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adsleft.htm';?>
编译 ◎ 陈迈克
if (trim(substr("00".$vLocalIssue,-3))<=substr("00".(intval($vNewsIssue)),-3) || isset($_SESSION['UserName'])){
?>
自由作家佩罗夫(James Perloff)于七月二十四日在《新美国人》(New
American)杂志发表〈被出卖给共产主义的中国〉(China Betrayed Into
Communism)一文。文中指出,曾为苏联傀儡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夺取政权、统治中国大陆,大部分是美国促成的。美国外交政策的失败、左派官员的计谋、驻华使节的干预、媒体的左倾言论、研究机构的恶意影响、武器禁运的实施与援助的不足等多种因素,导致了中国被赤化的命运。
红色中国
尽管大众媒体将今日的中国描述为“发展中的”,但她仍是世界上最残酷的政体之一。
“红色中国”(Red
China)一词并不过时。虽然中国现在没有像文革时期那么专制,但是她仍受独裁政权──中国共产党的统治。中共未经合法程序关押异议人士、镇压西藏、执行一胎化政策并强制堕胎、直接控制媒体、封锁互联网,而受压制最深的很可能是宗教自由。
日本与中国东北
三零年代,军事强权日本是苏联赤化亚洲的主要障碍。美国历史教科书将日本出兵中国东北称为帝国主义入侵。
美国达拉斯大学(University of Dallas)政治系主任库贝克(Anthony Kubek)在《远东如何失去》(How the Far East
Was
Lost)这本书中表示,日本政治家显然认为,除非中国东北和内蒙古建立防御堡垒,否则共产主义会扩散至整个中国北方,并严重威胁日本安全。对于日本而言,入侵中国东北是国家需要。然而,美国国务院并不认为日本能制止苏联在中国北方的扩张。事实上,美国国务院并未抗议苏联占领新疆和外蒙古,反倒谴责日本在中国部署兵力。
苏共试图渗透国民党
尽管孙中山推翻满清帝制,创建中华民国,但是民国初年的中国,大部份仍受地方军阀的统治。在孙中山于一九二五年逝世后,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继任统一中国的大业。
尽管孙中山推翻满清帝制,创建中华民国,但是民国初年的中国大部分仍受地方军阀的统治。在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领导人蒋介石继任统一中国的大业。图为一九二四年六月十六日,孙中山与蒋介石在一起。(AFP)
苏联试图渗透国民党,但其阴谋最终被蒋介石识破,蒋于一九二八年遣返许多苏联特务。同年,美国最具影响力的外交政策期刊《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发表首篇批评蒋介石的文章。从那时候起,他成为苏联与美国的共同敌人。极具讽刺的是,在一九一七年俄国大革命(Russian
Revolution)之后,美国曾试图支持共产主义。
苏联的傀儡
中国共产党仅仅是苏联的傀儡。当日军于一九三七年入侵中国东北时,苏联独裁者史达林(Joseph
Stalin)下令中共党员减缓对国民党的攻击,因为国民党当时正对日作战,史达林认为日本是他夺取亚洲的障碍。
因为国民党抗日,所以美国的官方政策支持国民党,特别是在一九四三年的开罗会议之后。史达林下令中共党员也参与抗日,但仅用很小的力量。毛泽东曾说,中共的既定政策是“七分发展、二分应付、一分抗日”。中共大部分都在攻击国民党,他们计画在抗日战争结束时推翻国民党。
罗斯福背叛中国
中国之所以赤化不全然是共产党员造成的。史达林曾与日本签订互不侵犯协定,希望藉由日本削弱国民党的军力。然而,美国前总统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在与史达林于一九四三年的德黑兰会议(Teheran Conference),以及一九四五年的雅尔达会议(Yalta
Conference)上会谈时,却以提供武器和物资的条件换取俄军参与远东战争。同时,罗斯福在未先与中国协商下,同意苏联取得大连、旅顺港的控制权,以及东北铁路的共同控制权。
代表美国起草雅尔达协议的国务院官员希斯(Alger Hiss),最后被证实是苏联间谍。美国前驻华大使赫尔利(Patrick
Hurley)曾表示,美国外交官在雅尔达秘密协议中,牺牲中国的领土完整性与政治独立,为共产党占领中国构筑蓝图。
邀请史达林参战并提供其军备的决策,是美国外交政策中最失败的案例之一。俄军在日本投降前五天才进入中国参战,在几乎不费一兵一卒的情况下,随后取得日本投降后留在中国东北的大量武器。他们将这些武器与美国提供的物资,一并转交给毛泽东的共产党员,用以打击国民党政府。
史迪威事件
美国派遣人员前往中国,是另一个摧毁国民党的手段。其中最著名的是史迪威(Stilwell)事件。
美国陆军将领史迪威虽然被称为战略家,却因仇恨蒋介石与钦佩共产党员而恶名昭彰。对日抗战期间,日军占领中国港口,国民党必须从印度空运物资。史迪威要求蒋介石派遣三十个师,从缅甸开辟陆地补给线。
蒋介石认为,移转三十个师到缅甸会助长日军和中共占领中国,于是拒绝史迪威的要求。史迪威向美国华府抱怨,罗斯福因而指示蒋介石给予史迪威无限制的中国部队指挥权,并派兵前往缅甸。
蒋介石认为史迪威与共产党串通,企图颠覆政府,因此拒绝罗斯福的指示,并要求撤换史迪威,否则宁可单独抗日。罗斯福被迫让步,指派魏德迈(Albert C.
Wedemeyer)将军取代史迪威,此一事件终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