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之眼VS沉靜之眼 愛德華.孟克與弗朗茲.彼得.漢尼生
弗朗茲.彼得.漢尼生(Frants Peter Henningsen),Peter Elfelt 攝於1908 年。(公有領域)
德國表現主義用一雙「焦慮之眼」看著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歐陸社會現象。愛德華.孟克看待人類的處境是「焦慮絕望」的。而同一時代的北歐畫家弗朗茲.彼得.漢尼生用的卻是一雙「沉靜」的眼傳達那個時代的苦楚。
文•Wei J Chir
若說德國的表現主義用一雙「焦慮之眼」看著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歐陸社會現象,那麼同一時代的北歐畫家弗朗茲.彼得.漢尼生(Frants Peter Henningsen,1850至1908年,丹麥哥本哈根)用的卻是一雙「沉靜」的眼傳達那個時代的苦楚。
愛德華.孟克(Edward Munch,1863至1944年,挪威)看待人類的處境是「焦慮絕望」的。而漢尼生帶著的是「沉靜悲憫」。
畫題〈棄〉(Abandoned),1888年作。女人的眼神如此哀戚,手中緊緊抱著幼兒,腳旁還有拉著女人裙角、眼神怯畏的小男孩,生怕有人將他從母親身邊拉開。
弗朗茲.彼得.漢尼生(Frants Peter Henningsen),〈棄〉(Abandoned),1888 年。(公有領域)
漢尼生〈棄〉,局部。(公有領域)
漢尼生〈棄〉,局部。(公有領域)
十九世紀的歐洲一個女人若被丈夫遺棄是無法自個養育子女的,小孩最終得送去孤兒院。漢尼生用如此寫實又溫柔的畫筆,描繪著女人眼裡的神傷。畫家的〈棄〉意表對社會中弱勢者的憐憫與不捨。
他的另一張畫題〈葬禮〉(Funeral),1893年。嚴冬,在白雪覆蓋的路上,一行人列隊正要走進入墓園,小孩、老人還有一位身懷六甲的女人。從他們的裝束中看,應該是來自中產階級的家庭。老人臉上憂傷的表情幾乎是靜止的,旁邊這位懷孕的女人也是,不言而喻這個老人應是女人的父輩。他們像沉浸在某種回憶中,走在前頭的兩個小孩也是。整個畫面定格在一種默然無語的憂傷中,除了站在這家人隊伍最後站立的旁觀者:兩個壯碩的男人。
弗朗茲.彼得.漢尼生(Frants Peter Henningsen),〈葬禮〉(Funeral),1893 年。(公有領域)
漢尼生作品〈葬禮〉,局部。(公有領域)
漢尼生作品〈葬禮〉,局部。(公有領域)
漢尼生的畫有傳統寫實主義與自然主義的風格,也有表現主義的精神。對人間的疾苦與人類被不可知命運操弄有所感,卻能用溫柔沉靜的筆法表現出來。他不像孟克那樣絕望地吶喊。
孟克的〈吶喊〉(Scream,1893年)是一張著名的畫。孟克在日誌裡回憶說:他在日落時分出去散步,突然夕陽的光芒把雲朵變成了「血紅色」。他感覺到「大自然中傳來無限的尖叫聲」。孟克的〈吶喊〉,與漢尼生創作的〈葬禮〉同年。
1885年孟克創作了〈生病的孩子〉(Sick Child)全畫逸筆草草、色彩極簡,臉色蒼白的女孩坐在床上,母親眼光直視床前低著頭兩手合握,痛苦得不忍看孩子的臉,透過母親的無助傳遞孩子病情的無解。整幅畫主色是黑綠色調一種非自然的色彩,而顯得更悽愴。孟克善用色彩表現出強烈人類內心的情緒。
愛德華.孟克(Edward Munch),〈生病的孩子〉(Sick Child),1885 至1886 年。(公有領域)
比起孟克,漢尼生似乎名不見經傳,相對孟克的尖銳,漢尼生是溫文儒雅的,他畫人間戰事無辜傷兵、勞動農婦,總是帶著一種溫柔的眼神。初看漢尼生對現代人來說或許平淡,但是細品,憮慰人心。〈農婦在陽光下勞作〉(Farm woman working in the Sun,1878年),潔白純淨的衣服似讚頌勞作的神聖性,但又不似田園派的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那麼多愁善感(sentimental)。
弗朗茲.彼得.漢尼生(Frants Peter Henningsen),〈倒在地上的德國驃旗兵〉(A fallen German Hussar),1901 年。(公有領域)
這張〈倒在地上的德國驃旗兵〉(A fallen German Hussar,1901年),穿著鮮橘色制服的士兵,他的周遭如此安寧沉靜,似乎在說終於解脫了,在世上的責任已了。或許在那個動亂的時代,漢尼生這樣的人與畫太佛性了。孟克敏銳的神經無疑把自己也刺穿了。孟克晚年幾乎是生活在一種精神崩潰的狀態中。漢尼生只活了58歲,一張彼得.艾飛特(Peter Elfelt)在他終年時拍下的照片,看上去溫文儒雅,目光沉靜有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