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麗‧流華 中國流行歌曲奠基到高峰
30年代,中國,憂患;上海,繁華。
藉由上海「孤島」的特殊條件,透過文學、歌曲、電影、歌舞劇、話劇等等展開各種抗日活動。
在遍地災難的時代,民間歌曲有如春雨潤物,深得人心,這也展開了中國流行音樂的新章。
文 _ 典曲飛
中國流行音樂的濫觴
每個時代有自己的時代曲,每個時代的人們唱著他們時代的歌。那時代、這時代,一首又一首,一闕又一闕,一曲又一曲,人間所吟、所歌,唱出時代風貌的人心與情感;一代又一代留音於詞的民歌,以時空的經緯織出風格獨孕的時代紋樣與質地。
中國第一首流行歌曲,黎錦暉在1927年發表的〈毛毛雨〉,起源於中國傳統民間曲藝,而非移植自西方。另一首黎錦暉在1930年代前創作的頗負盛名的〈桃花江〉也是取用了中國民間曲藝的元素創了早期中國流行音樂的風格。黎錦暉致力於推展國語運動,他從小就愛好民間曲藝,也努力研究收集,他運用了中國民間歌謠、民族曲藝的元素創作歌曲以推展國語運動,並且在國內外巡迴展演,無心插柳成蔭,也成了中國流行音樂的開路先鋒。
中國第一首流行歌曲,黎錦暉在1927年發表的〈毛毛雨〉。圖為黎錦暉。(資料圖片)
在黎錦暉發表〈毛毛雨〉之後,中國流行歌曲的號角從上海發聲。上海是從黃浦岸邊發展起來的國際都市,1930、1940年代,大都會夜上海人稱十里洋場,紙醉金迷;大都會的小巷中,小老百姓追求新奇時髦,亦步亦趨。隨著上海的發展,大量生產、國際貿易改變了傳統自給自足的農工社會;國際都市與外國的頻繁往來與文化的激烈碰撞下,也帶來了迥異於傳統中國之文化雜呈現象。在時代劇變之下,加上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學的影響力,書寫的語言表現和往昔的文言文學也大異其趣。
西風東漸,當時電影是時髦的代名詞,而隨著電影而創作的主題曲和插曲,賦予電影鮮活映像、深刻電影故事,也帶給人溫暖、愉悅的慰藉,普遍傳入大街小巷,好像有宋一代柳永詞的風靡,弄堂彎處,皆能歌電影曲詞,有的甚至還讓今人朗朗上口,卻不知道那歌曲是從那時代流轉至今。
歌曲為新興電影代言
前端的國際都市、戰時的特殊「孤島」上海成了中國流行歌曲的大歌坊和發聲地。當時中國處在內憂外患、國難日深的三十年代,上海由於獨特的歷史背景,成了孤立一隅的戰時「孤島」,不幸的租界命運也使得上海在戰時得到四年(1937年11月至1941年12年)「庇護」。中國流行音樂史研究者、收藏家孫蕤提到抗戰爆發時流行音樂的樣貌,說道:
1937年抗戰開始後,許多人為躲避日寇紛紛逃到上海,因為這裡有歐美各國的租界,日本人尚不敢任意而為。這些人需要文化生活,於是後來在被日本人包圍的孤島上海,流行音樂和電影都出現了畸形的繁榮。加上從前一階段出現的歌星、作曲家在藝術上均已成熟,所以在此時就形成了中國流行音樂的第一個發展高潮。
中國,憂患;上海,繁華。中國人也藉由「孤島」的特殊條件,透過文學、歌曲、電影、歌舞劇、話劇等等展開各種抗日活動。那時代時髦的電影事業也在上海火熱興起,歌曲也為電影代言。伴隨著當時電影的主題曲和插曲,譜寫出20世紀30、40年代的上海流行歌曲,成了時代新曲,民間音樂深入平民的生活,在遍地災難的時代有如春雨潤物,深得人心。這也展開了中國流行音樂的新章。
電影時代開幕,搭配電影劇情需要的電影歌曲也應運而生。1930年3月聯華影業公司拍攝默片電影《野草閒花》,當時人物的對話是以銀幕邊上的字幕來表白,電影公司嘗試給影片配上音樂和插曲,成為「無聲對白配音歌唱片」,且作了插曲〈尋兄詞〉──此歌一出,電影歌曲走到有聲電影的最前線。
1930年代初期,很快地上海搭上新興的電影工業列車,具備有聲電影的製作能力。中國最早的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明星影業出品,張石川導演,胡蝶、王獻齋主演)在1931年3月推出,電影結合歌曲就成了共生的關係,相得益彰,聲影披靡。電影運用了流行歌曲的吸引力,增強感染力,提高上座率,在當時是極為重要的商業手法。
1930年代,新興的電影媒體挾帶聲色俱全的優勢以及電影明星的魅力,很快地風行於城市中。1933年當年《明星日報》主辦了評選中國第一屆電影皇后的活動,胡蝶當選了,營造了茶餘飯後話題,電影成為大眾娛樂的寵兒、時髦的風尚。
1933年,胡蝶當選了中國第一屆電影皇后。圖為胡蝶30年代舊照。(公有領域)
當年電影推出的速度非常快,人間愛情故事是常見的主題,抗戰背景常常寄寓愛國心,一部電影中主題曲加上插曲有好幾首,甚至十幾首歌,電影音樂也成為都市常民耳熟能詳的流行樂音,時代的苦難、人心的憂懼也在歌舞的愉悅中找到抒發。當時電影中之主題歌或插曲,每每成為上海流行歌曲的強棒,從而,歌詞成為街頭巷尾小市民朗朗上口的詞章。
到了1940年代,中國流行歌曲大多配合電影影片推出,成就了第一個高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