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中國學生激增 美國教授面臨教學挑戰

?"
最近幾年中國學生到美國讀本科的人數持續激增,如何在課堂上應對中美文化差異,滿足學生的需求,這成了一個大問題。圖為南加州大學中國學生。(Getty Images)

上課第一天,美國教授走進教室,發現半數學生來自中國,這已是常見的場景。如何在課堂上應對中美文化差異,滿足學生的需求,成為一個大問題。

編譯 _ 秦飛

最近幾年中國學生到美國讀大學的人數持續激增,丹佛大學(University of Denver)市場營銷學教授貝肯(Don Bacon)說,上課第一天,走進教室發現半數學生來自中國,這已不是新鮮事。如何在課堂上應對中美文化差異,滿足學生的需求,成為一個大問題。

《高等教育內幕》Inside Higher Ed報導,隨著來美留學中國學生急遽增加,教授面對與原來完全不同的學生結構。更多學生來自非英語國家,他們不熟悉或不適應美國的課堂規範,例如參與課堂討論、向教授詢問、參與小組研究。

國際教育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的最新數據顯示,美國的外國留學生人數比2000年上升了72%,其中中國學生的人數增加了5倍。目前美國有231所大學招收了超過1000名的國際學生,而2000年僅為135所。

國際學生需要不同的協助

長期以來,美國各大學研究所一直招收大量的外國博士生,但近年來大學部學生人數增加更為明顯。丹佛大學國際學生和學者服務中心主任古迪(David Gowdey)認為,學校大量招收國際學生,但並沒有真正瞭解這種情況對課程和教學所帶來的問題,事實上,國際學生需要不同的協助。

丹佛大學是一所私立大學,開設大學部和研究所課程與學位,其國際學生人數已從2007年的875人上升到今秋的1539人。其中862人來自中國,其次為印度(83人)和沙烏地阿拉伯(76人)。547人為大學部學生,725人為研究生,其餘267人在英語語言中心就讀,或參與證書課程。

《高等教育內幕》網站記者與丹佛大學一些教授和管理人員討論了國際學生的教育問題。他們提出的問題包括:對非英語學生的評分標準是否應該一致。教授們也分享了自己在課堂上嚐試過的具體策略來鼓勵學生參與討論,創建跨文化的對話。在訪問中,英語流利能力的話題被反覆提到,一些教授說,一些學生英語水平太低,無法達到「C」。

語言障礙

該校古典文學與人文系副教授兼語言和文學系主任卡斯特拉尼(Victor Castellani)說,他教的一門大一必修課中,規定學生人數是8個美國人,8個中國人。因此他設計了課程「從雅典到北京:世界的兩個面向?」(Athens to Beijing: Two Worlds of One?),希望能讓中國學生感到易於融入,同樣對美國學生的學習也很重要。課程以古代西方政治哲學開始,再到現代革命的歷史時刻:美國獨立戰爭、法國大革命和20世紀初中國的革命。

卡斯特拉尼在設計課程時,著眼於平衡中美學生的難易程度。上一季課程的期末小組報告題目是20世紀中國歷史,這應該是中國學生更為熟悉的題目,儘管英語水平較同班美國生差,熟悉的題目使中國學生處於與美國學生平等的地位。

卡斯特拉尼已教授了四次這門課程,每次效果不同。他說上一季度困難度較高。以前的課程中有幾個美國學生對中文感興趣,但不確定這是否是吸引美國學生註冊這一課程的原因。他認為中國學生的英語水平普遍不足。他說,過去在8個中國學生中,總有兩三個英語較流利,這些學生可以清楚表達,他們能瞭解老師所講的內容。但上一季度他感覺到所有的8個學生都跟不上。

中國學生在課堂上並不積極參與,卡斯特拉尼只有在指名提問時才能得到一些反應,而且很短,也不詳細。他能感到對中國學生來說這很難,因此他不再點名,除非是每個人都要輪流上台一次的模擬演練。

現在丹佛大學要求,來自非英語系國家學生在報到時必需先接受學校自己的英語能力測試。儘管學生已達到了申請要求的標準化測試考分,他們如在英語測試上的分數太低,將先在學校的全日制英語中心學習,之後才能就讀學位課程。除了改變入學要求外,學校還改編了教材及修改學位規定,國際學生須先完成密集英語課程後才能就讀學位課程,每人都要必修「探索美國文化」(Exploring U.S. Culture)課程。修習這些課程可以折抵學校規定的英語必修課程。

教學實踐

教授們使用了不同教學方法來建立跨文化的對話,以提供外國學生更好適當的教學內容。

威洛克(Nicole Willock)之前曾在丹佛大學講授佛教課程,她說她教過的中國學生因中共政府的洗腦教育,對西藏和達賴喇嘛有完全不同於西方社會的觀點。但通過閱讀和討論藏人所寫的文章後,中國學生的成見開始消失,當然,中國學生偶爾仍會堅持共產黨的觀點。她說,管理學生最難的是,中國和美國學生各坐一邊,井水不犯河水。

教授們談到用不同的方法教育來自非英語系國家學生,讓他們更容易地參與課堂討論。例如上課時以思考和分享的活動開始;或每週任命不同的學生領導討論。

丹佛的教學辦公室發展出了一系列教授國際學生的方法,包括給他們思考的時間、提前發給學生提綱、允許國際學生錄下講課內容、與學生單獨面談、以公平為原則指派小組研究題目,以及通過實例解釋學術誠信標準。◇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