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設金融穩定委 習嚴防第二次經濟政變


習近平破慣例主導金融工作會議,並強調「金融安全」。有分析認為,習當局此舉是為了嚴防江派第二次金融政變。(大紀元資料室)

7月14日至15日中共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習近平打破慣例主導會議,中共政治局常委除了兩人外訪,其餘悉數參加此次金融會議,規格之高,歷年罕見。

習近平在會上強調金融安全,要求防止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加強金融監管等,引發各界關注。

會議還宣布成立一個新的金融監管機構——中共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

有分析指出,這反襯出目前大陸金融很不穩定,危機四伏,所以才專門成立一個金融穩定委員會。

還有幾個月就是19大,金融股市系統一旦有亂,抵銷反腐結果,更衝擊經濟與民生。

因此現階段,習當局在金融領域的風險控制實不亞於國安層級。


 

文 _ 王淨文 

7月11日,中共軍報透露,今年武警雲南森林總隊獲得5個北戴河療養名額,他們目前已獲得邀請赴北戴河療養。有分析說,這暗示北戴河會議將要召開。

《新紀元》此前報導過,習近平時代的北戴河會議已經完全不同於胡溫時代,「老人干政」的亂象在習上臺後一兩年就逐漸消失。即使今年中南海高官還去北戴河療養,那也最多是個提前透風會,19大人事安排習自己早就安排好了,只是給退休老領導透透風而已。


即使今年中南海高官還去北戴河療養,頂多是個提前透風會,19大人事安排習近平已有定案,只是給退休老領導透透風而已。(新紀元合成圖)

自從去年習近平在六中全會上獲得「習核心」的封號後,習在政治上已經能自己作主了,無需再遵從某個老首長的指手畫腳了,這從習近平最近密集的出國訪問、以及密集的打虎行動來看,習陣營已經在內部把19大安排好了,只有這樣,習才有閒心去外訪、王岐山也才有精力繼續打虎。

穩定委會 金融的「超級監管機構」

就在這時,五年一度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提前召開。以往四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大多在年底或來年的1、2月分召開,而這次提前了將近半年。這也突顯了,現在習近平面臨的最大問題,不再是政治上的政變挑戰,而是經濟上、特別是金融上不出漏子,不再發生2015年股災那樣的金融政變。

官方報導說,2017年7月14日至15日,第五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此次會議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這三方面做出了布署。習近平講話強調做好金融工作要把握好幾點原則:回歸本源;優化結構;強化監管;市場導向。會議還設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協調監管,切實做好防控金融風險,實現金融穩定。


7月15日結束的全國金融會議,或成立「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該辦公室將設在央行。(Getty Images)

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雖然在規格上低於「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但出席者範圍較大,除了央行等「一行三會」領導、副部級的金融國企的頭頭,還有各省的省長和分管金融的副省長等地方負責人,它是中央部委、地方政府和大型金融企業三方與會的大型會議。

之前一直有傳聞,中央欲設立一個凌駕於「一行三會」(即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及保監會)之上的超級金融監管機構,這次習近平提出設立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其實就是這樣一個超級金融監管機構。習近平沒有披露其詳細架構及權責之分,只強調委員會將強化人民銀行的職責,特別在宏觀審慎管理和系統風險防範方面。

習近平同時強調發展直接融資及國企去槓桿是最重要的金融工作,要處理好「殭屍企業」,並繼續推行穩健的貨幣政策。李克強亦指出,要增強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功能,積極發展股權融資,提高直接融資比重,以回應習近平融資便利化之論。李又強調,所有金融業務都要納入監管,整治金融亂象,加強金融監管問責。

金融監管升級 危機爆發根源未除

今年5月,「一行三會」密集出臺政策,加強金融監管。銀監會在十個工作日內連發九道文件,指金融監管套利、委外等,去槓桿力度空前;證監會壓制併購重組打擊大股東資本運作,打擊場內短莊操縱短線賺錢等;保監會也加強了對保險資金運用的監管。但許多專家表示,金融危機爆發根源未除,監管是一場激烈的利益博弈,面臨有始無終的風險。

經濟學家茅于軾對《大紀元》記者說,金融存在的突出問題,一面是不自由,另一面是太自由。不自由表現在國家壟斷,老百姓不能參與開辦銀行,缺乏競爭。太自由表現在銀行管理者權力太大,他們可以隨心所欲,幾個銀行的行長本身就是大貪污犯。他認為,國家應該逐漸放棄國家壟斷,讓百姓也能開辦銀行,參與競爭。

大陸金融學家易憲容撰文表示,金融危機的根源就在於信用的過度擴張,無論是股市、銀行、信託、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等等都是如此,只要過度的信用擴張,無論如何防範,金融風險聚積到最後沒有不爆發金融危機的。他說,當前金融市場嚴厲的監管風暴,同樣是一場巨大的利益博弈,監管者是否能夠頂住來自各方的壓力,相當不確定,也面臨半途而廢的風險。


金融危機的根源就在於信用的過度擴張,無論股市、銀行、信託、影子銀行、互聯網金融等都是如此,金融風險聚積到最後即爆發金融危機。(AFP)

經濟動作不斷 一行三會態度不同

今年以來,中國金融市場處於密集去槓桿的過程中。央行對貨幣政策的表述一改以往的「穩健寬鬆」,變成「穩健中性」,又分別在1月末和3月中旬兩次上調公開市場操作利率。

但是收緊貨幣的同時,市場出現資金緊張的情況,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持續飆升,金融市場融資成本上升,甚至最近超出貸款利率(LP),債市也出現一年期和十年期倒掛的情況,股市從4月分以來持續下跌。

6月以來,央行又開始大規模釋放流動性。6月21日最新數據顯示,央行公開市場、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的淨投放規模高達6067億元人民幣。

有市場分析表示,如果中共不去槓桿,中國經濟面臨債務泡沫破裂的風險,但是就在這種多年形成的泡沫經濟下,去槓桿又會增加負債主體的資金壓力,信貸風險同樣會加大,央行6月分的大規模釋放流動性的動作被解讀為或是維穩之意。

另外,證監會今年加快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PO)的速度,但是,隨著市場資金緊張等因素所致的4月分以來的A股持續下跌,證監會最近又再次放緩IPO,同時在中國經濟界引發了IPO是否應該暫停的激烈論戰。

面對這一系列左右為難的亂象,在6月20日召開的中國2017年論壇上,針對金融監管體制的改革,中共「一行三會」的表態有所差異,釋放出不同信號,引發業界關注。

央行行長周小川的發言,被業界解讀為罕見高度強調「穩定」,他也提到金融改革,但同時說「穩定」是金融改革的前提。

而銀監會副主席王兆星的發言,則被視為非常強調「改革」,其說法是「不能因為出現金融亂象和風險而動搖改革決心」。業界分析,從王兆星的表態來看,未來銀監會可能會有一定動作,比如MPA、利率調控等方面。

而證監會副主席姜洋則與周小川的論調相似,他說監管力度不要太大,「依靠央行牽頭的金融監管協調機制」。業界分析,姜洋的話可能釋放出一個信號,未來一段時期的監管體制可能由央行主導。

保監會副主席黃洪提到「防風險」,並說改革可以降低風險。業界人士發現,保監會在改革方面的表態並不多,業界預計保監會不會有大動作。

分析:嚴防金融政變是會議重點

從新設立的「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的名稱來看,目前大陸金融很不穩定,危機四伏,所以才專門成立一個金融穩定委員會。此前海內外很多媒體分析,這次會議的重點是「嚴防金融風險」,官方的報導中也提到這點。

港媒認為,目前中國金融安全形勢日益嚴峻,從國際大鱷密謀沽空人民幣到巨額資本持續外流,從影子銀行空轉到互聯網金融騙局,從股災危機到經濟政變,從內外勾結操縱到監管層監守自盜,從銀行體系的假理財到保險系統的亂象叢生,各種人為的、體制性的問題近年屢屢爆發。

海外評論人士文小剛則認為,當局嚴防第二次金融政變應該是這次會議的重中之重。

文小剛表示,當局承認大陸有金融風險,這個風險無外乎一是外在因素,一是內在因素。外在因素對一個一黨執政的政府來說比較容易應付,內在因素則錯綜複雜,再加上中共執政本身的政策還有很多漏洞可鑽。從2015年的經濟政變,到近年巨量資本外逃以及影子銀行等等,這些東西的背後都有一隻黑手在操縱,這隻黑手就是習近平反腐觸動的以江澤民為代表的利益集團。

隨著習近平在各個領域的反腐不斷深入,江派利益集團的白手套不斷被調查,外界普遍認為習近平的反腐目標已經逼近了江澤民、曾慶紅等幾隻終極「大老虎」,這些「大老虎」以及他們手下的爪牙不會坐以待斃,肯定會垂死掙扎,甚至魚死網破,從習近平、王岐山多次遭到暗殺以及近年來江派在經濟領域的興風作浪就可以看出來。

所以,這次習近平當局的金融會議表面看是加強監管、嚴防金融風險,實際上是要嚴防再次發生像2015年那樣的金融政變。


習近平當局的金融會議表面看是加強監管、嚴防金融風險,實際上是要嚴防再次發生像2015年那樣的金融政變。(AFP)

習19大防金融股市出亂 不亞於國安

據媒體資料,今年至5月中旬,上證、深證指數分別累跌0.2%和9.7%,尤其在4月中到5月中,僅一個月期間,A股市值便蒸發25萬億人民幣,平均每位散戶投資人損失8萬人民幣。透過全球大數據交叉比對,即知A股不時突發的暴跌,猶如「化整為零」的人造股災。

另外,肖建華掌控的明天集團,持有股權的金融機構高達44家,其中,銀行17家、保險9家、證券8家、信託4家、基金3家、期貨2家、金融租賃1家。若這家資本系家族一起連動,在金融在股市就可以興風作浪。

公開資料,截至2016年末,明天系所控股的金融機構資產規模合計已超過3萬億元。明天系不是因為其掌門人肖建華有三頭六臂,而是他早年長年靠向以曾慶紅為首的江派權貴。

時事評論員陳思敏分析說,雖然明天系的肖建華、安邦系的吳小暉進去了,但控制金融機構的民資代表還有很多家,如復星系、希望系、世紀金源系等,其掌門人郭廣昌、劉永好、黃如論,政治後臺分別涉上海幫、周永康、賈慶林。

陳思敏認為,還有幾個月就是19大,何況養老金、保險資金已開始分批入市,金融股市系統一旦有亂,抵銷反腐結果,更衝擊經濟與民生。現階段,習當局在此一領域的風險控制實不亞於國安層級。

樂視、萬達財經變動的政治因素

進入7月,財經方面多有重磅新聞,引發不少政治解讀。從樂視網結束賈姓時代,到萬達自己出錢賣掉其核心飯店及文旅產業,同時接手的又都是孫宏斌的融創中國,這就難免財經新聞政治解讀,至少賣家方面是內含「投名狀」成分的交易。


萬達借錢賣掉八成國內產業,或為化解政治風險。而萬達與融創交易實質是土地儲備的轉讓,背後隱藏政治經濟因素。圖為王健林於7月19日記者會上。(AFP)

這些多靠攏江派的舊有利益集團,表面上喊著支持「習核心」的口號,但寧可海外買球隊,不在國內扶貧。海外買球隊可以轉移資金,又造成「投其所好」的社會觀感。

另外,7月10日媒體披露,全國政協副主席、前香港特首董建華家族旗下的東方海外,被央企中遠海運全面收購,並稱是「政治壓力」促成的交易。

從習王反腐數據看,幾乎「大老虎」案子都涉及了經濟、金融領域,「打虎」就包括清洗這些依附在官僚系統的利益團伙。現在這些商人巨賈逐漸曝光的「財富故事」顯示,很多都是江澤民時期背靠當時掌權的勢力來起家發家的。

《新紀元》在2015年2月第415期的文章〈獨家:哪些江派企業將被查〉中分析說,習近平上臺後以反腐形式清除江澤民集團的勢力,而江掌控中共政局20多年,其黨羽遍布各行各業,凡與江派有牽連的企業或將成為習陣營為收集江派犯罪事證的清查對象,成為高危企業。

概括來說,習近平這個最大的首長,和王健林這個最大的首富,兩人正在發生較量。習要保中國經濟穩定,不允許資金外流到海外,特別是借大陸銀行的錢,而王健林怕大陸政策不穩,說不定哪天又來一個三反五反、剝奪資本家的大革命,就想盡快把錢轉到海外才放心。

如今看來,大陸財富大洗牌的過程正在進行,昔日各行各業、各地各區靠江派發家的首富們,都面臨重新站隊的問題,否則,就可能災禍不斷。◇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