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命——《巴黎聖母院》的重要主題
「宿命」是《巴黎聖母院》的一個重要主題。緣由一個「ANARKIA」的刻字,作者創作了這個比真實還真實的史詩般的文學巨著。天才的雨果,把糾纏於命運之中人們的悲涼淒苦表現得淋漓盡致。
文 _ 文謙
《巴黎聖母院》、《悲慘世界》、《海上勞工》,並稱為十九世紀法國大文豪維克多.雨果的「宗教、社會、自然」三部曲。
其中《巴黎聖母院》(Notre-Dame de
Paris,港譯鐘樓駝俠,臺譯鐘樓怪人)於1831年出版,是年雨果29歲。書中描寫了一對同一時間出生,一個極美的女孩和一個極醜的男孩一生坎坷悲慘命運的故事。
小說以1482年的巴黎為背景,倡導對比美學的維克多.雨果在這部著作中大量運用極致的對比手法。
雨果所著《巴黎聖母院》(鐘樓怪人)故事的場景設定在1482年的巴黎聖母院。(Getty
Images)
美麗的吉普賽少女愛絲梅拉達與醜陋的駝背敲鐘人卡西姆多的對比;卡西姆多醜陋的外表與單純善良的內心對比;披著神職人員外衣、道貌岸然,內心卻邪惡、卑鄙、自私、殘忍的教士孚羅洛;卡西姆多外醜內善與孚羅洛外善內惡的對比等等。
小說所涉及的方面包羅萬象,從歷史、人文到建築、時尚;從法國國王到地溝老鼠,涉及的人物從貴族、平民到被視為低賤的吉普賽人;職業也從騎士、教士、詩人到吉普賽流浪藝人等等,顯示了29歲的年輕作者深刻的思想與淵博的學識。
雨果創作原由:牆角刻字「宿命」
「宿命」是《巴黎聖母院》的一個重要主題。尤其對於現代人來講,這不是一個神祕、浪漫甚至帶著「凶兆」(作者言)的無法捉摸的古代思想,這是千百年來古人對於生命探討得到的真實答案。
故事開始前的一段文字,說明了作者創作這部小說的因由——刻在巴黎聖母院陰暗牆角的「ANARKIA(宿命)」。
「幾年前,本書作者去聖母院參觀,更確切地說是追蹤覓跡,在兩座鐘樓之一的暗角牆壁上,發現這樣一個手刻的詞:ANARKIA。這幾個大寫的希臘文字母,由歲月侵蝕而發黑,深深嵌入石壁中,其形貌和筆勢,不知如何借鑒了哥特字體的特徵,彷彿特別為昭示這是中世紀人之手寫下的,其中所包藏的難逃定數的命意,尤令作者凜然心驚……刻在聖母院晦暗鐘樓上的神祕文字,及其慘然概括的未知的命運,就這樣湮沒無聞,如今僅餘本書作者不絕如縷的追懷了。在石壁寫下這個詞的人,幾百年前就消逝了,歷經幾代人,這個詞也從大教堂的牆壁上消逝了,就連這座大教堂,恐怕不久也要從地球上消逝。本書就是基於這個詞而創作的。」
命定的人生 交錯匯集
美麗的愛絲梅拉達是個私生女,出生不久就被吉普賽人從母親處偷走,換上一個醜陋駝背的男嬰。母親無法忍受女兒被偷換的厄運,便把醜嬰丟棄在巴黎聖母院大門外。
被偷走的女嬰作為吉普賽人長大,而被丟棄的男嬰也被巴黎聖母院的教士孚羅洛收養,成為聖母院的敲鐘人。
故事中的幾位主角,就這樣在不為人知的情況下,有了人生第一次的命運交集。
17年後,命運交織的人們從社會各個不同階層、不同領域匯集在「巴黎聖母院」這個舞臺,展開他們各自不同的卻是命定的人生。
命運交織的人們從不同階層、不同領域匯集在「巴黎聖母院」這個舞臺,展開其命定的人生。圖為《巴黎聖母院》中的插圖。(維基百科)
其中幾位,甚至為了彼此劃下了生命終結的符號。愛絲梅拉達因她所愛的皇家騎士菲比斯而死;孚羅洛因愛絲梅拉達與自己的養子卡斯姆多而死;卡西姆多因自己所愛的愛絲梅拉達與孚羅洛而死;巴格特(愛絲梅拉達的母親)因愛女而死……
緣由一個「ANARKIA」的刻字,作者創作了這個比真實還真實的史詩般的文學巨著。天才的雨果,把糾纏於命運之中人們的悲涼淒苦表現得淋漓盡致,甚至連陰毒的教士孚羅洛內心世界的痛苦都描述得細緻入微。尤其對修女巴格特的描寫,更是令人感嘆命運的殘酷。
巴格特痛失愛女後進入修道院隱修,多年後,她因對吉普賽人的痛恨指認愛絲梅拉達為巫女,甚至協助士兵抓捕愛絲梅拉達,而在愛絲梅拉達被抓捕的前一刻,她發現了事情真相——這位被她痛恨的吉普賽少女其實正是她當年失去的愛女……
她的行為直接造成女兒被絞死,她自己也因愛女而死。
「宗教並非信仰」
《巴黎聖母院》的故事,展現出人類為情所困時的苦痛無助,雖經奮力掙扎,最終卻逃不過命運的束縛。
這種「宿命」的理念,在東方並未有如西方思想中的陰暗晦澀。自古以來,東方人就信奉輪迴轉世、因果報應。一句「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涵蓋了對人生一切際遇的應對。秉持著善念待人處事,自能了卻怨緣、結下善緣。
除此之外,維克多.雨果在《巴黎聖母院》中,一如既往地秉持他「宗教並非信仰」的理念,在作品中抨擊教會中那些虛偽醜惡的部分,顯示出教會修道院也並非清修之地。
雨果在《巴黎聖母院》中,秉持他「宗教並非信仰」的理念抨擊教會中的虛偽醜惡。圖為1831年第一版《巴黎聖母院》中的插圖。(維基百科)
作為巴黎聖母院的神職人員,孚羅洛並未有真正的信仰,他甚至喜歡研究與神學對立的科學。從這點看,教會裡的神職也就是社會上的一種職業而已。
巴格特修女的身世也說明了教會本身並不能引人向善。多年在修道院隱修的巴格特,從始至終都未學會神所教導的寬容、慈善。她痛恨傷害過她的吉普賽人,她秉持著報仇的心態去傷害別人時,傷害的卻是自己的女兒。
人的信仰是發自內心的,只有改過向善一條路,才能改變人的命運。這一理念,在多年後雨果創作的另一部文學巨著中《悲慘世界》(又譯《孤星淚》),得到了徹底的貫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