兩會。(Getty Images)
中共正在利用科技的巨大潛力實現其監督民眾的目的。 而科技領域的成功是北京的雙刃劍:一方面, 公司持續強大的競爭力對國家的經濟增長至關重要; 另一方面,企業越是強大,對共產黨當局政權的威脅就越大。
編譯 _ 李清怡
中國正處於困境。在過去30年的發展過程中,推動中國經濟的重工業如今已經到了極限,中國需要將重心從低端製造業轉型至科技領域。北京已經通過計畫,如《中國製造2025》,將科技置於長期經濟策略的中心。
美國民間情報研究機構Stratfor能源及科技策略師貝伊(Matthew Bey)撰文表示,只有為科技公司提供所需的空間,使其趕上甚至超過競爭者從而領先科技領域,中國才有可能實現增長和發展的目標。但是,如果只給科技公司及其有影響力的領導人自主權,在國際舞臺上競爭,可能會破壞中央政府的權力,給中國其他行業開闢一個令中共不安的先河。
擔心擁有足夠財力的公司失控
中國最成功的科技公司大部分都有在國外上市,因為國外市場為科技公司提供中共體制所無法提供的融資機會。阿里巴巴、百度、騰訊都在其列。
一直以來,北京政府一方面實行激勵機制,另一方面與科技行業之間建立非正式關係。中共中央通過各種方式對該行業進行整體引導,如給予或保留採購合同機會,減免稅收,提供國家投資基金、金融機構貸款和補貼等。中共這麼做的主要目的是維護社會秩序,將威脅穩定的因素如失業或不平等現象控制在安全範圍內。
如果某一家公司違反政策,北京也不會太過擔心,因為只要有必要,北京隨時可以出面介入。但是,如果某一家公司要壟斷某一行業,中共就要開始擔憂難對其進行控制,可能會打破甚至擊碎北京政府給企業經營設定的規矩和限制;如果不加以控制,公司就可能壯大到擁有足夠的財力以挑戰現行的政治制度。
綁定的紐帶
中國每個擁有50名以上員工的公司都要配備一個共產黨書記。大型科技公司的很多高管在中共的政治圈裡都有人脈,例如百度、騰訊、小米,都有在人大代表名單中。
此外,越來越多的中國私營公司都紛紛起草章程,讓共產黨在公司的運營中扮演正式的角色。在北京創建的體制下,中國公司的既得利益與中共息息相關。
除了政治,中國幾家科技公司也大量參與國家的軍事和戰略性行業,例如百度和中共的情報和軍事設備領域有著長期的關係。這些公司明白,如果違背了中共政府的意願,將危及其與北京的經濟紐帶;同時也有可能被列入國內市場的黑名單,失去有價值的合同,公司的高管也有可能陷入法律糾紛。
即便如此,在中國境外,很多中國公司正在試圖遠離中共政府,很多私營企業正在試圖淡化與北京的關係,至少在海外的活動中是這樣,因為他們正在尋找新的機會,努力增加在海外的市場份額。
科技領域的成功是北京的雙刃劍。一方面,公司持續強大的競爭力對國家的經濟增長至關重要;另一方面,企業越是強大,對共產黨當局政權的威脅就越大。
實現其監督民眾的目的
喬什.霍維茲(Josh Horwitz)在《石英》(Quartz)雜誌網站發表文章說,科技發展不僅僅是工作,也不僅僅是經濟增長。中共正在利用科技的巨大潛力,以實現其監督民眾的目的,同時,也為中國的科技企業帶來機遇和風險。
同時,私營人工智能公司籌集了數億美元用於開發公共部門的技術,比如北京的商湯科技(Sensetime)將軟件出售給地方政府,幫助識別違規的用戶;安徽合肥的科大訊飛(iFlytek),為亞馬遜中國公司的回聲克隆(Echo clones)提供語音識別技術,同時,也為新疆公安局提供語音識別技術,中共在新疆密切監視維吾爾少數民族。
直接參與科技領域可能反遭逆火
2017年9月分,中國網路空間管理局發布規則,規定使用群組聊天應用程序的用戶必須實名註冊,引起聊天室管理員的恐慌。耶魯大學網路空間研究員韋伯斯特(Webster)表示:「信息管制是中共政府的首要任務,所以,當某些公司出現偏差或沒有完全遵守規定時,中共會定期殺雞儆猴一下。」
北京大學匯豐商學院教授巴丁(Christopher Balding)認為,共產黨想要更直接地參與科技領域這塊寶地,可能會因此反遭逆火。他認為,大部分中國科技公司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原因是他們「避開雷達」,避開政治。如果企業被迫更加緊密地「跟黨走」,他們最終可能會失敗,無法成為全球巨頭公司。
如果被發現與中共走得太近,那麼,這樣的公司在海外可能會受困,一種方式就是無法獲得所需的技術。今年上半年,中國一家私募股權基金想要收購一家美國半導體公司,被川普總統否決,原因是資金的支持者是中共國有企業。如果網路公司仍然被迫搞審查,那麼,當他們試圖擴展業務時,海外用戶可能不會願意接受他們。巴丁教授還說:「權力控制欲會是個大問題,因為這些行業需要創新和革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