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二代披露中共特供系統內幕
「34號」是一個保密的機構,全稱「北京市食品供應處34號供應部」,因其位於北京市東城區錫拉胡同34號而得名。(新紀元合成圖)
北京市東城區錫拉胡同34號曾經是一個神祕的地方,只有持特供證者方得進入,是專門為中共高官提供「特供」商品的地方。
中共前總參謀長羅瑞卿的次子羅宇詳細介紹了中共特供的「前世今生」。
文 _ 常春、周慧心
延安的大灶、小灶
中共的供給制度在建政之前,從延安時期就存在了。1941年,中共中央祕書長任弼時,仿照蘇聯模式建立了嚴格的等級供給制,有了大、小灶的規定。
中共前總參謀長羅瑞卿的次子羅宇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介紹說:「這個打仗從江西開始,那哪有什麼工資啊,軍隊怎麼吃飯哪?那時候就有小灶、中灶、大灶,特別是到延安以後,各個部隊都是吃大鍋飯,然後給領導小灶。像毛就是小灶,那警衛連或者大部隊,就是大灶。」
1942年,在延安從事翻譯工作的高級知識分子王實味就曾感嘆延安「衣分三色、食分九等」。他撰文說,一方面是病人喝不到一口麵湯,青年學生一天只得到兩餐稀粥,但另一方面「有些頗為健康的『大人物』」卻一直在「非常不必要、不合理地享受」。
神祕的「34號」
「34號」是一個保密的機構,全稱是「北京市食品供應處34號供應部」,因其位於北京市東城區錫拉胡同34號而得名。
1955年12月,北京市成立了由北京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祕書長李公俠、彭城等九人組成的特種供應領導小組。特供任務從公安部移交給中共北京市委,肩負起特殊的「工作使命」。
羅宇介紹道:「東安市場過去有個賣食品的地方叫稻香村,『34號』就和稻香村差不多大,但是它是一個小院子。就是你進去的時候要經過一個門洞,然後有人看一下你那個卡。進去了以後正房就擺著一溜賣東西的櫃子,很小。」
他說:「一家一個證,大概是部級以上的幹部有這個『特供證』,就像一個小戶口本一樣的,拿那個證去買,定量供應,寫你今天買了三瓶,明天買了兩瓶,這樣就買好了。」
1960年5月,北京百貨大樓四層還設立了「特需部」,專為中共高官和家屬提供當時稀有的食品和商品,老百姓只能上到三樓。
大饑荒時的特供農場
即使在大躍進、大饑荒時期,中共領導除了能獲得超過普通市民的配額供應,也能享有普通人得不到的緊俏和優質商品。
據中共黨媒《國家人文歷史》2011年第15期刊發的〈香山農場:為中央首長特供農產品〉一文披露,當年在毛澤東的指示下,當局籌辦了一個專門供應副總理以上高官和部分老中央委員需要的香山農場。
香山農場建成後歸中共中央警衛局管理,產品由局屬供應科收購。農場職工每天早起採摘新鮮蔬菜、細心分裝、及時送達,其乾淨新鮮程度,絕非一般管道的蔬菜可比。
北京市二商局幹部高智勇2007年8月在《炎黃春秋》上發表文章表示,大饑荒期間負責「特供」政治任務的是北京第二商業局,下轄幾個專用生產基地,規模較大的是巨山農場,專為中央領導人生產、特製、加工優質的糧油、蔬果、肉、蛋、奶等副食品。另外,日用品、招待品等,也應有盡有,且精華薈萃。
羅宇表示:「就是共產黨的革命破壞了生產力,糧食少了,沒東西了。然後為了保證上面的一小撮人,就搞特供。『民不患寡而患不均』,所以老百姓不喜歡這個東西,共產黨自己也知道這個東西不是什麼好事。」
現代無毒食品的特供
「胡耀邦上臺以後就說要把特供取消,好像取消了幾年,然後東西多了,市場上什麼東西都有了,所以也就不叫什麼特供了。」羅宇介紹說,「後來的這個特供主要是毒食品的問題。這個特供它的不合理性在於,你既然能夠在一定範圍內保證沒有毒的東西,那為什麼不涵蓋全民呢?那就是腐敗。」
近年來,特供已經從中南海蔓延到各個市縣鄉。在普通百姓為毒食品、污染水憂心忡忡的時候,各級官員享受著有嚴格「安全、營養」指標的特供產品。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2008年,有位名叫祝詠蘭的女官員公開宣布:2005年4月,中共國務院成立了一個「中央國家機關食品特供中心」,專門為中共94個部委高官提供優質有機食品。祝詠蘭正是這個龐大機構的主任。她表示,特供食品的條件非常嚴格,重點在「安全性」和「營養性」,都是真正的有機食品,蔬菜、水果、家畜一律在自然環境中生長,不使用化肥、農藥、激素、無污染,不使用化學添加劑、防腐劑,不使用基因工程技術。一個環節不達標就不能入選為「中央國家機關特供」產品。
《洛杉磯時報》曾報導,北京順義北京海關總署的蔬菜種植基地,圍欄高達6英尺,裡面種的蔬菜異常精細,多名保安在門口執勤,大門是吊臂滑動式的,只有特定的車輛才能進入。
報導說,「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擁有這樣好的蔬菜種植基地都是一件值得大力宣揚的事情。但是在中國,像這樣的有機農場似乎是非常隱祕的。這裡面生產的最乾淨、最安全的食品,是特供給那些權貴階層專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