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程證那點事
河北省政法委書記張越被調查,曝出他出售單程證牟利的問題。很多香港人很憤怒,但我卻很奇怪,不是因為張越的貪腐,而是一些香港人的後知後覺。
1980年在廣州,去一個中學同學家中聚會,他父親剛剛從香港「探親」回來。那時大陸仍非常落後,香港對我們這批中學剛畢業的年輕人來說可是一個遙遠而且神祕的地方。同學父親大談香港見聞,但結論是香港不如廣州。順便一說,這個同學的父親是廣州軍區政治部的一位軍官,級別雖然不高,但卻仍算是小小的既得利益階層吧。
誰知道過了幾年,那位同學全家移民香港了。但最讓人吃驚,是他父親雖然已經是「香港人」了,但每年軍隊幹部體檢他仍會參加,所有工資和政治經濟福利繼續享受,甚至後來退休之後,廣州軍區仍給他分配了退休住房。
當然,他到香港,並不是他喜歡香港的生活,而是組織派他出來的。
每年五萬赴港單程證,大多由廣東省控制,其中九成由公安廳、軍隊情報部門、國安廳、統戰部等機構掌握。拿到單程證到香港的人,不管是真是假,那時候都必須接受「有關單位」的指示。像同學父親那樣的嫡系級別人物不多,大部分是業餘特務。
這種情報戰線和統戰工作的「人民戰爭」,是中共最拿手的戲碼。從延安時期一直延續到現在,政策計謀實施起來駕輕就熟,毫不含糊。
不過,到了90年代之後,這種「組織需要」的情節逐漸減少,而另外的「需要」則越來越多了。後來有人明明受派遣持單程證到香港,但仍然需要付出三、五十萬的金錢。比如賴昌星,從福建以50萬買來單程證赴港,搖身一變成了香港商人,但根據他自己的敘述,他其實也是總參情報部登記在冊的人民解放軍少校情報官。
當其時,中國稍有錢財的人都願意到香港,而情報工作的重點又是「保密」,單程證因此自然很容易成為中共內部各個情報機構的搖錢樹。有熟悉情況的朋友肯定地說,八、九十年代持單程證來港的,大部分都和這些情報、國安或者統戰部門有關係。
張越從北京基層公安警察出身,在北京公安局的政保處長期任職,政保後來變成國保,他作了國保局局長,再調上公安部,最後才到河北政法委。估計他出售單程證,是在北京國保局和公安部任職期間。
實際上,赴港單程證後來並沒有越來越熱大漲其價。這是因為中國經濟增長和日益開放之後,有錢人可輕易以「優秀人才」身分居住香港,也可移民他國後轉回香港。單程證對中產人士反而吸引力更大。
在中共專制體制下,幾乎沒有不受官方控制的社會空間。這種由政府發出的單程證被用來做某種政治操作或「經濟」操作,絕不令人吃驚。
我覺得可笑的,倒是中國社科院正兒八經地發表《旅遊綠皮書》,唱衰香港的旅遊業。說香港旅遊業不好,大陸遊客稍微減少,是香港民主派製造社會對立嚴重的結果。但實際上,多少中國人可以來香港,每個人多長時間可以來香港,甚至來港後可以購買什麼樣的產品或服務,卻由大陸政府嚴格控制。比如「一周一行」,難道是民主派或本土派的決定?這和大陸67年斷絕提供東江水是一個道理,自己關掉水籠頭,卻非要找別人的原因,裝傻裝到這種程度,令人讚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