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与中共“一胎化”的政策之下,中国大陆的性别比例失衡,男性远多于女性。许多为人父母的为了让儿子讨个老婆,拼命挣钱、存钱,以作为儿子择偶的本钱。据经济学家表示,这或许是造成中国的储蓄比例偏高的原因,而这种现象也间接影响房贷利率、推升房价,意外助长了美国房市泡沫和信贷危机。

中国的储蓄比例惊人

《华尔街日报》的“即时经济学”(Real Time Economics)部落格,于六月十八日发表拉哈特(Justin Lahart)的文章说,在最近十年中的前五年,美国的支出远超过生产,因而积欠其贸易伙伴大量债务。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西方看中国 正体版       列印机版

中国人存钱为儿子找老婆

在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与中共“一胎化”的政策之下,中国大陆的性别比例失衡,男性远多于女性。图为一位父亲带着孩子。(AFP)

编译 ◎ 陈迈克

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与中共“一胎化”的政策之下,中国大陆的性别比例失衡,男性远多于女性。许多为人父母的为了让儿子讨个老婆,拼命挣钱、存钱,以作为儿子择偶的本钱。据经济学家表示,这或许是造成中国的储蓄比例偏高的原因,而这种现象也间接影响房贷利率、推升房价,意外助长了美国房市泡沫和信贷危机。

中国的储蓄比例惊人

《华尔街日报》的“即时经济学”(Real Time Economics)部落格,于六月十八日发表拉哈特(Justin Lahart)的文章说,在最近十年中的前五年,美国的支出远超过生产,因而积欠其贸易伙伴大量债务。为了解释这种现象,原联储会理事、现任主席的伯南克(Ben Bernanke)在二零零五年将其定义为“全球储蓄过剩”(global savings glut)。开发中国家──特别是中国──所存的钱更多。这些储蓄被列入长期负债,造成利率下降。

伯南克表示,全球储蓄过剩的主要资产价格效果,似乎已经发生在住宅投资市场,因为低贷款利率使建房水平创新高,并推升房价。

伯南克认为,全球储蓄过剩的起因是,九零年代的金融危机使各国相信,它们需要保有更多现金。尽管这种解释不无道理,然而中国的储蓄增加比例却高得惊人。在一九九零年,中国家庭的储蓄占可支配所得的16%,到了二零零七年,这个比例已经高达30%。

男多女少使中国储蓄比例飙升

据《纽约时报》首席财经记者诺里斯(Floyd Norris)六月二十二日的部落格文章说,中国家庭的储蓄比例30%是美国史上最高比例的两倍。传统上对不同储蓄比例的解释,无法有效说明中国的储蓄比例为何迅速增加。现在有两位经济学家找到可以解释大部份此种现象的理由──就是中国拥有太多男孩。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研究所教授魏尚进(Shang-Jin Wei)和国际粮食政策研究所(International Food Policy Research Institute)研究员张晓波(Xiaobo Zhang)在一份由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发表的研究报告中表示,在二零零五年以前,二十五岁或以下的中国男性比女性多出大约三千万人。在二零零七年,新生婴儿的男女比例大约是五比四。

这两位经济学家指出:“有儿子的家庭在增加储蓄上彼此竞争,以因应结婚市场中越来越多的压力。由这些家庭竞争而来的储蓄累积成其他家庭的更多储蓄,很可能是经由房屋之类的非买卖商品的价格上涨所致。”“在中国各省市有明显的证据显示,性别比例越是失衡的地区,其储蓄比例倾向于越高。”

换句话说,父母亲希望儿子结婚,他们认为女孩比较希望嫁给有钱人。

这份研究报告的作者指出,尽管他们的研究只针对中国,但是其他性别比例严重失衡的经济体,例如: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和印度,也碰巧拥有高储蓄比例。

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省份消费较少,因为对新娘的竞争,迫使年轻男性的父母存钱帮儿子买房子和准备聘金。(AFP)

 

在二零零五年以前,二十五岁或以下的中国男性比女性多出大约三千万人。在二零零七年,新生婴儿的男女比例大约是五比四。图为广西省一所小学的学生们在相机前照相。(AFP)

社会福利缺乏也限制消费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的研究显示,男女比例严重失衡的省份消费较少,因为对新娘的竞争,迫使年轻男性的父母存钱帮儿子买房子和准备聘金。

此一行为的根本原因是,在缺少完善福利的社会中,父母亲期望儿子养老。

该公司的经济学家认为,除非中国建立十分完善的社会安全网路与医疗保险制度,否则性别失衡问题可能会降低消费并持续限制消费。◇
 

所在期数封面故事
  • 米勒的朝圣之旅(第130期) ---2009/07/16刊
  • 米勒吾爱--现代艺术的悖论(第130期) ---2009/07/16刊
  • 凝望米勒(第130期) ---2009/07/16刊
  • 艺术是自然的儿女(第130期) ---2009/07/16刊
  • 相关文章
  • 中国人的话语权和金质小号(第124期) ---2009/06/04刊
  • 中国人为什么不应该仇富(第122期) ---2009/05/21刊
  • 全世界中国菜厨技大赛亚太初赛(第130期) ---2009/07/16刊
  • 射飞弹核试验 北韩中共演双簧(第130期) ---2009/07/16刊
  • 与中国民众合力抗暴 台湾反共救国团正式成立(第129期) ---2009/07/09刊
  • 七一游行 考验香港媒体良知(第128期) ---2009/07/02刊
  • 郭麒麟 从小贩到窗帘大王(第126期) ---2009/06/18刊
  • 日本年轻人喜存钱 引关注(第114期) ---2009/03/26刊
  • 北美政要恭贺神韵二零零九全球巡演(第104期) ---2009/01/08刊
  • 中国男女比例失衡 一颗定时炸弹?(第44期) ---2007/11/08刊
  • 新一期受欢迎文章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