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山再現 回顧周恩來之死引爆四五運動
1976年1月8日周恩來去世後數月內爆發的「四五運動」,是引發中國社會強烈震盪的前奏曲。圖為1976年1月12日周恩來葬禮。(Rene Flipo / AFP)
1976年周恩來死後,天安門廣場上出現了「花山詩海」;如今李克強猝死,民眾祭悼的花山景象重現。藉悼念去世的領導人以表達對在世的領導人的不滿,是當代中國的一個特殊現象。當年周恩來之死引爆四五運動,直接衝擊毛澤東政權。
文•韋拓
47年前的1976年,處在「文化大革命」後期的中國,發生了舉世震驚的三件大事。
當年1月到9月,中共統治集團三大首腦周恩來、朱德、毛澤東相繼死亡;7月28日,河北唐山發生規模7.8的強烈地震,將整座城市夷為平地,幾十萬平民死去;10月,毛澤東的接班人華國鋒協同葉劍英等軍政首腦,以宮廷政變的形式,在中南海拘捕了包括毛澤東妻子江青在內的中共副主席王洪文,常委張春橋、委員姚文元等四名高官。
這件事成為結束毛澤東發動的十年文革浩劫的歷史標籤。一個時代就此落幕。
然而,引發中國社會強烈震盪的前奏曲,當屬1月8日周恩來去世後數月內爆發的「四五運動」。
周恩來死訊傳出 紅朝哀嚎
1976年1月8日,中共二號人物、時任國務院總理、全國政協主席、中共第一副主席周恩來因膀胱癌死於北京共軍三〇五醫院,終年78歲。
1976年1月8日,中共二號人物、時任國務院總理、全國政協主席、中共第一副主席周恩來因膀胱癌死於北京共軍三〇五醫院。圖為民眾閱讀周去世的新聞報導。(Xinhua / AFP)
1月9日凌晨4時12分,中央電台提前開機,播出中共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發布的周恩來訃告,宣布成立由毛澤東、王洪文、葉劍英、鄧小平、朱德等107人組成的周恩來治喪委。
10日和11日,朱德、葉劍英、鄧小平、江青等一批中共高官到北京醫院向周的遺體告別時,因江青未脫帽,引起現場和觀看央視同步實況轉播的很多人的不滿。
當日下午,周遺體送往北京八寶山火葬場火化,北京數十萬人聚集在天安門東西長安街兩側。有即時錄影資料顯示,當天天色陰沉,靈車經過處,哭聲四起,綿延不絕……讓今人聯想到北韓哭送金正日的同樣場景。
此景即所謂「十里長街送總理」,也是後來北京民眾發起「四五運動」的前奏。
1月12至14日,各界人士舉行各種形式的悼念活動,天安門廣場中央的紀念碑成了主要活動場地。幾天之內,碑的周圍放滿花圈。
上海、天津、武漢、西安、南京、重慶、南昌、廣州和其他大中城市也同步出現規模悼念活動。
據《毛澤東年譜》記載,1月15日,身邊侍從問毛澤東是否參加當日召開的追悼會,毛拍著腿說:「我也走不動了。」當天下午,周恩來追悼會在天安門大會堂召開,時任中共副主席和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主持追悼會並致悼詞。全國下半旗,停止一切娛樂活動。
《文匯報》批鄧 成「四五運動」導火索
讓中共始料不及的是,周恩來死後兩個月,北京市民開始發起大規模悼念周恩來的活動。而活動卻是由黨媒《文匯報》惹出來的。
「四人幫」之一的姚文元很會揣摩毛澤東的意圖。在姚主管中共意識形態期間,1976年3月5日是毛為他樹立的共軍標竿雷鋒題詞發表13年。新華社播發了瀋陽軍區的紀念文章,引了毛和周恩來給雷鋒的題詞。之後上海《文匯報》轉發新華社紀念文,卻刪去了周的題詞。
3月25日,《文匯報》又在頭版發文〈走資派還在走,我們就要同他鬥〉,文中稱「黨內那個走資派要把被打倒的至今不肯改悔的走資派扶上台」,普遍被理解為是影射「周恩來要把鄧小平扶上台」。
《文匯報》頭版影射「周恩來要把鄧小平扶上台」。圖為1976年1月15日,鄧小平(左一)在北京向周恩來遺孀鄧穎超致意。(Xinhua / AFP)
於是,南京的學生和工人湧上街頭聲討《文匯報》,指控《文匯報》刪去周恩來題詞和影射周恩來是「走資派」的措辭。
隨著4月清明節臨近,3月19日,北京市朝陽區牛坊小學的學生最先來到天安門紀念碑給周獻花圈。此頭一開,市民群起仿效,僅僅幾天,紀念碑就放滿了悼周的花圈。人們寫輓聯、祭文、大字報等,還有人大聲朗讀詩歌,非常煽情。
與群眾自發的紀念活動形成對比,「四人幫」控制的媒體刻意壓低對周紀念活動的報導規格。
《人民日報》和新華社不報導1月9日至14日首都和各地的悼念活動;《紅旗》雜誌不刊登周恩來遺像,不刊登訃告和悼詞。這些做法引發全國不滿情緒。
據撰寫《鄧小平時代》的作者傅高義說,「四人幫」理解民情的能力極差,幾篇報導周恩來的文章引起了反彈。當年當過紅衛兵的人,把他們過去批判江青的對手時學到的本領,反過來用在了江青身上。在上海,一大群人立刻包圍了文匯報社,要求做出解釋。
《百年潮》雜誌刊載的時任中共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吳德自述說:我在人民大會堂的東大廳,就看見過姚文元訓朱穆之,說訃告、唁電登得太多了。後來,報紙上對各國的唁電只作了摘登。更有甚者,「「四人幫」還要治喪委員會發出一個通知,要求不准設靈堂,不准戴黑紗,不准送花圈,竭力縮小悼念周總理的規模。
3月28日,南京大學400餘人抬著周的巨幅遺像和碩大花圈前往周恩來1946年5月代表中共與國民政府談判的梅園新村紀念館悼念(一說是民國時期的刑場雨花台)。途中大批群眾加入遊行隊伍,掀起了全國抗議《文匯報》和四人幫貶周的第一次大規模遊行。
29日抗議升級。南大等高校數百名學生在街道張貼「誰反對周總理就打倒誰」,「揪出《文匯報》黑後台」等大標語。此行動史稱「三·二九事件」。
30日,學生們在南京車站工人幫助下,將標語刷在列車上,將悼念周恩來、反對「四人幫」的呼聲傳向全國。
北京爆發「四五運動」
南京「三·二九事件」後,北京公安開始部署,防備事態在首都發酵。
3月31日,有廣場詩抄曰:「豺狼何所懼,虎豹咱敢降。識破假馬列,怒斥妖婆娘。」矛頭直指江青。
一些大字報表示支持鄧小平,還有人拉出一串小瓶子,取「小平」諧音。
吳德承認,那幾天,廣場上悼念群眾少時數萬,多時十幾萬人。北京當局試圖阻止民情的進一步宣洩,宣布各單位可以在自己單位內開展悼周活動,維護天安門廣場的秩序,還派出公安巡邏阻止任何示威活動。實際上,廣場的「便衣」已經開始抓人。幾個最大膽的演講者遭到逮捕。
4月2日,北京市革委會的頭頭們慌了,趕緊電話通知各單位,稱「南京事件是反革命事件」,「天安門有反革命搗亂」,明令不要去天安門廣場,不要送花圈,並說「清明節是鬼節」,「清明節送花圈是四舊」。
但4月4日清明節當天,南京、鄭州、杭州、西安等地悼周的活動達到高潮。北京市民不顧禁令,到天安門廣場集會,發表演說、朗誦詩歌悼周,發洩憤怒。廣場上出現了中共國史上前所未有的「花山詩海」,最多時計有200多萬人。
1976年4月4日北京的遊行群眾。(公有領域)
晚上,中共政治局開會討論廣場群眾運動,決定從4日晚開始清理花圈、標語、抓「反革命」。
「奉旨」鎮壓
4月5日凌晨,得到毛背書的中共軍警和北京當局開始鎮壓。先是大批軍人、公安、民兵開著200輛卡車到天安門廣場偷偷運走了花圈,一小部分運到中山公園內。
上午,悼念群眾繼續湧向天安門廣場,人數超過10萬,當他們發現紀念碑前的花圈被清理後,群情激憤,聚集到大會堂東門外,高呼「還我花圈,還我戰友!」「誰反對周總理就打倒誰!」激昂氣氛中,一部分人衝擊了大會堂,與民兵、公安、士兵發生肢體衝突。
到了下午,大批憤怒的群眾點燃了廣場東南角的「工人民兵指揮部」小灰樓,還燒毀了門前包括公安宣傳車在內的四輛汽車。衝突中,市民、民兵和公安都有受傷者。
當天下午政治局再次開會。已多日不參加政治局會議的鄧小平被叫到會上接受批判。毛遠新接著傳達了毛澤東批評鄧小平的書面和口頭指示,鄧小平一直保持沉默。
下午6點半左右,天安門廣場大喇叭開始播放吳德講話,稱「要認清這一政治事件的反動性」,「在天安門廣場有壞人進行破壞搗亂,進行反革命破壞活動」,「革命群眾應立即離開廣場」。
講話錄音在天安門廣場反覆播送後,多數群眾漸漸離去。到了晚9點,預先集結在中山公園的民兵衝了出來,包圍了天安門這一側。前門通往天安門的南北通路被封鎖,人們只准離開廣場而不能進入。
9點半,一萬多民兵、五個營的共軍衛戍部隊、3000公安開進天安門廣場。一個小時後的10點半,吳忠命令打開天安門廣場的全部探照燈,並再次廣播吳德講話,要求抗議者離開廣場。
需要說明的是,《人民日報》次日刊登的吳德講話中,加上了沒出現在廣播中的鄧小平的名字,特別指出他就是不肯改悔的「走資派」。
11時,天安門廣場上大部分人已離開,只剩下大約一千人。此時吳德下令出擊。共軍先把廣場包圍起來,然後由民兵和公安手持木棍、皮帶進入廣場暴力清場。當局逮捕了38人(按後來追查,又陸續拘捕了260餘人,先後共拘押388人)。公安沒有使用槍械,但用了棍棒,造成數十人受傷,清場之後街上留下一些血跡,但沒有關於死亡的報導。
筆者的一個同學是北京內燃機總廠的工人,當時參加了清場行動。他們夜裡被拉到中山公園待命,組織者訓話說這是中央布置的政治任務,有壞人企圖藉悼周搞事。之後發了木棍和細鋼管。還提醒他們,驅逐廣場的壞人行動要迅速,聽指揮進退,必要時可以打,但儘量不要打頭。等待行動前,有車拉來大量的麵包和水分給他們,吃飽喝足後原地準備。
後來同學聚會,這位問我:你4.5去天安門了嗎?我說沒去,正在順義幹校挖沙子呢。他說,那你幸運,我們掄著鋼管真打來著。眼看著打趴幾個……不過真有硬氣的,滿頭流血還罵呢!
事後定性「反革命事件」鄧小平背鍋
4月6日,天安門廣場已經清空花圈,持續戒嚴,有清潔車和灑水車在廣場內清洗血跡。北京市革委會向各單位發出「緊急通知」稱:「天安門事件」是「解放以來前所未有的最大的反革命事件」。
《人民日報》同時發表社論〈牢牢掌握鬥爭大方向〉,堅持「批鄧」運動,並再一次將毛澤東不久前說的話「翻案不得人心」,以黑體字標出。
4月7日,毛遠新還對毛澤東報告說:「鄧小平是天安門事件的總後台」。毛澤東聽後認為,鄧小平的問題因天安門事件的發生而性質變化。
當晚,中共政治局通過決議,華國鋒被任命為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和國務院總理;鄧小平被撤銷黨內外一切職務,保留黨籍。這是鄧小平一生中第三次被打倒。
平反四五「天安門反革命事件」
事隔兩年,時任北京市公安局辦公室負責人的朱亦農,在1978年11月3日和11日,兩次會見記者介紹案情表示,「四五事件」涉案共拘捕過近400人,經過兩年來的審查,沒有一個被捕人士是「反革命分子」。
1978年11月14日,經中共政治局常委會批准,北京市委宣布:四五天安門事件是革命行動。受迫害及被捕入獄者獲得釋放和平反。
因「四五事件」倒台的鄧小平已在1977年7月召開的中共十屆三中全會上復出。
旅美學者吳祚來說,這場運動當時被中共定性為反革命政治活動,後來說成反抗四人幫的群眾運動,但實質上,它是直接衝擊的是毛澤東政治集團,它宣告文革中形成的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政治集團失敗。北京,中央,天安門,文革旗手們,不再具有神性的光彩,中共政權被民間力量嚴重撞擊,造成無法修復的內損內巻。(吳祚來〈文革無法消滅異議!四五民主運動直接衝擊毛澤東政權〉)
親歷四五運動的王軍濤先生說:「對我而言,這個運動是政治上走向成熟的決定性一步。」「我完成了思想斷奶,不再迷信偉大領袖和共產黨。」(王軍濤〈我的四五運動〉)
2023年3月1日,中共在北京舉行紀念周恩來誕辰120周年座談會。黨魁習近平肉麻地宣稱,「每當我們提起(周恩來)這個名字就感到很溫暖、很自豪。」
習的二號搭檔李克強當時也和習一起讚頌了他的前輩總理周恩來。但諷刺的是,沒幾天,他這個晚輩李總理就遭老大裸退。一舉上演了當年毛澤東對周恩來的打壓戲2.0版。
雖然李克強沒有像周恩來那樣在任上病死,但他退休僅半年多便被賜「游泳死」,正好給他不同於周的命運缺口畫上了「完美」的圓。
李克強猝死消息公布後,中共怕激起民變,沒有完全禁止民間悼念,中國大陸再次出現各種規模的民眾聚集。
安徽合肥紅星路80號的李克強故居周邊,鮮花不斷向上堆疊,花海已經變成「花山」。在鄭州鄭東新區的如意湖邊,鮮花擺滿了堤岸。李克強在安徽定遠的祖屋前也出現大片花海。
李克強在安徽定遠的祖屋前出現大片花海。(視頻截圖)
李克強北大同學王軍濤表示,這是繼「白紙運動」後,民間再度大規模表達對中共當局的不滿。
李克強決然逆料不到的是,周恩來之死被百姓拿來發起「四五運動」;而自己死後也能飆出「鮮花革命」。
筆者相信,1976年已經在清華大學就讀的「工農兵學員」習近平,對周恩來身後的「四五運動」不陌生,那麼,運動因何而起,他也斷不會忘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