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時蔣介石在復興中華文化
五十年前,中國大陸爆發了「文化大革命」,中國五千年來的傳統文化遭到毀滅性破壞。
然而幾乎在同時,對岸的蔣介石統治下的臺灣,展開了一場規模浩大的以復興中華文化為目的的中華文化復興運動,影響深遠直至今日。
文 _ 吳明
1966年,中共時任黨魁毛澤東發動文化大革命,海峽彼岸的國民黨有識之士,對大陸「文化大革命」破壞中華傳統文化痛心疾首。
蔣介石於辛亥革命紀念日發表《告全國同胞書》。1966年11月,孫科、王雲五、陳立夫、陳啟天、孔德成、張知本等1500人聯名給行政院寫信,建議發起「中華文化復興運動」,要求規定每年11月12日國父孫中山誕辰日為「中華文化復興節」。這得到了蔣介石的贊許。
1967年7月28日,臺灣各界舉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後改名為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總會)發起大會,總統蔣中正任會長,運動即在臺灣和海外推行。
此次運動最終目的是以倫理道德為淑世之本。其最具體的行為表徵,就是忠、孝、仁、愛、信、義、和、平;其最重要的哲學基礎是「仁」字。
在蔣介石督導下,推委會創建眾多專門機構和委員會,如學術出版促進委員會負責整理出版古代思想典籍,向年輕一代普及學術精華,前後出版大量中國古籍書目,像《周易今註今譯》、《老子今註今譯》、《詩經今註今譯》、《孟子今註今譯》、《白話史記》、《白話資治通鑒》等。
衣食住行
推委會提出,文化是生活的表徵,修明倫理,發揚道德應從輔導國民的生活做起,使國民了解立身處世、為人做事、待人接物的道理。應把倫理道德的真義涵詠於國民日常生活行為中。訂立相應規範與準則使人與人相處的交互關係有一定的標準尺度和適當的依據,才不致逾越常軌。
推委會還頒布推行《國民生活須知》,訂立包括衣、食、住、行、娛樂等方面之99條具體規則,作為國民生活準則。國民生活輔導委員會負責倫理道德發揚工作,發起「復興中華文化青年實踐運動」,制定《國民生活須知》,對人們提出衣食住行諸多生活基本要求,以期弘揚禮儀之邦文明。《國民禮儀範例》經過修訂,1970年正式頒行,把對青年的培養目標擴展為全社會的生活理想。
教育
蔣介石非常重視國文和歷史教育,學校堅持以「民族教育」和「道德教育」並重政策。蔣介石指出:「國文是一國文化的根基,無論學習文科和理科的學生,都要特別註意」,中小學校國文、歷史與中國文化相關的課程至少占了一半。各級學校都必須開設《生活與倫理》、《中國文化基本教材》等,重視學生的古文訓練和傳統文化的薰陶。蔣介石給各個學校共同校訓幾乎都是「禮義廉恥」,冀使傳統文化生根發芽。
蔣介石還督使教育實行經費保證和法律保證。自1969年始,臺灣為推動文化復興運動,把義務教育從6年延長至9年,不僅提高了全民素質,有助於經濟騰飛,也為傳統文化在社會生根埋下種子。
在60年代推行「中華文化復興運動」的政策下,臺灣在當時從小學教育到大學的入學考試,以及政府的公務人員的考試,都大量強化了學習古典中華文化的相關科目。尤其是以孔子為主的儒家學說,受到特別的推崇。
蔣介石為了對抗中共對孔子學說的打壓,在臺灣成立了以維護孔子學說為使命的「孔孟學會」,也以復興中華文化為教育的目的,成立了「中國文化大學」,以進行中華文化的發展和研究之任務。
文藝
相對於中共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破壞,臺灣設立國家文藝基金會,設立由中央到地方各文化中心機構,聯合全國文藝界舉行文藝座談,舉辦各種文藝活動,如書畫展覽、戲劇演出、舞蹈表演、音樂演奏,各種文藝創作比賽,改進與弘揚傳統藝術。編印中華文藝史,糾正部分中共對中國傳統文藝的破壞。
據BBC報導,當時臺灣對「文革」有大量官方版的報導、政府甚至舉辦展覽,組織學校、機關的相關教育活動。例如展覽紅衛兵批鬥中共高級官員、武鬥時期死亡的紅衛兵浮屍珠江的相片、講述歷史古跡被毀、「附匪學者」不堪批鬥而自殺、紅衛兵「打、砸、搶」的故事。
報紙、電視還有廣播電臺都奉命播出譴責「文革」的節目,蔣介石本人親自參加臺北孔廟的祭孔大典,學校加強了論語、唐詩宋詞的教育。
在蔣介石的努力下,中國傳統文化在臺灣得到了極大保留,也使得臺灣的文化底蘊,人文人情至今成為最吸引中國大陸遊客的賣點之一。
有年輕媽媽帶著孩子到臺灣海峽兩岸觀光旅遊協會上海辦事處索取臺灣觀光資料時,輕聲對孩子說,「我要帶你去看什麼是禮貌」。有剛從臺灣回到上海的大陸民眾談及在臺北問路的經驗時表示,「臺灣社會相信人……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那個時期,而且他們有宗教信仰,相信善。」
蔣介石曾在1967年1月11日接受歐洲記者採訪時,評論「文革」說:「他(毛澤東)為保持權力,除此以外,別無他途,這是他的最後手段。」1971年元旦,蔣介石在《告全國軍民同胞書》中,評論大陸「文革」是:「將中國大陸變成了東方的瘋人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