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編織祖孫情 賽德克傳統織布技藝再現


「賽德克傳統織布技藝保存者」張鳳英將傳承織布技藝視為「神聖使命」,她說實現阿嬤遺願是思念阿嬤最好的方式。

獨步原民族群的賽德克傳統織布工藝puniri技法,隨著國寶級織女張玉英的辭世而面臨失傳危機。幸與張玉英感情深厚的外孫女張鳳英被登錄為「賽德克傳統織布技藝保存者」,將傳承織布技藝視為「神聖使命」,為文化資產的永續留傳而努力。

文 _ 張雲清
圖_ 張鳳英提供

2011年由臺灣導演魏德聖拍攝的電影《賽德克.巴萊》,敘述賽德克族因反抗日本政府對原住民部落嚴酷的「理蕃政策」,被迫失去自己的文化與信仰,男不能狩獵、女不許織布,而引發慘烈的「霧社事件」。電影最後一幕是從容犧牲的族人英靈走過彩虹橋回歸祖靈。

賽德克族人深信靈魂不滅,人死後將通過彩虹橋前往祖靈相聚之所與祖先團聚,但靈魂在世時未遵守規範或男子不會打獵、女子不擅織布者將無法通過彩虹橋。因此,織布是傳統賽德克女性必備的天職,不會織布就無法取得紋面與婚嫁資格。而善織的女人必須勤勞且才德兼備,死後才能通過彩虹橋與祖靈團聚。

深具原住民藝術特色與族群識別功能的賽德克傳統織布工藝,其中獨步原民族群的puniri(經挑)技法,是傳統賽德克族織藝中最高階的織作技術。因工序繁複,會此技法的族人原本就不多,隨著族內老人逐漸凋零,連碩果僅存的經挑技法高手張玉英也於2008年辭世,賽德克經挑技法面臨失傳危機。


獨步原民族群的賽德克傳統織布工藝puniri技法,隨著國寶張玉英(圖)的辭世而面臨失傳危機,所幸外孫女張鳳英被登錄為「賽德克傳統織布技藝保存者」,矢志完成阿嬤遺願。

2012年南投縣政府文化局將「賽德克傳統織布工藝與Puniri技法」公告為當地傳統藝術文化資產,並輾轉找到承襲張玉英織布技藝的女兒張貴珠、外孫女張鳳英,將她們登錄為「賽德克傳統織布技藝保存者」。

從外婆小幫手 到技藝保存者

張鳳英的外婆張玉英生於南投縣仁愛鄉春陽部落,「霧社事件」後被迫遷居中原部落,是一位國寶級的賽德克傳統織布工藝與經挑技法高手,一生專注於賽德克傳統織布,即使在被禁止織布的日據時代,也會在晚上偷偷地織。

張鳳英在中原部落出生,母親產後就將她託付外婆撫養。她從小十分乖巧,深得外公外婆疼愛,與外婆情同母女,「因為出生就是阿嬤帶,所以我叫阿嬤mu mu(媽媽)!」

她說外婆和一般的原民婦女不一樣,「阿嬤很賢淑、很傳統,不抽煙不喝酒,幾乎不出門,節慶也不去參加,記憶中她一直在織布。」從小看著外婆織布,耳濡目染久了,張鳳英逐漸熟悉織布技藝,喜歡幫忙做一些簡單的工作,成為外婆的小幫手。

張鳳英與外婆感情深厚,離開外婆回到埔里上小學期間及就業後,經常回部落探望外婆,婚後雖忙於照顧家庭,仍然惦記著外婆。她說每次回到部落,外婆就是在織布,除了日常所需,還「客製化」織品,因為,「很多人知道她會織布,包括日本人,他們會拿線材和自己想要的圖紋來請阿嬤織,阿嬤都能織出來。」

1999年921大地震之後,「外婆變成一個非常忙碌的賽德克織布高手。」她說:「大家都知道阿嬤是國寶級織女,921之後,研究原民文化的文史工作者陪阿嬤到處去教學,所以就變得很忙碌。」

過程中外婆需要織很多作品,忙不過來。為了幫外婆,張鳳英開始學習織布技法,她說外婆很嚴格,常說:「一定要認真學,以後才有機會再傳承下去。」因此張鳳英成了外婆的「入室弟子」,很認真地學做每個步驟,從而習得所有賽德克織布技藝,包括難度最高的經挑技法。

張鳳英說當初只是為了幫阿嬤,讓她高興,才學會織布技藝,沒想到後來會成為「賽德克傳統織布技藝保存者」。

記錄外婆技藝 保存原民傳統文化

「阿嬤對我很依賴,覺得我比較有安全感,有事都要找我幫她做,即時生病了也要等我回去帶她去看醫生。」張鳳英與外婆特殊的情感讓先生曹立法也覺得自己「跟阿嬤比跟岳母還親,就像岳母一樣」。

2003年孩子們到外地求學後,張鳳英回到部落陪外婆,並嘗試記錄外婆的織布技藝。先生鼓勵她把阿嬤的技藝學起來,他說:「主要是怕失傳,趁外婆還在可以好好學啊,不然哪天不在了就失傳了,那多可惜啊!」


在先生曹立法(左)全力支持與協助下,張鳳英有系統地記錄外婆的織布技藝。(攝影/張雲清)

因此,在曹立法全力支持與協助下,張鳳英開始有系統地記錄外婆的技藝。學製圖的她對圖紋比較有概念,「阿嬤是把所有資料記在腦中,我是把它畫下來。客製化的圖紋跟傳統的不一樣,所以要記錄下來。」

張鳳英說當時做這些事只單純想記錄外婆,沒有其他的企圖心與想法,直到2012年南投縣政府找到她,將她登錄為「賽德克傳統織布技藝保存者」時, 回憶外婆一生孜孜不倦織布的身影,讓她頓感原民文化保存與傳承刻不容緩,於是積極參與文資局補助辦理的「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工藝經挑技法」傳習計畫,希望將這項珍貴的文化資產傳承下去。


張鳳英(左)在「傳承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工藝」課程上指導學員。

傳習計畫自2013年起至今已開辦五期,學員來自臺北、楊梅、臺中、雲林、嘉義各地,有原住民、男性退休教師,還有日本友人。張鳳英將賽德克織布各項基本技法由淺入深逐步傳習,雖然每一期時間不長,可是學員非常認真,每天都織到要關門才休息,讓張鳳英非常感動,「有學員整經整了13次才成功,甚至周六、日都自動要求來織布,看到學員那麼認真,所以盡全力指導他們。」

第五期「傳承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工藝」教學成果於8月26日至9月6日在南投縣文化局展出。看到展場裡學員們辛苦的成果不斷獲得「實在太美了」的讚嘆,張鳳英倍感欣慰。

經挑技法工序繁複 慢工出細活


張鳳英說苧麻是最天然、健康的原料,得經過十多道工序後才能開始織作。(攝影/張雲清)


張鳳英(右五)帶學員回春陽部落體驗剝苧麻。

張鳳英說苧麻是最天然、健康的原料,賽得克族人家家都保留一塊地種植苧麻,經過割麻→剝麻取纖→洗麻→晒麻→捻紗→捲紗→紡紗→煮紗→晒紗→染紗→洗紗→晒紗→捲線→整經等十多道工序後才開始織作。

賽得克族傳統織布技藝有平織、斜紋織、菱形織、浮織、緯挑、經挑等六種技法。而經挑技法裡的圖紋都有特殊的意涵,如菱形紋象徵「祖靈的眼睛」、長條形紋象徵「彩虹橋」、斜井字交叉象徵「我們都是一家人」、點狀的聚集(米粒)象徵「農作物豐收」。

張鳳英說整經時心要非常平靜,不能胡思亂想,否則容易出錯,「以前阿嬤在教我整經時都不准我跟外人有接觸,要關在房間裡面,她也不會吵我,讓我完全專心。」


張鳳英(右)指導學員整經,她說整經時心要非常平靜,不能胡思亂想,否則容易出錯。


賽德克傳統織布工藝經挑技法只能使用水平式背帶腰織機(地機),織作時必須全程坐在地板上,十分辛苦。圖為張鳳英師生在教學成果展中以地機織作。

經挑技法在織作時,需精準牢記圖案結構,耐心、專注地使用挑花工具、次序,過程中不得出錯,才能織出成功的作品。經挑只能使用「水平式背帶腰織機」,簡稱「地機」,織作時必須全程坐在地板上,十分辛苦,許多想學習的人因而卻步。

由於工序繁複,每每工作很長時間才能織出幾公分的長度。「織布要完全安靜下來、專心一意,不能有任何干擾,稍一分心就會做錯。」然而這個慢工出細活的工藝,卻讓原本因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健康出現問題的張鳳英自然地放慢生活步調,凡事「慢一點,不要緊張,做什麼事情都不要那麼急」,從而能夠放鬆心情,她說:「織布的節奏很慢,不知不覺時間就過了很久。」

完成外婆遺願 傳承織布技藝

張鳳英說外婆那麼多兒孫中,除了母親和她,沒有人繼承外婆的織布技藝,「可能因為我跟阿嬤的感情特別好,我很愛阿嬤,所以喜歡幫阿嬤做讓她開心的事。」舅舅也因為她很孝順外婆,所以在外婆去世後,把外婆所有器具都送給她,讓她覺得「是冥冥中老天的安排」!

「其實傳統織布、創作非常辛苦。」張鳳英說:「可是在辛苦之中,我就會想到阿嬤,我是在為阿嬤完成她的遺願。」想起外婆織布和教學的身影,她體會到外婆希望將賽德克織布技藝傳承下來的用心,也激發她將傳承織布技藝視為「神聖使命」的動力,因為,「傳承阿嬤的遺願是我思念阿嬤最好的方式!」


張鳳英應邀參加山東兩岸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展,展出賽德克族傳統服飾。

張鳳英希望能把賽德克族文化推廣到更多地方,除了「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工藝經挑技法」傳習計畫,只要有機關團體邀約,都會欣然前往教學。「每次我很累時,就會想阿嬤在天上一定在保佑我,給我力量,讓我繼續做下去。」張鳳英覺得這是一個很神聖的使命,為了紀念外婆,於2013年在外婆出生地春陽部落成立「英英工作坊」,推動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工藝。

近期,文資局希望賽德克族傳統織布工藝在部落裡更發揚光大,張鳳英提供春陽部落老家的地籌建「春陽部落賽德克族織布工藝園區」,計畫在部落裡傳承織布工藝,希望部落的年輕人能留下來,也希望這珍貴的無形文化資產能夠永續留傳!◇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