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漢服講外語 卓越的古代翻譯官
歷代翻譯天才,多出自於佛門。翻譯佛經誕生了四大翻譯家:鳩摩羅什、真諦、唐玄奘和不空。圖為新疆克孜爾千佛洞前的鳩摩羅什像。(Yoshi Canopus/Wikimedia Commons)
古代翻譯官身穿漢服,講著流利的外語,在沒有飛機、火車的時代, 他們以自己的雙腳和才智丈量了半個地球。 他們遊歷廣泛,視野開闊,對世界各國的探索和認知,和現代人相比,一點也不遜色。
文 _ 宋寶藍
三千多年前,周武王伐紂之際,曾在孟津觀兵,檢閱軍隊。當時匯聚了八百諸侯國,他們盟誓協助武王伐紂。這些諸侯國中,有的就來自偏遠的南方和北方。古代各國語言不同,他們是如何交流溝通的呢?
在《禮記.王制》中記載:「五方之民,言語不通,嗜欲不同。達其志,通其欲,東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譯。」意思是當時的中國和偏邦蠻、夷、戎、狄存在著語言差異,難以溝通。於是出現了「寄、象、狄鞮、譯」四種專業的翻譯人才。通過這些翻譯的交流工作,溝通中國和偏邦的友好關係。這是最早有關譯者的記載。
翻譯天才 多出於佛門
在古時,翻譯官曾有多個名稱,如:譯長、譯官令、九譯令、通事舍人、象胥、少卿、典客、大行令等等。
歷代翻譯天才,多出自於佛門。為傳播經典之需,誕生了四大翻譯家:鳩摩羅什、真諦、唐玄奘和不空。
從僧人翻譯佛經開始,「翻譯」成為固定詞組。翻,是指轉換談話雙方的語言;譯是單方陳述轉換後的語言。西域僧人入華後,多是先學通漢語,再著手翻譯佛經。
翻譯佛經,需要具備三個條件:精通梵語、精通漢語、精通佛經,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在中國古代參與翻譯佛經的人,多富才學。
唐玄奘取回佛經後,唐太宗下令廣召全國俊才,不論僧俗,助其建立譯場,協助唐僧翻譯佛經。玄奘漢文風采一流,且又精通梵語,他對佛法和梵語熟悉到什麼程度?他可以用梵語和西域僧人辯論,人們也辯不倒他。
張騫的翻譯兼護衛——堂邑父
在敦煌莫高窟第323窟北壁上的張騫出使西域圖,唐代初期(618年至714年)繪製。(公有領域)
翻譯官通常只從事口述,或書面譯述工作,但有時也會肩負保鏢的責任。
公元前139年,張騫奉漢武帝之命,率領一百多人的使團出使西域,卻被匈奴人扣押,翻譯官堂邑父一直全程協助他。
堂邑父(也作甘父),是漢文帝的女婿堂邑侯陳午的家奴。根據學者的推測,堂邑父有可能是漢朝俘獲的匈奴軍人。到張騫出使西域那年,堂邑父已在陳家服侍了二十多年,是一位忠實的奴僕。
堂邑父秉性忠誠,還頗有武功,善於騎射。堂邑父之所以能成為使團的成員,是因除了負責翻譯之外,還擔任了保鏢護衛的重責。西去途中缺水缺糧,堂邑父就射獵鳥禽獸類,讓張騫補給體能。(《史記.大宛列傳》)
上百人的使團,前後歷經13年,只剩下堂邑父和張騫二人。後世稱張騫為「鑿通西域的第一人」,他能建立鑿空西域的功績,堂邑父全程協助之功,功不可沒。
三寶太監鄭和的翻譯官——馬歡
明朝時期,鄭和七次下西洋,其中翻譯官馬歡、費信、鞏珍三人都曾隨行。這三位翻譯官資質、才幹卓越,他們將遠航見聞記錄成冊,各自編撰了《瀛涯勝覽》、《星槎勝覽》、《西洋番國志》。
其中,《瀛涯勝覽》內容廣泛,是研究鄭和下西洋、明代中外交通史的第一手資料,對介紹亞非航線諸國有著重要的參考價值。作者馬歡是鄭和的翻譯官,精通阿拉伯語、波斯語。馬歡三次跟隨鄭和遠航,一同飄洋過海,傳遞中華文明。
《瀛涯勝覽》詳細記錄了馬歡所環遊的20個國家,包括南洋各國、阿拉伯國家,記載了這些國家的航路地理、風土人情、語言文化、工藝貿易、貨幣,甚至包括野生動植物的觀察紀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