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澎湖重大空難 48人罹難
臺灣復興航空GE-222客機23日因故迫降失敗墜地起火燃燒,造成48人不幸罹難,10人輕重傷。近期多起重大空難,專家提醒重大災害發生後,小心創傷後心理壓力症候群。
文 _ 萬子青
就在麥德姆颱風剛剛離開臺灣本島的7月23日晚上7時許,一架飛往澎湖的復興航空班機在7到8級陣風的雷雨區,因重飛失敗,墜毀澎湖菊島,全機48人罹難,11人受傷。根據事後的調查顯示,當時的天候惡劣,能見度差,駕駛首降失敗後要求重飛,隨即失聯,未幾墜毀。
學者認為,因特殊天後造成的「下洗氣流」可能是導致墜毀的主因;至於機場設施,前復興機師反應,馬公機場從北往南飛的20跑道若能加裝「ILS(儀器落地系統)」,憾事或可避免。
而禍不單行的國際航空業,僅事隔一天,再傳不幸空難,一架阿爾及利亞航的班機,同樣因雷雨天候因素墜毀於非洲馬利村落,機上116人無一倖免。
要命四分鐘 氣候劇變重飛失敗
原訂7月23日下午4時從臺灣高雄飛往澎湖馬公的復興航空ATR—七二型GE222班機,因颱風之故,延至下午5點42分待馬公機場解除颱風警報後才獲准起飛飛往澎湖。不料,颱風環流與所引進的西南氣流發生「合流」效應,澎湖當晚7時至8時發生雷雨,最大陣風達8級,能見度約1600公尺。當GE222班機飛抵馬公機場時,氣候發生變化導致第一次降落失敗,機長要求重飛,在做第二次降落時的短短不到四分鐘時間,氣候再度發生劇變,能見度劇降至800公尺,飛機隨即與塔臺失去聯繫。
目擊者發現,GE222班機未滑行進場,而是機鼻直接衝撞地面,墜毀在跑道外1000米的澎湖縣湖西鄉西溪村。
雖經當地民眾與消警、軍方的搶救,僅救出11名傷者,其中一人送醫不治,另外47人當場罹難。其中一位逃出機艙的顏姓女士官,還強忍頸椎傷痛,回頭成功的搶救出一名十歲女童,而與女童同行的外婆與堂姐則不幸罹難。
罹難者家屬對於這次的飛安事件極不諒解,認為在颱風才剛過後的惡劣天候下,就連跨海大橋都封閉的情況下,復興航空為何執意起飛?外界則是不滿的認為,澎湖機位一向是一票難求,幾乎都被旅遊公司包辦,迫使當地民眾與急欲收假返回崗位的官兵,在天候如此惡劣下,不得不選擇避開旅遊潮「冒死」搭機,以免歸鄉不得或遭受隊部處分。而此一現象民眾也早已反映,卻始終未獲改善。
此次天候是否適飛,馬公航空站表示,當時天候符合能見度約1600公尺,雲高330呎的起降標準。以側風來說,復興ATR—七二型客機以20度角進場,側風每小時約40到50公里,也符合起降標準。不過根據臺民航局副局長李萬里的說法,在第二次重飛時,能見度驟降到只剩800公尺。根據國際民航組織機場降落相關規定,能見度降到1600公尺以下時機場必須關閉,1600公尺以上時由機長決定。據此,重飛之前應屬允降範圍,卻未料臨時湧起這股要命的氣流。
另據當天飛航該航線的其他機師表示,晚上7點前狀況都不錯,陸續降落的客機也都未碰到惡劣天候,都能順利降落;但7點左右,也就是事故發生前後,馬公機場一帶下起罕見暴雨,能見度驟降。此一說法,應可佐證官方說詞,當時氣候確實有所劇變。
儀管不足成憾事 官方:經費效益
對此,一位復興航空的前機師表示,如果馬公機場從北往南飛的20跑道(此次降落的跑道)若能加裝「ILS」(儀器落地系統),就可帶領飛機在如此惡劣天候下對準跑道,絕對不會飛歪,或可避免此次所發生的憾事。機師表示,「ILS」是使用兩束無線電信號,建立一條空中虛擬的延伸跑道,讓飛機接收訊號時可以逐漸對準跑道。目前桃園和臺中機場跑道兩端均有架設,但松山、馬公與金門等流量比較大的機場,卻都僅有單邊而非雙向,在天候不穩時,會讓機師因忙於應付天候,而失去降落準頭。
臺民航局副局長則對此表示,馬公機場飛機有99%都是由南往北起降,而該端是有加裝ILS系統,至於北往南的進場端,因缺乏陸地,需填海打樁才能架設,費用高達10億,在起降流量甚低的情況下,因而未架ILS系統,後續將呈報高層是否興建。言下之意,按照官方的說法,機場安危是取決於經濟效益為前提的流量需求。
垂直風切釀災 專家:不解為何起飛
臺灣學界專家對此次飛安事件的研判則是認為,颱風剛走,所引發的氣流變化是瞬間急遽的,極易在跑道上方引發俗稱「下洗流」的下沉氣流或垂直風切,一旦遭遇,將使飛機高度驟減、速度變慢,左右機翼不易維持平衡,駕駛反應時間通常僅有1到2秒。專家認為,當時的駕駛可能在此一狀況下,拉起的攻角超過正常的11到13度,造成升力不足墜機。
專家表示,分析當時的氣象圖,「百分之九十九的飛行員應該都不會飛」,他無法理解GE222班機為何升空!至於機場防範「下洗流」這種亂流的低空風切警報系統,也僅見於各國際大型機場,馬公這類小機場並不具備,而且效果也難以掌控。
事故機記錄不良 賠償逾6億
臺北市議會在質詢此次飛安事件時,副議長爆料指出,該架飛機在前年5月差點因機械故障釀災。當時這架飛機自松山起飛至4971呎高空時發動機起火,後經滅火彈撲滅,但是在緊急返航時,卻於北投山區迷航兩分鐘,所幸處置得宜未釀巨災。
同樣發動機冒煙損壞事件還曾於2002年9月發生過一次;2010年10月則發生過降落時攻角過大,導致機尾摩擦地面。不過航空公司表示,這些都僅是機械問題,與本次事件無關。
航空公司高層於隔日立即出面向罹難者致哀,並向罹難者家屬道歉,同時表示將全力做好善後與負起賠償責任。臺灣金管會24日表示,國內產壽險公司合計要發出超過6億元理賠金。其中失事班機機體險保額為1320萬美元,由於預估是全損,產險公司預計將賠復興航空近4億元。至於壽險部分,壽險業統計,不含旅平險,將給付48名罹難者合計2億2579萬元保險金。
禍不單行 阿爾及利亞航空緊隨空難
對國際航空業而言,7月是個禍不單行的倒楣月分。先是17日馬航遭烏東叛軍以飛彈擊落,298名乘客全數罹難;23日臺灣復興航空澎湖空難,48人罹難;而緊隨臺灣空難之後,竟又發生阿爾及利亞航空公司AH5017班機因當時的「狂風暴雨」而墜毀於非洲馬利共和國的一處村落,機上116人全數罹難。
該班機是向西班牙租用的麥道MD-83型客機,每周飛布吉納法索到阿爾及利亞這條四小時航線四次。
國際飛安專家指出,最近三周以來的連續重大飛安事故,已讓2014年來空難死亡乘客暴增到680人,目前為止,是近10年來航空旅遊最致命的一年。
今年來已有6架乘客座位超過14個的客機發生意外,包括3月8日載著227名乘客消失在印度洋的馬航MH370班機、2月6日尼泊爾航空一架載有15名乘客的小客機7000呎的山麓墜毀。
陪伴度過創傷後心理壓力症候群
連串的重大空難事故,許多民眾在沉痛與遺憾之外,卻也引發對於飛航安全的恐慌。「張老師」基金會臺中分事務所中心陳柏翰總幹事呼籲,創傷後心理壓力症候群的當事人心理歷程可能會經歷不斷回想痛苦的記憶、夢見創傷事件或聯想到其他恐怖事件,或是用逃避、對任何事情不感興趣,一直沉浸在悲傷的世界裡,無法跳脫。所以協助當事人復原必須考慮許多面向,包括心理支持、焦慮的處理,以及生活型態的重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