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那一聲聲加油就是今生彼此唯一的對話,但這良善而溫暖的對話卻不因性別、族群、熟不熟識而有所影響……

不知何時開始?臺灣的環島公路上就出現了一個個、一群群騎著鐵馬的臉孔。他們不畏烈日的炙烤、體力的負荷、道路的險阻,認真地踩著雙輪向目的地前進,自信與堅毅的表情成了他們共同的特徵。

若說臺灣的國產電影《海角七號》掀起了一種風潮,那臺灣的單車環島熱也相對地譜出了另一種風潮,巧的是這兩種風潮都異曲同工地,為促進福爾摩沙族群之間的和諧而努力。


欲觀看最新兩期全文,請登記成為《新紀元週刊》訂戶;
如閣下為本刊訂戶,請登入系統。
最新兩期前的不用登錄, 請點選 前期雜誌

帳號:
密碼:

封面故事 簡體版       列印機版

體驗分享》騎車環島,讓心更接近

單車環臺的作者攝於蘇花公路新澳隧道。

文、攝影 ◎ 張羽良

或許那一聲聲加油就是今生彼此唯一的對話,但這良善而溫暖的對話卻不因性別、族群、熟不熟識而有所影響……

不知何時開始?臺灣的環島公路上就出現了一個個、一群群騎著鐵馬的臉孔。他們不畏烈日的炙烤、體力的負荷、道路的險阻,認真地踩著雙輪向目的地前進,自信與堅毅的表情成了他們共同的特徵。

若說臺灣的國產電影《海角七號》掀起了一種風潮,那臺灣的單車環島熱也相對地譜出了另一種風潮,巧的是這兩種風潮都異曲同工地,為促進福爾摩沙族群之間的和諧而努力。

沒看過《海角七號》應該寫不出影評,同樣地,沒經歷過單車環島也一定體會不出那種感動,幸好個人才剛以七天的時間完成了鐵馬千里環島行,也完成了臺灣三大鐵人運動的挑戰,可以在這裏說一說心得。

噢!你問我是哪三大鐵人運動?除了單車環臺外,一個就是登臺灣第一高峰玉山,這件事已在二十四歲時完成,另一個就是泳渡三公里寬的日月潭,三十六歲那年也嘗試過了。

記得出發前有人問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說真的倒不是為了要完成什麼而做,只是突然有一種想要雲遊的心情,而這樣的雲遊只是比古人多了雙輪而已。這一路上會遇到什麼樣的狀況都是未知數,它偏離了每個人原本穩定的生活型態,但也正因為它充滿了不確定性,所以更符合了雲遊的味道。其實,真實的人生不也充滿了這種不確定性,人生不也正像是一場雲遊、一場旅行。

加油!是單車族共同的語言

從北宜公路、蘇花公路到南迴公路的環臺三大挑戰路線,我體會到體能與意志力對騎者的要求與考驗。那一個又一個似乎永無止境的上坡道,在每一個轉彎處向前延伸,汗水在全身每一個毛細孔張開處奔流。儘管如此,但相信所有騎者都有這般的信念,畢竟苦是自己找的,所以早已懷藏不怕吃苦的覺醒。

正如肚子餓了才能充份感受那品嚐食物的樂趣,沒有踩著雙輪換來的汗水也難以體會迎著陣陣徐風的暢快。在日升之處、人車絕少、風光明媚的花東海岸邊前行,那雙輪滾動間的優美律動與拍打在太平洋岸邊的浪花激起著千古共鳴,剎那間會讓人明白什麼叫忘情於天地之間。


空無人車的花東海岸公路旁另闢專為單車騎士設置的專用道。

然而,最觸動人心的還不是這些艱辛的體力考驗或是沿途的美麗風景,這場雲遊的最大收穫竟是來自那一聲聲發自肺腑的加油聲。每當與同樣環島的騎者交會而過或超越向前,我們都會比著手勢,大聲的向對方喊著加油!共同的經驗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每個人釋放出的熱情都像是遇見久別重逢的好友。

不騎單車的朋友也經常向你說加油,他們之中有大卡車司機、小貨車司機、機車騎士、行人等。印象深刻的是,一位騎著機車的郵差先生在超越我時,停下機車回頭豎起大拇指,他那迅速而突然的動作雖然讓人嚇了一跳,但那一臉認真誠懇的神情卻更讓人充滿溫暖;還在臺東的太平洋岸邊,遇到陪著原住民小學生放學回家的老師,她微笑地帶著小朋友一起大聲向你喊加油!

或許那一聲聲加油就是今生彼此唯一的對話,但這良善而溫暖的對話卻不因性別、族群、熟不熟識而有所影響,更沒有藍綠政治傾向的分別,彼此就像交錯而過的流星,只在剎那間將溫暖與亮光留給對方。對於這樣的感受,路上認識的一位剛退伍的年輕騎者有感而發地說:「怎麼可以不向別人說加油呢?不但要說,而且還要大聲地說,因為當你說加油時,第一個聽見加油聲的就是你自己啊!」

單車熱,人心更熱

雖是獨自一人單車環島,這一路上所遇見的騎者卻很容易變成好朋友,所以享受孤獨之餘也有著許多不期而遇的熱鬧。有趣的是,有一些商家還貼心的為環臺單車騎士提供免費服務。在北宜公路第一段高峰終點前不遠,就遇見一家以單車為標記的小咖啡店提供免費的檸檬冰水與香蕉;在蘇花公路上有一家便利超商則提供無限暢飲的思樂冰。

騎單車住宿或許也比較容易獲得優惠價。週末有一晚住宿在一家中高價位的飯店,卻只花了實際對外售價再打對折的錢。當接待小姐報價後,我搖搖頭說一個人住太貴了便準備牽著車離開,她問那你能出多少?我說騎單車環島要很多天,所以有一定的預算。此時,她竟然道歉說不應該這樣問,並立刻將房價減半。

在所遇到的車友中,比較特別的是有一位已經是第三次騎單車環島了。他騎著一輛破舊生鏽、沒有變速功能的腳踏車上路,車前車後還各插著一枝彩色的小風車。

他說他第一次環島時騎一萬多元買的登山車;第二次環島騎四萬多元買的小摺;這次想考驗自己的耐力便借了同事上下班騎了十多年的單車,今後還打算每年騎單車環島一次。

一個又一個單車勇士說明了臺灣的新生命仍有著面對挑戰的精神與勇氣;一聲聲的加油聲見證了臺灣人的情感仍是如此濃郁而自然。在這塊土地上,不管你是講哪一種母語,臺灣永遠都是我們共同的母親。加油吧!只要我們願意,我們就能夠一起找回溫暖找回愛,因為那既是母親對子女最大的期盼,也是子女對母親最大的回報。

若你還猶豫著自己該不該去嘗試單車環島?請你不要問我這個過來人,我一定會對你高聲地歌著:「出發吧!出發吧!忘了這一切煩憂,迎向那日升之處。」◇


東部的太平洋岸是臺灣日升之處。


 

所在期數封面故事
  • 節能減碳 單車風潮起 (第98期) ---2008/11/27刊
  • 台灣》單車品牌的長青路(第98期) ---2008/11/27刊
  • 自行車五百年興衰路(第98期) ---2008/11/27刊
  • 日本》企業也吹單車風(第98期) ---2008/11/27刊
  • 歐洲》騎車是享受更是尊嚴(第98期) ---2008/11/27刊
  • 韓國》政府吹起「兩輪」風(第98期) ---2008/11/27刊
  • 相關文章
  • 【影評】海角七號:劃過台灣天際的彩虹(第93期) ---2008/10/23刊
  • 年度最佳卡車 雪弗萊Silverado(第7期) ---2007/02/15刊
  • 新一期受歡迎文章
    推薦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