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政治宣傳 有過之而無不及
獨裁政權在網路時代利用了民主國家的技術發明,找到更新、更隱蔽的方法推展思想工作,架構靈魂工程,比起以前使用封閉作法,有過之而無不及。
編譯 _ 李清怡
英國智庫列格坦研究中心(Legatum Institute)高級研究員波莫蘭切夫(Peter Pomerantsev)在《外交政策》上發表評論,闡述獨裁政權如何在網路時代推展思想工作,架構靈魂工程,比起以前使用封閉作法,有過之而無不及。
回顧20世紀,獨裁國家政府可以輕易控制人民的思想,因為所有的國內媒體均由政府掌控,境外媒體被排擠、國境封鎖,任何持不同政見者可能被隔離、噤聲、打壓,百姓也無從得知不同政體國家的成功。
直到本世紀,那些獨裁政權認為的風平浪靜的日子,似乎一去不復返了。當今社會智能手機、電腦充斥,每個公民都可以自成一個獨立媒體中心,國境更開放了,西方電影、汽車、搜索引擎隨處可見。
但事實遠非如此簡單。新的獨裁混合政體及非自由民主政權國家,如委內瑞拉、土耳其、敘利亞、中國、俄羅斯,並沒有放鬆對人民思想的箝制,甚者,他們利用了民主國家的技術發明,找到更新、更隱蔽的方法進行他們的政治宣傳。
2011年上半年,哈佛大學對1382個中國網站,共計約1000萬餘個帖子的即時審查過程進行分析。研究發現,中共政府的網管表面上允許一般民眾批評政治人物和政策,但是,一旦牽涉到組織集體抗議,便會立即遭到刪帖。這清楚表明,中共政府首要任務不是阻止所有的批評言論,而是瓦解那些自發組織結社的潛在行為。
哈佛大學的研究結論是:「中國人可以有個人的自由,但是,整體卻被套上了枷鎖。」互聯網成了操控人民輿論的有利工具;政府允許民眾發洩不滿,但也從中取得民意所向。
選舉亦可充當獨裁工具
委內瑞拉的烏戈.查維茲(Hugo Chávez)多次當選總統,不僅擁有個人電視專欄節目(名為《你好,總統》),每星期平均有40小時現身媒體,更可以在星期日任意決定播放時數。他的反對黨,由於資金與媒體資源都無法與之相比,從來沒有機會與之競選。他們並沒有封閉持批評意見的媒體機構,但會實行「垂簾審查」,封鎖異見人士,並設法讓其不起作用。
美國《外交政策》專欄作家蘭斯伯格·洛德瑞閣(Daniel Lansberg-Rodríguez)舉例說,如果是媒體機構,先對其機構實施管制,使其在經濟財力上失去競爭力;例如報紙,就對進口印刷紙張施以不利的匯率讓報媒無法取得紙張;節目主持人可能被誣告誹謗或猥褻而遭受罰款。
其次,一旦媒體經營不善,業績下滑,就會神祕出現一家皮包公司(即「空殼」公司)出高價收購,通常是匿名公司。
其三,新的管理層剛開始會答應確保媒體原則不變,但不久後開始裁員,同時變更報導內容,直到該媒體所傳遞的信息與執政黨一致。土耳其遵循類似的模式,總統埃爾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也成功地將官僚資本主義與獨裁媒體管理模式巧妙地結合,對政府持批評意見的媒體公司得不到政府的保護,並成為稅務部門調查的對象。
單純的灌輸不再是目的
2014年,加州州立大學Merced分校助理教授黃海峰的研究,針對中國某國家級重點大學的1250名學生的政治態度進行調查。結果發現,上政治宣傳課的學生可能不認為政府「好」,但是相信中共政府「強大」。黃稱這種政治宣傳不是灌輸,而是一種暗示:目的是達到恐嚇的效果。這種方式不是去說服人們接受某種意識型態,而是要混淆視聽,真假不分。很多新式獨裁者意識到,在21世紀,不需要、也做不到無時無刻對信息進行審查,但是可以「製造」足夠的假消息,破壞媒體空間,阻止人們了解真實的資訊。例如中共有稱作「五毛黨」的網上用戶,每在網上貼出一條親共的言論便可拿到五毛錢。
長久以來,我們一直認為更多的信息意味著可以做出更好的決定和實現更民主的社會,如果虛假信息氾濫,可能就不是那麼回事兒了。我們在美國這樣的國家也看到了同樣的趨勢,不同的政治派別分裂出不同的現實,甚至造出如「奧巴馬總統不是在美國出生」的這種信息。
當今的獨裁者,「非自由民主主義者」與其政治宣傳者們已經知道如何利用與民主相關的現象——選舉、網路、媒體和市場來破壞自由。他們知道如何利用意識流來破壞自由民主的軟實力,他們利用西方科技和西方的資金來實現這一點。當歐盟和美國政府譴責克里姆林宮電視頻道的虛假信息、侵略言論以及戰爭論時,不要忘了,這些網路都是由西方廣告收入支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