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方選舉藍綠翻轉的影響
2014年11月29日臺灣舉行了九合一地方選舉,開票結果國民黨慘敗,而民進黨大勝,形成了藍綠翻轉的局面。
那麼,國民黨為什麼會遭逢到如此的空前失敗?而它對臺灣的政局以至兩岸關係又會帶來何種影響?
民進黨在九合一選舉中大勝,該黨主席蔡英文(左)11月29日在中央黨部舉行記者會,感謝民眾熱情支持。圖為蔡英文上臺時經過民進黨勝選的13縣市看板。(中央社)
文 _ 明居正(臺大政治系教授)
臺灣的選舉種類繁多,但是大體上可以分為中央與地方兩種。中央級的選舉包括:總統與副總統、立法委員等;地方級的選舉則包括:直轄市長、直轄市議員、縣市長、縣市議員、鄉鎮市區長、鄉鎮區民代表、村里長選舉;以及為了保障臺灣原住民參政權,於今年5月才增加「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長」、「直轄市山地原住民區民代表」等9項。
其中比較引人注目的當然就是臺北市、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及高雄市等6個直轄市(六都)的市長;另外還有基隆市、新竹市、南投縣、彰化縣及臺東縣等16個縣市長寶座。當然,這22個縣市議會的議員席次也是各大小政黨競爭的重要目標。
地方選舉的結果固然不會影響國家政權的政黨歸屬,但是它卻會顯示各政黨在全國範圍的政治支持度,從而展現各黨的政壇影響力。所以,無論中央或地方,每逢選舉臺灣各政黨無不卯足全力,希望在選票、席次乃至職位上有所斬獲。
選舉結果
這次自然也不例外。在選戰開打後,各政黨及主要候選人無不摩拳擦掌,務求在聲勢、文宣、動員、策略等各方面能夠勝過對手。但是由於這幾年來的政治發展,人們已經普遍感覺到以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因為施政不力,選情恐怕難以樂觀。等到當天晚上開票開到8點多鐘時,整個選舉結果不但讓國民黨大驚失色,甚至連挑戰者民進黨都感覺到難以置信。
因為在六都當中,國民黨僅以些微的差距保住了新北市,而民進黨不但在原來執政的臺南市與高雄市獲得大勝,甚至在桃園市及臺中市都擊敗了國民黨;號稱首都的臺北市雖說是由無黨籍的柯文哲勝選,但是柯本人的政治立場一貫偏綠也是路人皆知的事實。
在其他16個縣市長當中,除了扣除兩位無黨籍者之外,國民黨在原來執政的基隆、新竹市、嘉義市、彰化縣、澎湖和金門等6縣市皆全面失守,使得其縣市首長降為6席;民進黨則取得金門之外的5個縣市,使其地方縣市首長大增為9席。縣市議員部分,國民黨只在新竹縣、苗栗、臺東、花蓮、金門及連江等6個較小的縣市占了多數,民進黨只在高雄市、台南市占了多數,在其他的縣市當中兩大政黨皆未過半。
至於總得票數部分,民進黨獲得了47.98%的選票,國民黨僅獲得40.81%,剩下的11.19%則歸無黨籍。這顯示,民進黨的得票雖略有增加,但是國民黨的選票卻大幅流失。也就是說,國民黨雖然損失了許多選票,但是這些選票並未完全流向民進黨。從另一方面來看,在這次選舉當中選民實際上是用選票告訴我們:民進黨做得未必夠好,但是國民黨做得實在太糟糕。
國民黨為何敗選
其實,國民黨的敗選在近幾年來早已有跡可循。首先是整體經濟表現遠不如理想。馬英九在2008年競選總統時以振興景氣為選戰主軸,使得他成功地擊敗對手入主大位。雖然他第一任的表現並不理想,但是選民在2012年時對他仍然抱有希望,使他得以再度主政。然而他就任6年以來,景氣每況愈下,人民普遍感覺不滿。
伴隨著疲軟經濟而來的,卻是不斷上升的物價、不動如山甚至略見下滑的薪水以及瘋狂飆升的房價。民眾的不滿終於在今年3月藉著「太陽花運動」的形式表現出來,這個事件雖然在3周後落幕,但是已經充分表現出社會的怨氣。
今年10月爆發的頂新黑心油事件更是將馬政府徹底打垮的一擊。黑心油消息曝光後,因為其衝擊範圍太廣,而且對人體健康潛在傷害過鉅,以致舉國大譁,人人自危,已經陷入一種集體焦慮的狀態。
臺灣今年10月爆發頂新黑心油事件,是將馬政府徹底打垮的一擊。圖為味全董事長魏應充(右2)與頂新集團四董魏應行(右3)等人鞠躬向社會致歉。(陳柏州/大紀元)
事後看來,馬英九及其執政團隊如果能夠敏銳地緊抓本案,雷厲風行地大力處理,還大有機會扭轉形象,爭取民心。想不到,馬政府竟然與民意嚴重脫節,完全未能感受到已然沸騰的民怨。他們對事件的處理給人民普遍的感覺是反應遲鈍、不痛不癢,甚至有包庇頂新的嫌疑。這時,社會上湧現了一股潛流:許多老百姓心中暗暗決定,到時候一定要給馬政府及其執政團隊一個最嚴厲的懲罰!
除了執政無力之外,對於馬政府大陸政策的不滿也是另一個重要的因素。臺灣的經濟非常依賴對外貿易,盡人皆知。近年來大陸經濟發展快速,臺灣增加兩岸貿易自可理解。
然而,臺灣老百姓對於大陸的政治專制、法治惡劣以及人權迫害也有根本的痛恨,所以對於中共藉著交流對臺灣進行統戰或是加緊控制更是深具戒心。
這其實也是上述「太陽花運動」的核心原因之一。簡單的說,臺灣人民不是要切斷與大陸的經貿與交流,而是希望政府在兩岸的各種交流中充分做好安全把關的工作,不給中共對臺灣有任何可乘之機。不幸的是,所有這些民意、訊息甚至民怨都被馬英九政府忽視甚至錯誤解讀了。
臺灣對兩岸服貿協議的爭議很大,許多藝人紛紛挺身表態。圖為臺灣樂團拷秋勤在太陽花運動期間於3月21日進入立法院議場,直言「馬英九把大家給惹毛了!」(陳柏州/大紀元)
藍綠翻轉的影響
如上所述,這次選舉國民黨的慘敗帶來了臺灣政壇上的「藍綠翻轉」。初步看來,這個變化恐怕會對下列幾個問題帶來很大的衝擊:
第一,馬英九作為國民黨黨主席以及中華民國總統的合法性。
先論前者。民進黨內有一個規矩:黨主席如果帶領一次較重要的選舉失利,至少他本人必須辭職謝罪;但是國民黨並沒有這種傳統。
這次國民黨遭逢空前慘敗,作為黨主席的馬英九經過兩天考慮之後才宣布辭職。但是,按照國民黨黨章,國民黨籍的總統就是黨的主席。所以,馬雖然宣布辭去主席,但是由於與黨章的規定出現矛盾,國民黨將如何處理此一問題仍將煞費思量。
其次,馬團隊雖因執政因素敗選,人民普遍對其不滿,在社會上甚至已經出現要求他辭去總統職位的呼聲。就法律的層面而言,敗選及呼籲去職並不會影響到他的總統職位。
然而,只要他繼續在位,社會民怨以及超過半數的民進黨籍縣市首長就足以嚴重削弱其執政的合法性,他的許多政策恐將難以順利推動。這對未來一年多臺灣的政治發展必然會帶來重大的衝擊。
第二,不論馬英九如何處理總統一職的問題,黨主席開缺,勢必會在黨主席、副主席、祕書長以及相關高層位置的安排與爭奪上,引發國民黨內部的波動。其中比較關鍵的是黨主席的職位。因為不論將來黨章如何修改,任何有興趣問鼎下屆總統寶座的國民黨員,如果掌握了這個職位的人應該是最有機會被提名者。
此外,祕書長上承主席之命,下御黨中央各重要職位,向來是黨內實權人物,亦是各路人馬競逐的標的。所以在馬辭職後,由於目前尚難看出明顯的繼承人,國民黨內勢必會風雲大起。
第三方面的衝擊會來自泛綠陣營。臺灣長期以來的政治結構是中央強、地方弱;即便偶爾出現一位較為強勢的地方諸侯,他對中央講話時也還會保持一定的分寸。但是明年開始,由於泛綠陣營掌握了超過半數的縣市首長,其中還包含臺北市在內的五都,是故他們的動向殊值探究。
一個最可能出現的發展就是:這13位縣市首長聯合行動,施壓中央。舉凡人事、財政或是具體政策都隱然有足與中央分庭抗禮的實力。尤其在政策部分,如果他們對中央提出的任何政策有所不滿,他們輕則怠工,進而抗命,更甚者可以組成諸侯聯盟,推出與中央相左的政策,屆時國內政壇必然會風波再起。
第四方面的衝擊會表現在兩岸關係的面向。我們有理由相信,經過兩岸多年來的互動後,即便是綠營的政治人物也不致於從根本上扭轉臺灣對大陸的基本政策方向。
當然,他們考慮的基點與處理的手法容或與國民黨時期有所不同,但是期盼兩岸維持和平的想法應是殊無二致。
反觀北京方面,他們如果不能從現實的角度理解臺灣的政黨輪替或是綠營政治人物的基本想法,仍然採取像過去那種高壓的姿態與手法,則勢必會激起臺灣民眾的強烈反感。如此一來,兩岸關係恐怕難免又會陷入僵局。
北京方面如果不能從現實的角度理解臺灣政黨輪替的基本想法,仍然採取高壓的姿態與手法,勢必會激起臺灣民眾的強烈反感。(Getty Images)
最後,人們現在普遍認為經此一役,2016年的總統大選必然會是國民黨敗戰交權,而民進黨重執牛耳的局面。個人的看法略有不同。
誠然,國民黨目前是全面慘敗,士氣低迷。但是震驚過後,國民黨仍有可能慢慢收拾人心,重新站起。而且,如果在未來一年多內,國民黨能夠有效處理內部各種問題時,泛藍的選民不無可能在心中將馬個人與國民黨加以切割。
泛藍的選票若能重新歸隊,屆時,藍綠對決或許又會回到原來的態勢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