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無限商機下的無限危機
2021年10月28日,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宣布將Facebook公司改名為Meta,並將向Metaverse(元宇宙)轉型。這讓元宇宙這個概念在網路上變得炙手可熱。(Amy Osborne / AFP)
元宇宙是一個虛擬的人類社會,這將會給人類帶來什麼樣的影響?是生活和工作的巨大便利?是錢途無限的不絕商機?還是一場悄悄逼近的滅頂危機?
文:惠虎宇
2021年10月28日,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突然宣布將Facebook公司改名為Meta,並宣布Facebook將向Metaverse轉型。Metaverse翻譯為中文就是元宇宙。扎克伯格的這一動作,讓元宇宙這個概念在網路上變得炙手可熱。
根據業界的說法,元宇宙就是下一代的互聯網,但是與目前的社交媒體和網路遊戲不同的是,元宇宙將為用戶提供身臨其境的沉浸式感受,用戶在元宇宙中不僅有視覺、聽覺,還有觸覺、嗅覺和味覺。在元宇宙中,人們可以使用不同的虛擬身分進行現實社會中已有的一切社會活動,包括娛樂、社交、工作、賺錢、消費,甚至是談戀愛、結婚,那裡的一切感覺都像在現實世界裡一樣真實。元宇宙這個科幻概念正在走向現實,也讓很多人不禁驚呼,難道電影《駭客帝國》中描述的人工智能統治人類的景象真的要降臨嗎?
元宇宙是《娛樂至死》的終極版本
隨著電腦科技的不斷發展,數據存儲容量、晶片運算速度以及圖形處理能力都越來越強,由電腦創造出的三維虛擬空間的逼真度也越來越高,這使得虛擬技術在人們的生活中越來越多地可以取代真實世界的部分功能。因此,用虛擬技術在電腦網路中創造另一個人類社會也就成為一些科技巨頭們的長久夢想,扎克伯格就是這樣的熱中者之一。在扎克伯格看來,無法讓人有「另一個人就在我身邊」的臨場感,是當今科技的缺失,因此,他想打造一個高度逼真、更加身臨其境的三維虛擬社交網絡。從當今電腦科技發展的趨勢來看,不用質疑,實現這樣一個元宇宙的技術構建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但是,真正的問題在於,用人類幾千年來積累的科技文明來打造一個虛擬社會,將現實社會的大部分社會活動都轉移到電腦主機中來進行,這是人類科技文明發展的未來出路?還是一條讓人類面臨滅頂危機的不歸死路?
將大部分社會活動轉移到電腦主機中來進行,是人類的出路還是不歸路?圖為2021年6月28日巴塞羅那世界移動通信大會展上,一名男子試戴虛擬現實眼鏡航行。(Pau Barrena / AFP )
早在電視媒體時代,美國著名的媒體文化研究學者尼爾.波茲曼(Neil Postman)就意識到,電視媒體構建了一種強勢的信息主導權,改變了公眾話語的內容和意義。波茲曼在他的名著《娛樂至死》裡指出,現實社會的一切公眾話語日漸以娛樂的方式出現,我們的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的成為娛樂的附庸,而且毫無怨言,甚至無聲無息,其結果是我們成了一個娛樂至死的物種。
娛樂至死在這裡的含義是指,人類社會被庸俗的娛樂文化所淹沒、所侵蝕,逐漸喪失了理性的標準,越來越依賴於感官的享受,最終在這種越來越庸俗化的文化趨勢中,人類社會不可避免地走向沒落甚至毀滅。
波茲曼指出,在十八世紀的「理性時代」,印刷的文字起到了合理地傳達複雜真理的作用,那是一個理性論證的頂峰時代。波茲曼舉例說,美國前15任總統中的許多人本來走在街上不會為普通民眾所認可,但是所有這些人很快因為他們的書面文字而被認可。但是在電視媒體時代,由於公眾話語的這種變化,人們的政見不再取決於某位候選人的想法和解決方案,而是取決於他是否在電視上受到好評。
波茲曼的《娛樂至死》是媒體生態學領域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人類社會在從紙質媒體轉型為電視媒體後在社會心理上帶來的深刻巨變。在理性被庸俗和娛樂逐漸淹沒的時代,套用一句經常被引用的詩句,那就是「到處都是水,但是沒有一滴可以喝」,這反映出人類文化發展面對媒體強權時的窘境。而網路科技的發展,尤其是社交媒體和自媒體的出現,進一步加劇了人類文化面臨的這種娛樂至死的窘境。
在網路1.0時代,信息傳播方式還屬於電視媒體時代的深化和擴展階段,與電視和報刊相比,人類接受信息的媒介只是又增加了一種新的形式——網站,首先崛起的是門戶網站和搜索引擎,主要代表是雅虎和谷歌。而自媒體和社交媒體的出現則意味著電視媒體時代開始向網路媒體時代轉型。2006年,如日中天的雅虎打算出資10億美元收購剛剛成立兩年的社交網站Facebook,被Face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所拒絕。到了2010年底,Facebook的網路用戶使用總時數已經達到全美第一,超越過去的霸主雅虎和谷歌。這意味著以社交媒體為主的網路2.0時代正式來臨。
根據前Facebook全球行銷部門總監麥可.霍伊弗林格(Mike Hoefflinger)在其暢銷書《成為臉書》中公布的數據,到2015年底,動態消息每分鐘為全球用戶推送超過兩億條信息,就在同一年,人們在移動裝置上所花的總時間已經超過電視,而Facebook和Instagram一起贏得了注意力冠軍,人們在手機上花的時間裡,每五分鐘就有一分鐘花在Facebook上,其中大部分都花在閱讀動態消息。
2015年,人們的注意力已經從電視轉移到移動裝置上,花在手機上的時間裡,每五分鐘就有一分鐘花在閱讀Facebook動態消息。(Chris Delmas / AFP)
在網路媒體時代,信息和時間都更加的碎片化,人們被巨量的交互式信息所淹沒,這進一步消解了理性思考的空間,將人類的文化更快速的推向庸俗化和娛樂化的不歸之路,而這條道路的盡頭就是在網路3.0或4.0時代,出現一個由電腦虛擬的人類社會,讓人類都進入這個由科技公司虛構的人類感官的理想世界裡真正的娛樂至死。
在科技巨頭追求商業利潤的驅動下,元宇宙這個虛擬社會的概念正在走向現實。如果人類進入這個虛擬社會去生活,那麼人類的理性和精神需求將在很大程度上被感官的享受所取代,人類意識的自主權可能會逐漸讓位於控制虛擬社會的那臺超級電腦,人類將成為一種「數字化存在」(見下文)的生物物種,這不正是波兹曼所說的娛樂至死的物種嗎?
在科技巨頭追求商業利潤的驅動下,元宇宙這個虛擬社會的概念正在走向現實,走向被庸俗毀滅的道路。圖為2021年1月27日,約100名商業大亨虛擬參加沙特阿拉伯開設的投資論壇並發言。(Fayen Nureldine / AFP)
在《娛樂至死》這部著作中,波兹曼以兩部著名的反烏托邦小說的《1984》(作者:奥威爾)和的《美麗新世界》(作者:赫胥黎)為引子,論述了雖然奥威爾筆下那個無處不在的「老大哥」聽起來讓人恐慌,然而我們更應該警惕的是逐漸消解我們思考和理性,最終壓迫和奴役我們的技術。波兹曼認為,人類不會走向《1984》中所描述的那條被極權毀滅的道路,而是會走向《美麗新世界》中所揭示的被庸俗毀滅的道路,原因是人們崇拜那些使他們失去思考能力的工業技術。
元宇宙將全面顛覆人類的「存在」價值
「生存」和「存在」一直是人類面對的永恆主題。「生存」就是吃飽穿暖以及繁衍後代、延續人類的種族,而「存在」則是構建社會規範、發展文明、尋求精神的昇華和境界的提升。人類的生存是為了體現存在的價值,所謂人生就是在「生存」的基礎上尋求「存在」的意義。人類對信仰、道德、倫理、法律、宗教、家庭、社會、國家等概念的理性認識,構建了人類基本的「存在」價值體系。而人類的所有有關「存在」的探索,也只有生活在神給人類創造的具有靈性的山川大地中,在與神創造的天地萬物的真實接觸和融通中,才能順利完成。也就是說,人類對自身存在意義的追尋必須在真實的世界和真實的社會生活中才能不斷獲得昇華。
人類的所有有關「存在」的探索,也只有生活在神給人類創造的具有靈性的山川大地中,在與神創造的天地萬物的真實接觸和融通中,才能順利完成。(Shutterstock)
技術的進步可以解決人類的「生存」問題,卻無法觸及「存在」的意義。如果沒有倫理規範的約束,讓技術任意發展,甚至發展到可以重新定義和規範人類的「存在」意義,那麼人類將會陷入滅頂之災。
元宇宙是一個虛擬的人類社會,它的最終發展方向是讓人類進入這個虛擬社會裡,以「數字化方式存在」,用虛擬世界的所謂理想生活來代替真實的社會生活。如果我們辨析清楚「數字化生存」和「數字化存在」這兩個概念的區別,我們也就能迅速判斷出電腦網路和元宇宙的本質區別。
在元宇宙之前的電腦網路技術的發展,只是使人類進入「數字化生存」時代,數字化生存的概念就是使用數位技術來發展電腦網路,以幫助改善人類的生存狀況,給人類的工作和生活帶來巨大的便利。而元宇宙的出現,則是要顛覆人類傳統的生活方式,使人類進入「數字化存在」時代,數字化存在的概念就是讓人類的意識本身成為電腦網路的一部分,讓電腦可以讀取人腦的信息,與人腦鏈接在一起,從而可以主宰人類的意識。「數字化生存」和「數字化存在」這二者的根本區別在於,前者是讓人類的意識主宰電腦網路,而後者則是由電腦網路來主宰人類的意識。
如果人類每天都載著一個頭盔,將大部分時間消耗在虛擬世界裡,那麼人類將失去真實的社會生活,也將失去人類在真實社會生活中才能獲得的「存在」價值,而只剩下「生存」的價值。另一方面,在這個虛擬社會裡,人類已有的價值觀和社會規範將不再起作用,科技公司和程序員將在這個虛擬世界裡為人類重新定義有關「存在」的概念,將人類塑造成一種「數字化存在」的生物物種。
當一種技術出現時,作為靈性和理性產物的人類,首先應該探討這種技術發展的倫理範圍在哪裡。而元宇宙這個虛擬世界概念的提出,它引發了更大的問題,已經涉及重新定義人類的社會生活和存在方式,它帶來的不是小範圍的倫理規則的破壞,而是全面改變人類的社會生活方式,從而顛覆了人類的「存在」價值。
人類的「存在」價值是靠傳統文化來支撐的,人類基於信仰和自然法原則而產生的傳統文化和倫理規範,已經穩定運行數千年,在一次又一次的天災、戰爭和各種邪惡勢力的威脅面前,正是這套文化系統讓人類保持了應有的正義、善良、勇氣和智慧,從而有效保障了人類度過各種劫難和危機,延續了人類的種族,並不斷完善著人類的「存在」價值體系。
如果人類拋棄已有的這套來自神授的傳統文化和價值體系,讓程序員或者科技公司來重新構建一套在虛擬世界裡運作的娛樂文化系統和商業化的社會規範,那麼,在這個虛擬世界裡,人類文明將走向何方?
元宇宙下的生活 科幻還是魔幻
我們目前看到的類似元宇宙的產品還都是三維網路遊戲產品,但是,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三維虛擬世界的技術從遊戲領域延伸到工作領域,再進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其間並沒有嚴格的技術界限。唯一能限制這一過程的就是人類的倫理規範和對技術發展的理性思考。
現在,我們不妨設想一下,如果人類沒有為虛擬技術的發展設置倫理範圍,在不久的未來,與真實世界幾乎一樣逼真的一個元宇宙真的誕生了,而且人們的生活已經大部分融入到這個元宇宙中,那麼,人類已有的生存方式究竟會發生什麼樣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呢?
首先是社會權力結構的重新構建。在一個全新的虛擬世界中,權力由誰來擁有?是天賦人權、主權在民,還是權力由創建這個元宇宙的私人公司擁有?答案顯然是後者。科技公司擁有的這個最高控制權將不會用來締造理性、憲法、國家和政府,在元宇宙中,原有的國家界限將會消失,民族的特性將會泯滅,這個虛擬世界裡的共同文化將不會以發展理性、信仰上帝和構建道德倫理體系為核心,而是以商業交易和娛樂為核心。說白了,元宇宙就是科技公司打造的一個新型商業帝國。這個商業帝國用科技打破現有的權力結構,突破國家的界限,目標是將更多人類的社會生活一網打盡,將這些人類轉換為一種數字化存在的生物,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新帝國之中,這是科技倫理和商業倫理喪失的體現。
元宇宙就是科技公司打造的一個新型商業帝國,目標是將更多人類的社會生活一網打盡,將這些人類轉換為一種數字化存在的生物,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新帝國之中。(Aytac Unal/Getty Images)
在元宇宙中另一個一定會發生的事情是社會身分的重新設定,性別、年齡、職業,一切都可以自由設定。你本來是一個男人,但是你可以選擇成為一位女性,你也可以重新選擇行業和職業,如果科技公司允許的話,你還可以擁有多個身分,以分身的形式過多種多樣的生活,甚至你還可以改變生物的種屬,做個美人魚生活在海底世界……這都不再是科幻情節了,而是即將發生的混亂現實。
也許有人會說,為了不這麼魔幻,科技公司也可以規定實名制進入元宇宙,性別也不能亂來,年齡也必須以實相告,一個人也只能擁有一個虛擬身分,人類也不能隨意變成其他智慧生物。但是,不要忘了,打造元宇宙的不是一家科技公司,在競爭中,越是把娛樂至死的原則貫徹到底的那個元宇宙,越能吸引用戶。不是嗎?今天你要是面對兩個社交網路,一個是實名制,一個是身分自由設定,你會選擇使用哪個呢?道理是一樣的。元宇宙在技術上其實就是目前的社交網路+虛擬實境網路遊戲的升級版本,不同的是,目前的社交網路和遊戲是你在操作它們,而在元宇宙裡,是元宇宙在操作你,元宇宙將成為你新生活的生態環境,而你相當於元宇宙的應用程序。
元宇宙其實是目前的社交網路+虛擬實境網路遊戲的升級版本,不同的是,目前的社交網絡和遊戲是你在操作它們,而在元宇宙裡,是元宇宙在操作你。(Maurizio Gambarini / dpa / AFP)
當然,元宇宙給社交活動帶來的便利性是不言而喻的。比如一個美國人想和一個澳洲的朋友約定在日本東京的一家餐館見面,在元宇宙裡,這將是一瞬間就可以實現的事情。扎克伯格說:「在元宇宙世界,你可以與朋友和家人聚在一起、工作、學習、玩耍、購物、創作……在未來,你將能夠以全息形式瞬間傳送到辦公室,而無需通勤;你可以與好友一起參加音樂會,或者與父母在客廳敘舊。你能夠把更多的時間投入到重要事情上,同時減少通勤時間,減少碳足跡。」但是諷刺的是,元宇宙讓人與人之間的實際互動又遠了一步。當人們沉浸在比現實世界更「完美」的虛擬生活裡,誰還願意再回歸現實呢?在元宇宙裡就可以工作、賺錢、娛樂、甚至是談戀愛結婚,一切感覺與真實世界一模一樣,那麼實現中還能剩下多少重要的事情?
如果未來世界裡,大家都是躺在家裡上元宇宙,過著那種一覺醒來就插上電源的日子,那麼,人工智能接管人類的日子也就不遠了,《駭客帝國》裡所描述的情景恐怕真的就要上演了。特斯拉的CEO馬斯克曾經警告說,自己所能想到的最可怕未來,就是如果一個公司或者是一小群人,成功開發出超級人工智能,那麼它們就可以占領整個世界。馬斯克還強調說,一個獨裁者會死亡,但是人工智能不會死亡,人類將永遠無法擺脫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