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紀元周刊|和您攜手,共同走進新的紀元

百年紅禍 中華「亡國」


中共在1949年篡奪中華民國大陸政權後,建立了所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其實是中國在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經歷的第一次真正亡國。(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中國」是華夏民族在歷史長河中被共同文化所認同和標誌的一個整體國號。然而70 多年前,信奉馬列主義的中國共產黨竊取華夏民族的政權,建立所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此後華夏文明在中國大陸被徹底摧毀,中國處於真正的亡國狀態,中華民族進入歷史上最低落的時期……

文:惠虎宇

中共在1949年篡奪中華民國大陸政權後,建立了所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但是,在經歷70多年後,越來越多的中國人逐漸醒悟,這個「中華人民共和國」既不是共和國,也不屬於人民,甚至這個國家都不屬於中華。有識之士已經認識到,所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其實是中國在5000年的歷史長河中經歷的第一次真正亡國。要明白中華亡國的現實,我們需要從華夏、中華、和中國的概念以及起源講起。


(訂閱 新紀元Youmaker

華夏民族是如何形成的 

民族是什麼樣的社會共同體

「民族」這個名詞是近代從日本轉譯過來的,中國古代沒有民族這個詞彙,但是根據民族的內涵和定義,中國歷史上說的「華夏」、「中華」的概念都是指稱民族。而「中國」這個詞彙在中國歷史上是指以華夏民族為主體構建的一個連續傳承的國家系統,包括繼承了華夏文化(或漢文化)的各個王朝。可見,「中國」這個詞彙既包含文化的內涵,也包含國家的內涵,這一點我們下文會詳述。

根據我們現在對「民族」的理解,民族就是「以共同文化為紐帶形成的一個社會共同體」。民族的核心特徵就是共同文化。在歷史上,世界各個民族都是從氏族發展而來的,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氏族部落的進一步擴大和綜合。當不同氏族之間形成一個更大的社會共同體時,血緣關係的紐帶就被打破了,新的共同體必須以地緣關係為社會聯繫的紐帶,而只有共同的文化才能把這麼大的基於地緣關係的新型共同體聯合成一個穩定的整體,以共同文化為核心的新型社會共同體就是我們近代所說的「民族」。可見,「民族」既不是血緣的,也非地緣的,而是文化淵源的,無論什麼血統,無論居於何方,只要是同一種文化的擁有者和傳承者,那就是同一個「民族」的成員。以血統而論,今天的「華夏」族成員很大部分已非「炎黃」的後裔,但都以「炎黃子孫」來共稱呼,說明我們是繼承了「炎黃」所傳的共同文化,如此才有資格稱「炎黃子孫」。

華夏民族的起源和發展

中華文明起源於三皇五帝,黃帝時期形成比周邊部落更發達的「炎黃文明」,此後經堯舜禹時代,進入了「夏」時期。「夏」是「中華」歷史上第一個世襲制王朝的國號,「天子」之位的世襲制,也意味著遠古「無為之治」的終結,近古「禮治」的開始。「夏」的國祚歷經大約400年,其文明輻射周邊,文化影響日益深遠,因此,雖然夏朝滅亡後中國歷史又經商周兩朝,但隨後的商周卻都以「夏」的繼承者自居。此時,「夏」已不再僅僅是一個朝代、一個國號,而更成為一種先進文化的代表,是後繼王朝及周邊地區仰慕和效仿的楷模。例如周朝分封了很多諸侯國,它們都以「夏」的正統而自居,於是這些諸侯國就被稱為「諸夏」,與之相應的則是「蠻夷」,就是不屬於「諸夏」的周邊落後地區。中國歷史上一直強調要「明夷夏之辨」,就是要明辨中華民族與異族的區分。可見,「夏」在此時已成為我們民族的代號,標誌了從黃帝開始的一種一脈相傳的先進文化系統。


中華文明起源於三皇五帝,黃帝時期形成比周邊部落更發達的「炎黃文明」。圖為黃帝像,出自《Portraits de Chinois celebres》(歷代帝王聖賢名臣大儒遺像),18世紀繪製,法國國家圖書館藏。(公有領域)

「夏」後來又衍變出「華夏」一詞。「華夏」一詞最早的古籍記載出現在《尚書》。「華」字本義原為「花」,包含著光華、美麗、鮮豔等意思,而夏的原意是「雅大」,那麼「華夏」就是「光華鮮美和高雅盛大」的意思。其寓意大概是說我們民族的文化既盛大又先進,像陽光一樣光輝燦爛、普照四方,像鮮花一樣美麗鮮豔、芬芳四溢。唐代經學家孔穎達在對《尚書》的注釋中,解釋「華夏」為「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兩漢以後,由於漢朝的盛世武功,「漢」開始成為我們民族新的稱號,其意義也如「夏」一般被賦予了先進文化的內涵,成為「中原文明」的標誌。而「漢族」也以其高度的文明不斷融合周邊的民族,逐漸發展成近代全球最大的民族。

「漢」與「華夏」,二者在民族指稱上本沒有區別,僅在文辭上「華夏」有諸多美義,而「漢」只源於劉邦的封地地名,沒有特殊的含義。魏晉時人注重審美,古語的「華夏」符合魏晉人士的審美需求,於是這一稱號又活躍於文章辭藻之中,並一直沿用至今。

民族與國家的關係

首先說一說什麼是「國家」。

「國」和「家」在中國歷史上最初出現時,是指貴族的封地。諸侯的封地叫「國」(或邦),卿大夫的封地叫做「家」(或邑)。我們今天所指的「國家」這個概念,在中國夏商周的歷史上對應的最相近的名詞是「天下」。管理「諸侯國」的「一國之主」被稱為「國君」,而管理「天下」的「天下共主」被稱為「天子」,那時候,「國君」和「天子」不是一回事。「國君」是為「天子」辦事的臣子。唐代經學家孔穎達指出「君則諸侯也」。


中國夏商周時期,管理「諸侯國」的「一國之主」被稱為「國君」,而管理「天下」的「天下共主」被稱為「天子」。圖為北京紫禁城──明清皇帝的皇宮,天子奉天承運治理天下的地方。(Fotolia)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除封邦建國的封建制度,建立中央集權的帝國體制,在全天下設立了由天子直接管轄的郡縣,諸侯國不存在了,「國」和「家」作為行政單位也就逐漸退出歷史舞臺。在秦以後的歷史中,「國」和「家」逐漸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新的概念——「國家」。此時的這個「國家」不再是諸侯的封地,它在地理意義上近似於秦以前的「天下」,在政治意義上則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成為中央集權的王朝所建立的新型政治實體的總稱。與此同時,「國君」和「天子」也逐漸成為同一個職位,都是指一個「國家」的最高統治者。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除封邦建國的封建制度,建立中央集權的帝國體制。(公有領域)

那麼,在一個「國家」內部,民族和國家又是什麼關係呢?

一般而言,一個「國家」必然是由一個或多個「民族」構建而成的。各「民族」在「國家」中可以形成三種存在狀態,如下:

(1)同一體的關係:國家中只有一個民族,國家和民族完全的同一。

(2)共同體的關係:國家中有很多民族,各民族的文化地位基本對等,它們互相影響,彼此之間形成一種多文化並存的社會共同體。

(3)主體和依附的關係:國家中有很多民族,其中有一個民族的文化在國家中居主體地位,形成主流文化體系,影響著其他民族文化的發展和演變。

以中國的歷史而言,無論是秦以前的「天下」,還是秦以後的「國家」,無論在哪個朝代,在中國這個國家系統內,國家和民族的關係一直是第三種關係,也就是以華夏民族為主體,同時包含著其他少數民族。

中國的含義與系統國家觀 

「中國」的含義與歷史發展

「中國」這個詞,也是古已有之。目前見諸於古籍的最早記載是在商周之際,在先秦時期,大量的出現在文獻中。

在先秦時代,「中國」在古籍中有兩個含義,一個是表達地理意義,指周天子直接管轄的王畿(或者京師),與之對應的是「四方」,指「諸夏」,就是被周天子封分在王畿周邊的諸侯國;第二個含義是文化意義,「中國」是指由王畿和諸夏共同繼承和尊奉的一種先進文化系統,與之對應的是「四夷」。

例如《大學》中說,「唯仁人放流之,迸諸四夷,不與同中國」;《孟子梁惠王》中講,「蒞中國而撫四夷也」;《左傳.僖公二十五年》中記載,「陽樊不服,圍之,蒼葛呼曰,德以柔中國,刑以威四夷。」

當「中國」與「四夷」相對應時,就與前面所說的「夏」和「夷」的對應關係完全一致了,說明「中國」在這裡已經是一個文化範疇的名稱,與「夏」和「華夏」的含義相近,表明了一種源自三皇五帝、歷經夏商一脈相傳的文化系統和先進文明。


在秦漢以後的時代,「中國」基本就是一個文化範疇,代表著我們的華夏文化或者漢文化。圖為有著2500年歷史的蘇州古城,留存著中國古老的建築文化。(Fotolia)

唐代的《毛詩正義》注《詩經》中對此解釋說:「中國之文,與四方相對,故知中國謂京師,四方謂諸夏。若以中國對四夷,則諸夏亦為中國。言各有對,故不同也。」

隨著周王朝退出歷史舞臺,「中國」的地理意義逐漸喪失,而文化意義越來越突顯,在秦漢以後的時代,「中國」基本就是一個文化範疇,代表著我們的華夏文化或者漢文化。在亂世時代,很多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後,都聲明自己建立的政權是華夏文明的繼承者,是「中國」。如南北朝時期,南朝幾代王朝由於繼承了華夏的衣冠文物,自然都稱自己是「中國」,而北朝在歷經北魏的漢化改革後,也自稱是「中國」;隋唐都稱自己是「中國」;兩宋期間,遼和金在漢化後都稱自己是「中國」。如遼國皇帝說「吾修文物,彬彬無異於中華」,遼和北宋在國書往來中,雙方自稱北朝和南朝,似乎不再有胡漢之別。

明朝開始,在對外官方文件上首次使用「中國」自稱,如明太祖在賜日本國書中說,「朕本中國之舊家,恥前王辱,興師振旅,掃蕩胡番。」1689年清政府在與俄國簽訂的《尼布楚條約》中,將「中國」作為正式國家名稱來使用。晚清時候清廷在與外國交際或簽定條約時,「中國」一詞的使用非常普遍,許多官方正式文書上將「大清」與「中國」混合使用。1912年中華民國成立後,通稱自己為「中國」或「華」。

可見,「中國」是華夏民族在歷史長河中被共同文化所認同和標誌的一個整體國號,代表著華夏民族在國家層面上的文化傳承關係。凡是傳承和發展華夏民族傳統文化的政權,無論它是來自中原地區還是來自四夷,都可以成為「中國」的一部分。

略解中華的含義

「中國」與「華夏」在兩漢以後逐漸統一起來,國號和族號合二為一,於是有了新的名稱——「中華」,大概是取「中」之深義(道家和儒家都以「中」為最符合道的狀態,如道家講陰陽平衡,儒家講致中和)、取「華」之美義,哲理和審美相結合的結果。所以,「中華」一詞在近現代以來,既可用於「民族」稱號,如「中華民族」,也可用於「國家」稱號,如「中華民國」。近代以來,「中華」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成為「中國」與「華夏」的代稱。

系統國家觀下看「中國」

前文所述,中國是一個文化符號,是華夏民族的整體國號。歷朝歷代都有自己的獨特國號,如周(周以前暫不論證)、秦、漢、隋、唐、宋、明、清等,但是在文化傳承關係上,統一的都稱自己為「中國」。這說明,在中國的歷史傳承和發展中,文化是最核心的要素,也是我們後人看清紛繁複雜之歷史現象的最關鍵線索。

如果把最核心的文化要素拋棄了,我們就無法研究一個國家的傳承史。例如,今天的人們在研究國家時,把國家定義為由「領土、主權和人口等三要素構成的一個社會共同體」。但是,這種關於國家的定義只能方便現代國際政治和司法體系的管轄需要,而無法作為一個有效的歷史範疇被用於一個較長的歷史時期。

比如,今天的中國人經常會說「我們國家有幾千年的歷史,有燦爛的文化。」這裡的「國家」到底是指什麼?如果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該國只有72年的歷史,如果指中華民國,中華民國也只有110年歷史,如果指清朝,清朝國祚最多只有不到300年,放眼中國歷史,無論哪個王朝的「領土、主權和人口」的歷史都無法達到幾千年。


今天的中國人常說「我們國家有幾千年的歷史,有燦爛的文化。」這裡的「國家」到底是指什麼?圖為2021年4月1日北京胡同。(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反過來講,如果一個「國家」可以有幾千年的歷史,這裡的「國家」就不應該僅僅被定義為由「領土、主權、人口」等這些易變的因素所組成的社會共同體。在國家的定義中,一定要有一個最穩定的因素,這既是邏輯的需要,也是歷史的真實體現,而這個最穩定因素就是文化。

以文化為核心要素,以社會系統為基本框架,筆者在這裡提出一種研究國家的新方法,筆者稱其為「系統國家觀」。一個社會系統經常被劃分為器物層面、制度層面和文化層面,具體到了國家系統這裡,則對應的三個層面分別是統治疆域、政治實體和文化。以「系統國家觀」來看待國家,國家可以被定義為「由文化、政治實體和統治疆域所構成的一個社會系統」。其中文化是最核心的要素,居這個社會系統的最內層,政治實體是中間層次,而統治疆域是最外層。

系統國家觀定義下的國家概念,也符合我們認識一個國家的一般規律。如我們觀察一個「國家」都是從外到內逐漸看到了這三個層次,先看到這個「國家」可見的現實疆域,再了解到這個「國家」的社會制度,再進一步才能思考到這個「國家」的價值觀和思想文化。

如果以系統國家觀來研究「中國」的歷史,那麼,一切都豁然開朗。在歷史的長河中,如果「中國」這個國家系統的文化是代代相傳,沒有中斷,而只是更替了政治實體(各個朝代),改變了統治疆域,那麼,「中國」就沒有滅亡,「中國」的歷史就在不斷的延續。這樣,我們就可以說周朝(中國的一個政治實體)有800年的歷史、漢朝有400年的歷史、清朝有不到300年的歷史,而「中國」已有5000年的歷史。以系統國家觀來研究「中國」,我們才能通過王朝的更替,華夏文化的接力傳承,而看到一部延續數千年的「中國」歷史的真實面目。


如果以系統國家觀來研究「中國」的歷史,那麼,一切都豁然開朗。在歷史的長河中,如果「中國」這個國家系統的文化是代代相傳,沒有中斷。圖為長城一隅。(Mark Ralston/AFP/Getty Images)

系統國家觀下的中國歷史形態 

「中國」的歷史演化

以「系統國家觀」來研究「中國」的歷史演化,從邏輯上,我們可以辨析出中國的五種歷史形態。分別是統一狀態、分治狀態、失土狀態、半亡國狀態和亡國狀態。五種歷史狀態的定義如下:

(1)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政治實體只有一個,該政治實體統治「中國」的基本傳統疆域,則「中國」處於統一狀態;

(2)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政治實體不只一個,這些分立的政治實體分治著不同的地理疆域,則「中國」處於分治狀態;

(3)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政治實體部分被異族瓦解,「中國」傳統疆域的一些主體部分被異族占領,華夏族人部分被異族統治,此時「中國」處於失土狀態;

(4)繼承「中國」傳統文化的政治實體被異族取代,「中國」傳統疆域大部分被異族占領,華夏族人大多數被異族統治,但是「中國」的傳統文化沒有被異族毀滅,此時「中國」處於半亡國狀態;

(5)「中國」傳統疆域基本被異族占領,「中國」的立國之本——傳統文化——被異族毀滅,則「中國」處於亡國狀態。

以上五條邏輯原則所代表的五種狀態可以相互演化:如失土狀態由於異族的漢化而演變成分治狀態,分治狀態由於政治實體的合併而演變成統一狀態;同理,統一狀態由於政治實體的分裂而演變成分治狀態,分治狀態或統一狀態由於異族的部分入侵而演變成失土狀態,失土狀態逐漸擴大而演變成半亡國狀態,半亡國狀態由於侵略者的漢化再演變成統一狀態;同樣,半亡國狀態由於對文化的進一步毀滅而演變成全亡國狀態等。

「中國」歷史形態的簡單辨析

統一狀態:西周,秦,兩漢,西晉,隋,唐,明,清中期;

分治狀態:東周,三國,南北朝,五代十國,遼金西夏兩宋;

失土狀態:東晉五胡十六國,北宋前期,清後期,中華民國前期(大陸時期);

半亡國狀態:元,清初期,國共內戰後期;

亡國狀態:偽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時期。

中國的歷史在周以前沒有明確的記載,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本文只考察周及其以後的歷史狀況。

周時期:西周時期,周天子的權威可以號令天下時,中國處於統一狀態,當諸侯的勢力逐漸強大起來,到春秋戰國時期,周天子的地位旁落時,中國便處於分治狀態。

秦時期:秦起源於異族,但被周王分封後,逐漸成為「中國」的一部分,秦吞併六國一統天下,將「中國」由封建邦國制轉型為一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的帝國,成為「中國」在帝國時代第一個統一王朝。

兩漢時期:中華文明的又一個全盛時期,外儒內道的立國之本完全繼承了黃帝時期傳承下來的先進文化,是中國的統一時期。

三國時期:曹魏、蜀漢、孫吳都繼承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此時的中國處於分治狀態。

西晉時期:三國的三合一版本,中國的短暫統一時期,但隨後的內亂又導致異族入侵使中國處於失土狀態。

東晉五胡十六國時期:西晉內亂,晉室南遷,北方大部分落入異族之手,中國處於失土狀態。期間北方入侵胡人又不斷漢化,使中國向分治狀態演變,至北魏時期演變為清晰的南北分治狀態。

南北朝時期:北魏結束五胡十六國時代,統一北方,並實行徹底地漢化,使其國家系統完全地「中國化」,與東晉隨後的南朝呈南北對峙,使中國處於分治狀態。

隋唐時期:隋唐時期,中國的政治實體又合併為一,疆域控制了漢族居住區的大部分區域,並向外發展。唐朝時期傳統文化的發展也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儒釋道三教交相輝映,使當時的中國成為世界文明的中心。所以,隋唐是標準的統一狀態的中國。但是唐朝末期藩鎮割據,又進入分治的準備狀態,為五代的到來拉開帷幕。

五代十國時期:這個時期的大部分政權都繼承了中國的傳統文化,所以,是中國的又一個分治時期。

遼金西夏兩宋時期:北宋雖然統一了南方,控制的中國疆域也達到當時漢族的大部分區域,但是由於強大的遼國的存在及隨後金國的崛起始終不能算是中國的統一狀態。遼金的歷史可分為兩個階段,前階段可以算作是中國的失土狀態,後階段由於遼金的漢化而演變成中國的分治狀態;南宋聯合蒙古滅金(金此時已漢化為中國的王朝),相當於將北方河山拱手相讓蒙古,此時中國又處於失土狀態;隨後蒙古入侵南宋使中國處於嚴重失土狀態,最後蒙古占領全國,滅掉了當時所有的中國政治實體,使中國處於半亡國狀態。

蒙元時期之所以稱為半亡國狀態,原因如下:

其一,元帝國係外族入侵而建立的帝國;

其二,在制度層面上元帝國由於統治漢人的需要也實行一部分漢族制度,但始終沒有完全漢化,漢文明與遊牧文明始終沒能融合在一起,帝國始終維繫在一種侵略占領狀態之中,其法統從來沒有被漢族人所完全接受;

其三,元朝統治期間,實行民族歧視政策,把國民分為四等,蒙古人為最上等,西域胡人為次等,漢人與南人則為次下等、最下等。這是在「中國」歷史上從來不會有的現象,而只是在亡國時才會出現的情形;

其四,蒙古人並尊崇儒家,儒釋道三教完整地保存下來,華夏傳統文化在蒙元時代繼續發展。


元帝國係外族入侵而建立的帝國,然而蒙古人並尊崇儒家,儒釋道三教完整地保存下來,華夏傳統文化在蒙元時代繼續發展。圖為元劉貫道《元世祖》出獵圖。騎黑馬著白袍者即世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因此,蒙元時期為中國的半亡國狀態。

明時期:明朝「驅逐胡虜、恢復中華」,使中國重新進入統一狀態。

清時期:清初期乃異族入侵,使中國處於半亡國狀態;入主中原後,康乾時期滿族開始全面漢化,漸漸與漢族融為一體,成為炎黃文明的繼承者,此時中國進入統一狀態,清人的武功又盛,開拓邊疆,使中國的疆域達到了歷史上最廣闊的時期;清後期,西方列強開始侵入,掠奪占領中國疆土,使中國進入失土狀態。

中華民國前期(大陸時期):軍閥時期既是分治狀態,也是失土狀態;國民政府時期內部政治實體統一,但由於清朝割讓了國土,中華民國不承認這些占領的合法性,依然處於失土狀態;中日戰爭期間,由於日本入侵更處於嚴重失土狀態;國共戰爭期間,中華民族遭遇共產主義入侵,全面潰敗,處於半亡國狀態。

偽中華人民共和國統治時期:中華民國在國共戰爭中失敗,馬列民族竊取華夏民族的政權後,華夏文明在中國大陸被徹底摧毀,僅在臺灣留下火種,中國處於真正的亡國狀態,中華民族進入歷史上最低落的時期。

綜上,以系統國家觀研究中國歷史,可以清晰地反映出華夏族的發展史及她與周邊地區非華夏族關係的演變史。中國的分治、統一、失土、亡國等歷史形態幾乎都與周邊非華夏族的主動或被動的參與有莫大關係,內部政治力量的搏弈都是在特殊的外部環境影響下進行的。因此,「內與外」的區別,「夏與夷」的明辨,是我們面對自己的國史時始終應該恪守的文化疆界。

偽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中國亡國狀態 

中共非中華兒女 乃馬列子孫

唐朝是一個胡漢雜居的時代,但是,夷夏之辨的傳統在唐朝不僅沒有喪失,而是達到了新的高度。唐朝時萬國來朝,重譯款塞,唐長安成為國際大都市,唐太宗到玄宗年間,胡人血統的五品以上官員非常多;唐宣宗時期甚至有阿拉伯人考取進士;唐朝的軍隊也好比是「多國聯軍」,很多著名將領都是少數民族血統。唐朝時期,中華文化、中國的國力都達到了歷史上的一個鼎盛時期,而唐朝這種包容萬象的氣度與中華傳統文化在夷夏觀念上的大氣息息相關。

唐昭宗時代的進士程晏寫了一篇《內夷檄》,在這方面最具代表性。文章說,「四夷之民長有重譯而至,慕中華之仁義忠信,雖身出異域,能馳心於華,吾不謂之夷矣。中國之民長有倔強王化,忘棄仁義忠信,雖身出於華,反竄心於夷,吾不謂之華矣。」

這段話大意是說,華夏周邊少數民族,如果嚮往並接受華夏文化,奉行仁義忠信,雖然出生在外邦,但是我們不能再稱他們是蠻夷,而在中國本土長大的人,如果他們不忠、不義、不仁、不信,不認同中華文化,就不能算作中國人。

《內夷檄》,還更加直白地說:「華其名,有夷其心者;夷其名,有華其心者。是知棄仁義忠信於中國者,是中國之夷矣,不待四夷之侵我也」。意思是說,如果有所謂的中國人拋棄了仁、義、忠、信這些品質,那就是中國境內的蠻夷,有這種人在身邊,哪裡還用外族入侵啊,華夏民族自己就自行淪陷了。

以傳統文化的夷夏標準來區分,中華兒女傳承了黃帝開創的敬天崇道、重德修身的道家文化,所以才被稱為炎黃子孫;同理,那些奉馬列為祖宗、傳承了馬列主義一整套所謂唯物主義思想體系的人,雖然長著中國人的外貌,卻不能算是中華兒女,而是馬列子孫。以此標準衡量,中共就是「華其名而夷其心」的真正夷狄,是「不待四夷之侵我」的華夏內部的亡華勢力。


中華兒女傳承了黃帝開創的敬天崇道、重德修身的道家文化,所以才被稱為炎黃子孫。圖為北京天壇──明清兩朝皇帝祭天、祈穀和祈雨的場所。(Feng Li/Getty Images)

百年紅禍 五千年中華真正亡國

我們知道,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標記民族特性、維繫民族傳承的核心要素。文化一旦改變了,這個民族也就改變了,文化一旦失傳了,這個民族也就消亡了。

華夏文化以道家思想為道德之本,講究順應天道,執行天命;以儒家思想為倫理之本,講究孝悌忠信,止於至善。內道外儒,出世思想與入世精神相互融合,交相輝映,從天道到人倫,從道德到禮儀,構建出「天地君親師」的完整倫理體系。佛教傳入中國後,佛教的因果報應、慈悲救度的思想和精神與道家學說相互映襯,共同構建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基本體系。

一個奉華夏文化為正統的政權,必然會敬天、法祖、尊孔、崇道、禮佛。中國歷史上曾發生過三武一宗的滅佛法難。但是,這些法難波及範圍和時間都很短,目標也不是要消除佛教信仰,而且這三武一宗在給佛教製造法難的同時,又都在極力推崇儒教。

在華夏民族的歷史上,儒家文化一直是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和基本倫理規範。對待儒家的態度,也是衡量一個政權是否屬於「中國」的重要標準之一,包括是否尊孔,是否以孔孟之道為立國之本,是否以宗法禮教構建社會秩序,以及在有科舉以後的歷史時期,是否開科取士。

在中華民族5000年的歷史上,華夏文化一直受到周邊民族的尊崇。華夏族居住的中原地區雖然不斷受到周邊民族的入侵,但是這些周邊民族在進入中國後,都毫無例外的啟動一定程度的漢化程序,包括穿漢服、說漢語、改漢姓,並用儒家文化治理國家。元朝是這些周邊民族入主中原後漢化程度最低的一個政權,但是元朝統治者也將孔子追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給予華夏文化極高的禮遇。

在中國歷史上,唯一踐踏孔孟之道、消滅儒家傳統倫理體系的政治實體只有中共政權。中共建立政權後,通過土改和反右,剷除了傳承儒家文化的士大夫和鄉紳階層,通過取締會道門的運動,剷除傳統佛道信仰和僧道階層,與中國歷史上經歷的三武一宗法難不同的是,中共將儒釋道三教齊滅,不僅剷除傳統宗教團體和社會組織,還剷除傳統信仰和價值觀,控制人們的思想。


在中國歷史上,唯一踐踏孔孟之道、消滅儒家傳統倫理體系的政治實體只有中共政權。(Feng Li/Getty Images)

在70多年的統治中,中共不停的通過各種運動,毀佛、滅道、批孔,系統的毀滅中華傳統文化。與此同時,中共以國家暴力為後盾,控制學校、媒體和出版機構,強制給國民灌輸馬列主義,將這個來自西方魔教撒旦教的教義作為立國之本。當馬列主義的唯物主義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全面取代了中華傳統文化時,中國大陸已經成為馬列主義的文化殖民地,而中國也已經處於5000年來的第一次亡國狀態。


在70多年的統治中,中共不停的通過各種運動,毀佛、滅道、批孔,系統的毀滅中華傳統文化。圖為文化大革命期間,中共在全國範圍內「破四舊」,寺廟中的佛像多被砸毀並付之一炬。(公有領域)

中共為何要認一個德國人做祖宗,毀滅華夏文化,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話題,不是本文篇幅所能容納的。對於當代中國人來說,無論是居住在大陸,還是遷居海外,如果我們認為自己是華夏兒女,不願意做馬列子孫,那麼,了解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辨析「中國」國家系統的傳承歷史,認清中共滅亡中國的悲慘現狀,是我們在認祖歸宗、回歸華夏傳統文化時,首先應該做的一件緊迫事情。

維護國家利益最核心的就是維護我們一脈相傳的民族文化,她是我們的精神和靈魂,是5000年來我們屹立東方,不為外族壓迫所摧毀的民族意志的源泉,此源泉不枯,中華民族才能永遠旺盛!◇

 

您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