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大米日本造 中國人嘴巴很誠實
今天中國人喜愛的東北大米,是由兩位日本人將日本大米改造而成。圖為2021年7月30日日本埼玉縣行田市使用各種深淺不一的水稻植物進行巨型繪圖。(Harumi Ozawa / AFP)
中國人都愛吃東北大米,但沒幾個知道東北大米的日本血統。正是兩位日本人將日本大米成功改造成了東北大米。袁隆平因開發雜交水稻被中共譽為國家英雄,但日本人對中國稻米的貢獻卻一直被掩蓋、淡化。
文•韋拓
中國人都知道袁隆平,但大都不知道藤原長作、原正市。
袁隆平被中共稱為「雜交水稻之父」,成功將日本米改造為東北大米的原正市卻被陸媒戴上「日本袁隆平」的帽子。事實上,他倆走的是完全不同的育種道路。但有一點毋庸置疑,在中國人飯桌上放兩碗大米飯,貼上標籤:一碗東北大米,一碗袁隆平培育的超級稻,10個人中會有9個選吃東北大米。原因是兩個關鍵要素:品質和味道。
日本血統的東北大米如今早已走向世界。產地黑龍江的五常大米便是其中佼佼者。
東北原本並非稻米家鄉
中國人的常識中,原來牢牢地鑲嵌著一個觀念:大米出南方,北方愛白麵。原因是,水稻喜溫濕,東北寒冷,不適合水稻種植。而且,東北自古以來就不是稻米的家鄉。抗戰時期文人創作的知名歌詞《松花江上》也說:「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和稻米沒啥關係。
這一現實的改變,至今經過了一個半世紀。而改變源自幾個外國人的努力。
1875年,居住在東北的數萬名來自北韓的移民中一位金姓農民,實在忘不了大米飯,就反覆試驗,終於讓寒冷的東北長出在溫和濕潤的朝鮮半島生存的稻米。為紀念金農民這個劃時代的創舉,在遼寧省桓仁縣窪泥甸子村,也就是當年這位所居住的村口,今天還立著「東北水稻第一村」石碑。
但金農民種成功的稻米卻產量奇低。直到20世紀初,他的同胞申友景從日本北海道帶來中山九藏1873年培育出的稻種「赤毛」,這種窘境才有所改變。
接下來,日本南滿鐵道株式會社租下了東北部分土地,用日本最好的稻種進行大規模種植試驗,發現滿洲里南部適合栽種日本東北地區的「早生大野」和「龜尾」兩種粳稻,他們又依靠純系分離技術,培育出了更適合中國氣候的「大原」和「萬年」兩種水稻。滿鐵後來還將其下屬的陸羽分場培育的「陸羽123號」和「紅糯」,獎勵給了滿洲里的農戶。到1929年,滿鐵在遼寧營口熊嶽城的試驗分場,還為滿洲里中部和北部培育出「北海」、「田泰」、「青盛」等多個品種。
日本稻種在東北的初步成功,明顯反應在了產量的逐漸擴大上。
《縱橫日本》披露,1918年到1935年間,「滿鐵」分發了480噸水稻種子給1000多農民。在日本商人和農場主的經營下,滿洲里的水稻耕種面積從1932年的6.3萬畝,一躍增加到1940年的32萬畝。產量也從11萬噸,增加到83萬噸。
如今中國人喜愛的五常大米等知名東北大米品種的譜系,只要上溯三到四代就不難發現,祖先完全是日本米種。
中國人喜愛的五常大米等知名東北大米品種的譜系,上溯三到四代,完全是日本米種。圖為吉林省延邊東北水稻種植區的農民秋收。(China Photos / Getty Images)
兩位日本人讓「北大荒」變「北大倉」
2020年,東北的五常大米連續兩屆獲得國際大米節金獎,品牌價值達700多億元。有人計算,中國每九碗米飯中,就有一碗來自黑龍江,加上遼寧和吉林的大米,數字更嚇人。
說到為什麼東北大米和日本大米一樣好吃,就要提到本文兩個主角了。
日本稻種有了,剩下的就是日本技術了。日本人藤原長作、原正市,前後腳帶來改變中國東北的震撼性種植技術——水稻旱育稀植。
藤原長作是日本岩手縣澤內村農民,他的家鄉和中國東北一樣,原本不產水稻。為了家鄉也吃上大米,他歷經多年反覆試驗,終於創造了適合寒冷地區的水稻種植技術:將傳統的水育秧,改為旱地種植。為此,他被譽為日本水稻種植第一人,當時甚至被日本天皇讚譽為「水稻王」。
1980年7月,68歲的藤原隨日本民間友好訪華團到黑龍江省方正縣參觀,他在參觀中發現,方正縣和北海道的地理、氣候、水資源情況類似,但種植技術落後,水稻的單位面積產量比北海道低很多。藤原表示,他雖未參加侵華戰爭,但仍對日本侵略者給中國人民造成的傷害感到懺悔,希望將自己創造的水稻種植技術傳授給當地農民,以此向中國人民謝罪。昭和56年(1981年)4月,藤原應中共方正縣政府邀請飛到中國,以自帶的兩個新水稻品種在方正縣德善鄉進行小面積種植實驗。
1981年,東北農民種大米用的方法還是「遍地撒種」、「廣種薄收」,平均畝產不過300多斤。比傳統作物高粱、大豆差得遠。
剛開始,當地老鄉一看藤原也是個農民,就沒把他放在眼裡。說好的75畝試驗田,只給藤原留了27畝,而且當年還趕上了災年。老鄉們都等著看藤原笑話。
可秋後稻米收割完畢一過泵,把東北老鄉全擂傻了——藤原27畝田,平均畝產805斤!
不服不行了。第二年當地直接給了藤原4556畝地,雖然又趕上了大旱,但最高畝產竟然達到了1024斤。東北老鄉除了心服口服,人均收入還翻了9倍。
到1998年藤原去世,藤原式栽培法在中國北方13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獲得大面積應用。
獲得中國朝野一致讚頌的藤原長作一向生活樸素。在中國時,他每天的飯菜都是簡單的一菜一湯。試驗田大獲成功後,他依然低調簡樸,也從未向中國要過一分錢,沒有申請過一項專利。他唯一的願望就是死後能夠將自己骨灰的一部分葬於方正縣。藤原逝世後,根據其生前遺願,他的一半骨灰埋葬在了方正縣中日友好園林內,園林內還樹立了「藤原長作紀念碑」。
另一位日本人叫原正市。
日本著名水稻栽培專家原正市1938年畢業於北海道大學農學系,1982年65歲的他來到了黑龍江,同樣是傳授「旱育稀植技術」,開頭幾年,往返機票和其一切費用均由原正市自己出,或依靠親戚解決。由於衛生條件差,他曾28天沒能洗上一次澡,因為當地沒有冰箱,原正市吃了變質的肉,經常上吐下泄。
但他並沒有因此而退卻。歷經20年,63次往返,在中國30個省市做指導,累計工作1800多天之後,原正市的技術,已經在中國50%以上的水稻種植地使用,僅上世紀90年代,就創造了20多億的經濟效益。他也被各地農民稱為「洋財神」。
1998年,日本農業專家將「秋田小町」等品種引進中國,如今,「秋田小町」在天津寧河縣、遼寧省大連和吉林省大面積試種。中國電商將其賣到全國,成了絕對的大米霸主。
歷史證明,藤原和原正市的到來,讓「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
原正市(左)和藤原長作(右)的到來,讓「北大荒」變成了「北大倉」。(新紀元合成圖)
中國人常說,「吃水不忘挖井人」,不知開心地吃著東北大米的中國人,會不會已經忘記或根本不知道,這米是怎麼來的?
日本新法案 防中共竊取作物品種
1949至2013年間,中國共引進國外栽培稻品種2萬3890份和野生稻種資源2201份。直接引進利用的日本品種占水稻品種的17.3%,所育成品種的親緣,絕大部分來源於日本品種。
為什麼中共國稻米產品整體上長期追不上日本?知乎作者Chris Tinman回答了這個問題:因為日本農產品的整體水準高,產業標準化程度高,品質穩定,產品附加值高,口味競爭激烈。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4月,日本政府推出的新法案《改正種苗法》也從另一面給出了答案。該法案保護日本開發的優良農作物品種,不再被中共竊取並銷往各地。
《種苗法》規定,未經批准不得向境外提供農作物種苗資源。日本在種子領域取得了多項重大突破和創新,中共卻長期竊取日本優質種苗,甚至以低廉價格傾銷到全世界。
日本近畿大學教授勝田英紀對新唐人記者進行了專業解釋:「《改正種苗法》是為了防止長期以來,中共不經許可擅自栽培使用日本開發的優良農作物品種的不正當行為。」
他說,「種子是糧食的根本保障,並且不是一茬兒莊稼就能夠培養出來的,得經過幾代反覆地培植,習近平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近期多次表達對種子問題的關切。中國現在想實現穀物糧食(稻,麥,豆)的種子改良,技術上比較困難。」
勝田英紀分析說,「中共的文化不重視苦學技術,而去仿造他國商品,這就促使人們去偷竊別人的技術。在日本付出辛勤的勞動者是被尊重的,而在中國流汗的勞動者尤其農民是被瞧不起的。這是文化差異,也是問題的根本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