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進化論的出現與發展,讓工業革命以來的物質化程度進一步深化,也讓無神論者得到了科學性的支持。可是,人類精密的身體構造真的是從猴子進化而來的嗎?這答案就存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存中。

文的標題不是要大家都來發表解構進化論的文章,而是客觀的說明一件大家時時刻刻都在進行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生存與生活,都是足以解構進化論的奇蹟。

這如何理解呢?其實一個完整的人,包含著物質身體與主宰身體的意識(心智);而物質身體除了我們看的到的肉體外,還包括看不到的身體,如經絡。


欲觀看最新兩期全文,請登記成為《新紀元週刊》訂戶;
如閣下為本刊訂戶,請登入系統。
最新兩期前的不用登錄, 請點選 前期雜誌

帳號:
密碼:

解構進化論 人人有責



文 ◎ 許凱雄(國立宜蘭大學生物機電教授)

同進化論的出現與發展,讓工業革命以來的物質化程度進一步深化,也讓無神論者得到了科學性的支持。可是,人類精密的身體構造真的是從猴子進化而來的嗎?這答案就存在我們每個人的生存中。

文的標題不是要大家都來發表解構進化論的文章,而是客觀的說明一件大家時時刻刻都在進行的事情;因為每個人的生存與生活,都是足以解構進化論的奇蹟。

這如何理解呢?其實一個完整的人,包含著物質身體與主宰身體的意識(心智);而物質身體除了我們看的到的肉體外,還包括看不到的身體,如經絡。不論是肉體、看不到的身體,還是人的意識,其存在與運作,都是進化論無法演化出來的結果。因此,拋開《物種起源》本身未完成理論驗證的漏洞、不計其數的專家與教授對進化論的聯名質疑(http://www.dissentfromdarwin.org/)、專書的批判(Darwin on Trial by Phillip Johnson,Darwin's Black Box: The Biochemical Challenge to Evolution by Michael J. Behe,陳冠學所著《進化神話》),我們人人都在解構進化論!

人體構造是奇蹟?還是隨機突變?

就肉體來說,人體的構造與運作機制,即使在科技發達的今日,仍然是一項奇蹟。人體被視為小宇宙,有著複雜的系統、器官與組織。即使一個動物細胞,包含細胞膜、細胞質和細胞核三部份,其結構也極為複雜,也囊括了近年來大多數諾貝爾醫學獎的研究領域。而一個由多個部份組成的系統,若任意改變系統的一部份,可能就會使整個系統的協調配合出現問題,而使系統失去原有功能。

以眼睛為例,這個讓高級相機望塵莫及的人體構造,在眼球內一個微小的零件的隨機改變,如何能不影響人的正常視力?事實上,人體基因的突變是有害的,通常會導致細胞運作不正常或死亡,甚至可以引發癌症。由於人體結構的複雜性,隨機性的改變任一系統的次級結構,就容易破壞系統的協調性而影響其功能。若再加上人體組織的溝通、修補與運作的考慮,人體結構與機制的龐雜程度,豈是進化論的隨機突變和自然選擇的逐步累積微小改變所能演化出來的?

人的身體,除了看得到、摸得著的肉體之外,還存在著看不到的身體,人體的經絡就是最容易理解的例子。這個解剖看不到的經絡,其理論與觀念歷經中醫數千年的實際應用,不但融入中華文化與東方人的生活,七十年代之後也快速在西方社會普及。近幾十年來,更發現經絡與生理電性的關連性與應用,而提高了經絡理論的應用領域。如果看的到、摸的著的身體,都難以藉由隨機突變和自然選擇來造就,更何況看不到、摸不著身體的?其起源與演化,豈能不依賴有智慧的設計?


 

無神論衝擊著人類的道德

人之有別於動物,需要有心智的能力。依照進化論,人類和其他動物的智力演化是連續的、逐步改變的,但是眾多證據顯示,人類和其他動物的心智事實上有著巨大的差距。人類可以運用符號、隨意組合概念、進行抽象思考,更有道德觀念的發展,這些心智能力都不是一般動物所具備的。更進一步看,人類和黑猩猩的基因有99%相似,但是黑猩猩卻成就不了人類1%的文明。更重要的,人類和黑猩猩這1%的差異,正說明了物質不能決定一個生命的全部,還需要一個意識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人。但意識的起源與演化,卻完全不是進化論所能解釋的。

進化論的出現與發展,讓工業革命以來的物質化程度進一步深化,也讓無神論者得到了科學性的支持。而這些物質化與無神化的發展,衝擊著人類的倫理與道德觀念,也衝擊人類的一切。當人類偏離大自然的法則而不自知,道德將快速下滑,也使人更有膽量做出惡行,其結果不但造成環境的破壞,人們也將受到惡行的波及。在部份人大肆紀念達爾文與進化論的時刻,人們更應該來檢視進化論的內容與影響。如果真能理解每個人的存在與生活,就是足以解構進化論的奇蹟,我們將有很好的機會回歸到大自然的軌道,挽回人類存在的價值。◇


在部份人大肆紀念達爾文與進化論的時刻,人們更應該來檢視進化論的內容與影響。(AFP)

 

 

本文網址:http://mag.epochtimes.com/147/7132.htm(新紀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