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也是有生命的,它见证着历史的兴衰。
北京在历经清朝圣世的造园风潮后,满是绿意,美不胜收。
但随着清末民初动荡不已,战事频传,直到红朝夺取政权,史上最大的浩劫正式到来……



朝取代明朝后,仍旧以我为首都,除了外城的住宅区块略有更动,此外并没有多做改变。清廷为了安置八旗兵士与王公贵族,将原本居住在内城的居民迁移到外城,而将空出来的土地区块作为旗兵的营地,以及王公贵族的府邸。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历史新观 正体版       列印机版

北京的老病蹇困



文 ◎ 蔡大雅 绘图 ◎ 萧素惠

城市也是有生命的,它见证着历史的兴衰。
北京在历经清朝圣世的造园风潮后,满是绿意,美不胜收。
但随着清末民初动荡不已,战事频传,直到红朝夺取政权,史上最大的浩劫正式到来……



朝取代明朝后,仍旧以我为首都,除了外城的住宅区块略有更动,此外并没有多做改变。清廷为了安置八旗兵士与王公贵族,将原本居住在内城的居民迁移到外城,而将空出来的土地区块作为旗兵的营地,以及王公贵族的府邸。

从雍正、乾隆开始,皇帝兴起造园之风,在西郊大兴土木,建造内有宫殿的广阔园林,例如圆明园、畅春园等。皇帝常住其中,并在此处理朝政。官员们为上朝方便,便也聚集至城西居住。城东则由于大运河的连接而成为贸易运输之地,聚集着富商豪门,所以就有“贵西城、富东城”的说法。

红朝到 面目皆非

自从清末展开数次的改革维新,陆续引进西方发明的事物后,我的外貌有了巨大的改变。铁路、电灯、有轨电车、教堂、洋房、洋医院、洋学堂……许多带着“洋”字头的东西,如雨后春笋地在我头上冒了出来,忽然间,我变得洋味儿十足,一时间还真有点适应不良。

然后又是战乱与动荡的岁月,我又在各方轮番的占领下遭受一次又一次的破坏。后来红朝夺到了天下,说是要创造人间天堂,给人们幸福的日子,轰轰烈烈、而且冠冕堂皇地拆毁破坏不合已意的旧东西,以“建设新中国”、“赶美超英”、“破四旧”、“改革开放”……,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折腾到面目全非的地步。

在我脸上身上胡涂乱抹,或整形美容,虽然结果在我看来是适得其反,但推究其目的,无非想让我看起来更加年轻,符合时代的潮流与需求,也算是情有可原,所以我也就不去计较。但这一连串的改造所带来的后遗症,对我的健康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让我不得不愤怒。

我清楚自己的状况,已经是病入膏肓了,不仅整个肉体都已中毒已深--尤其是我的呼吸和内分泌系统,也就是你们所说的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更是严重,这点不用我解释,看过我的人都心知肚明;更令我悲哀的是,我的心灵在这短短的五十年内,被极端扭曲,使我几乎失去作为城市应遵循的原则与道德。也许你们会说:“城市也有身体,在你的解释下,我们现在承认了,但城市怎么有心灵、有喜怒哀乐、会思考?”我告诉你们,万物皆有物质与精神,这是千真万确的,只是你们看不到而已。

北京的心灵世界

人有脾气、秉性、个性,城市也有;人有喜怒哀乐,城市同样也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也会表现出来。一个城市的个性与其居民有着密切的关系,例如和我同时出生的曲阜,个性温文儒雅,因为他是周公的封地,虽然周公因为辅佐成王没有前往封地居住,而是由他的儿子代替,不过在家学渊源的影响下,自然也使鲁国的国风文而好礼,所以后来才会出现孔子这般的人物。

说起我的个性,其实我是当局者迷,自己也不是很了然,只能偶尔从旁人口中略知一二。我小时候是属于平凡普通的城市,习惯跟着大家一起走,众城流行什么,我也跟着照做,即使受伤生病(就是你们说的战争)也不例外。所以当大家都遵守礼制时,我也循规蹈矩;当大家开始问鼎中原时,我也蠢蠢欲动,经常遍体鳞伤。

在随波逐流的过程中,惨痛的教训使我逐渐长大,懂得思考,有了自己的想法。当时我立志做个举足轻重的大城市,我评估自己的条件,认为发展商业贸易会是最可行的方法,因为我位于三大平原的交汇处,又扼守长城关隘,是附近地区往来必经之地,正适合发展商业。我立下目标后,朝此前进,果然逐渐成为关内外各个民族交换物品的首选之地。由于民族的混杂,我感染了北方民族的豪迈,为原本精细的汉文化性格,添加一丝大气之风。

孔子说“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将三十岁作为人类壮年期的开始,而下一个十年则是人生的全盛时期。我的而立,始于异族的统治之下,也就是与二宋对立的辽、金时期;元朝、明朝,乃至清朝初期时则是我的黄金年代,这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

放下华丽 找回真我

而立的我,个性仍未固定下来,刚开始质朴无文,后来走极端,又偏于浮华夸饰,虽然这与统治者的性格有关,但我也不想文过饰非,将责任推到别人头上,因为我有能力,却没做任何努力去改变这个情况,反而随着统治者起舞。不知是否因此受到天谴,蒙古攻破金都后,纵火夷城,大火延烧月余,华丽浮夸的我付之一炬,成为废墟。

但幸运的是,我遭此大难,心灵反而清醒过来,洗尽铅华,不再追求表面的光彩绚丽。我沉潜思考自己究竟是谁、该何去何从?我回顾自己走过的痕迹,发现原来最初的我--那个依照礼制设计的我,才是真正的我。小时候会觉得那样的我平凡普通,是因为其他的城市也是同样的规划,我跟所有人一样,所以才觉得这样的设计没什么特色。但现在想来,其实这种天人合一的中道格局,才是最适合我的个性。(待续)◇

所在期数封面故事
  • 未读《转法轮》 做人有遗憾(第142期) ---2009/10/08刊
  • 登天的天梯 千古奇书《转法轮》(第142期) ---2009/10/08刊
  • 李洪志大师获 “最高精神领袖奖”(第142期) ---2009/10/08刊
  • 学者专家读《转法轮》 发现新洞见(第142期) ---2009/10/08刊
  • 西人不远东来 只为通读《转法轮》(第142期) ---2009/10/08刊
  • 相关文章
  • 【城市的瞬间】北京的时来运转(第141期) ---2009/10/01刊
  • 【城市的瞬间】北京的崛起与更迭(第138期) ---2009/09/10刊
  • 神韵是世界顶级名牌 代表艺术最高品味(第142期) ---2009/10/08刊
  • 中国现在不具名师生存的土壤(第142期) ---2009/10/08刊
  • 西方媒体看北京十一(第142期) ---2009/10/08刊
  • 【天文发现】日本挥重金 打造太空发电系统(第140期) ---2009/09/24刊
  • 【邂逅美洲】天人合一的胜地 沃特顿冰川公园(第124期) ---2009/06/04刊
  • 人口老化威胁中国(第123期) ---2009/05/28刊
  • 愤怒者的资格 (第77期) ---2008/07/03刊
  • 换个角度看雍正大帝 18-18(第65期) ---2008/04/10刊
  • 新一期受欢迎文章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