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上班的未來
一份美國的調查顯示,超過60% 的員工在大流行病期間進行遠程工作,一半以上的員工希望不回到通勤辦公的日子。(Fotolia)
一場大流行迫使許多公司行號不得不讓員工在家上班,甚至居家工作已成為公司競爭人才的必備福利。遠端工作對員工及公司帶來的利與弊,將給全球商業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值得持續關注。
編譯:吳芮芮
這次的全球大流行(pandemic)改變了我們很多方面的生活,在家上班(working from home或者叫teleworking)是其中的一個。在歐美國家,在家上班過去並不是一個陌生的概念,但是一星期五天都在家裡上班對很多雇員和雇主來說,還真是一個全新的概念。
隨著千禧代(millennials,指80年代到2000年之間出生)漸漸加入就業市場,以及各大城市附近的交通越來越阻塞,在家上班成為不少公司競爭人才的必備福利。但允許一周多少次在家上班,卻因不同的公司文化而異。
白領經理 質疑居家工作效率
在白領職場的經理層,一直有這樣的迷思:到底員工在家上班能不能維持同樣的工作效率?通常人力資源部會有一個總體支持在家上班的政策,然後由經理負責直屬員工的具體決定。也因為很多公司每月都繳納頗為昂貴的租金,在全球大流行來襲之前,沒有太多的公司願意去做全體員工在家上班的嘗試。因為這個迷思一直沒有得到實際經驗的證實。支持在家上班的經理們和總體對在家上班表示懷疑的經理們各有各的說法。
然而,全球大流行開始後,各公司不得不迅速地進入全周每天在家上班的狀態。美國的很多公司從3月中下旬開始實施居家工作,到現在已經半年左右,天氣變冷後,流感季節的來臨令今年恢復正常上班都不太可能。
根據摩根斯坦利(Morgan Stanley)的調查報告,今年8月,超過40%的英國雇員每天在家上班,也叫遠端工作(work remotely)。這個比例在西班牙、意大利、德國和法國差不多是20%。當然不是所有的工種都適合在家上班,一般在家上班的是白領職業。
根據全球工作場所分析(Global Workplace Analytics)3月13日的資料,3月分在美國大約有500萬員工(4%的就業人員)有一半或者更多時間在家上班。超過40%的員工有部分時間在家上班,但時間少於半周。斯坦福大學的資料是,現在有42%的美國就業大軍全職每天在家上班。這個資料和英國的差不多。
不少環球公司已經開始開放辦公室,建議員工回辦公室上班。比如新加坡從6月下旬開始逐步開放商業活動。9月中很多跨國公司都會安排員工回公司上班。南非也是9、10月分重新開始。當然還不是全部員工同一時間回公司。通常員工會排班,同一天只有少於一半的員工會在辦公室,而且每個人都要戴口罩。會議室也不建議使用,或只能在低於50%占用率的程度使用。
在美國,很多公司還沒有把回公司上班的時間點提到日程上,但是已經通知員工一定要戴口罩,而且不會開放公用冰箱和咖啡機等。上班8小時戴口罩是令很多員工望而卻步的主要因素,因為戴著口罩買菜是一回事,但是戴著口罩上班又是另外一回事。不能使用公用的冰箱和咖啡機也是重要因素,會增加開支。
據《福布斯》雜誌報導,牛津馬丁學校(Oxford Martin School)未來工作計畫主任Carl Benedikt Frey表示:「 COVID-19大流行表明,遠端工作是可能的。我們檢查了483個職業,發現其中113個可以遠端完成。重要的是,這113個職業僱用了美國52%的勞動力。」
推特與臉書 允許員工可永久居家工作
根據全球工作場所分析提供的資料,一個普通美國公司的雇員如果有一半時間在家上班,這家公司可以每年每人節省1萬1000美元的開支。而一般的雇員,如果有一半時間在家上班,一年可以節省2500元到4000元的開支。
推特和臉書已大膽決定,宣布員工可以永久在家上班,就是遠端工作。圖為推特位於美國舊金山的總部大樓。(Getty Images)
所以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很多美國雇員都嘗到了在家工作的甜頭,並表達希望疫情過去後保留在家工作的願望。一些公司如推特和臉書也做出了大膽的決定,宣布員工可以永久在家上班,就是遠端工作。
臉書首席執行官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5月分表示,他預計臉書的4萬8000名員工中,有一半將在未來5至10年內進行遠端工作,這是該公司運營方式發生重大轉變的一部分。他說,臉書計畫開始「積極」招聘遠端員工,並將很快允許一些現有員工申請永久遠端工作。
據《福布斯》雜誌報導,隨著商業活動的重新開放,不少政治家都呼籲人們回公司上班。這是因為,沒有了全職員工在市中心上班,很多城市變成一座空城,再加上旅遊人數急劇減少,不少城市都面臨著嚴峻考驗。
城市中心荒漠化 星巴克損失20億美元
在辦公室工作人員周圍建立的企業生態系統,包括健身房、乾洗店、花店和街邊賣午餐和小吃的移動卡車,甚至更大的企業,例如Uber Eats(優步吃)和Xerox(施樂複印),都大量依賴辦公室交易,而布魯克斯兄弟(Brooks Brothers)這樣的中產偏高階級的西裝公司等,最近幾個月申請了破產。星巴克(Starbucks)將20億美元的損失歸因於城市中心的荒漠化。
疫情使許多城市出現「荒漠化」,星巴克更因此損失20 億美元。(Getty Images)
那麼企業是不是有動力放棄昂貴的商業地產租金、讓部分員工永久遠端工作呢?我們看到的是複雜的信號。臉書在5月宣布很多員工未來可以永久遠端工作後,8月在曼哈頓新租了一個很大的辦公樓。據《經濟學人》報導,彭博(Bloomberg)給在倫敦辦公樓裡工作的員工提供每天55英鎊(大約75美金)的津貼,鼓勵他們回公司上班。不少政府也喊出回來工作(back to work)的口號,其實他們的意思是回來辦公室(back to the office)。
回到我們一開始提到的員工在家上班能不能維持同樣的工作效率的問題。
由於全球大流行,不少公司不得不試行員工每天在家上班,結果發現工作結果並沒有因此減少,而且工作效率還有所提高。當然,《經濟學人》指出,由於不少調查報告中工作效率是員工自己給出的答案,可能有偏高的水分。另外一些員工擔心公司裁員裁到自己,因此也會格外努力。
全職遠端工作者 或遭減薪
威睿(VMware, Inc.)和推特最近宣布可能會給全職遠端工作員工減薪。據彭博報導,接受公司提議成為永久遠端工作者的威睿員工,如果從矽谷(美國生活成本最高的地區之一)搬到生活消費較便宜的城市,將會被減薪。例如,在加州帕洛阿爾托市(Palo Alto)威睿總部工作並搬到丹佛分部的員工必須接受18%的減薪。離開矽谷前往洛杉磯或聖地牙哥意味著員工要放棄他們年薪的8%。
雅虎(Yahoo)早前曾經嘗試過大規模遠端工作,但最後在2013年放棄了,當時洩露的一份內部報告顯示,「有些最好的決定和洞見是在過道或者在食堂的討論中產生的。員工在那裡碰到新人或者開即興小組會議。」
在法國,84%的辦公室員工已經回公司上班,而這個百分比在英國不到40%。不管未來遠端工作的前景如何,這次的職場變化可能會給全球的商業地產帶來持續性的影響。目前這些影響還不明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