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兹贝克姊妹在柏林少林寺看到大卫在练武,留下深刻的印象。过了几天,她们在无意中发现了一张武术课的传单,上面写着:“不提供一天班”,这个真正训练的武术班正对两姐妹的胃口,联系之后见面一看,原来就是大卫!

周一、三、五的傍晚,在德国首都柏林亚历山大广场附近的一个体育馆内,总是传来一阵阵中国武术的劈叉、翻腾、跳跃、兵器、套路等练习声,这是“柏林武术班”(Berlin Wushu Team)的业余班,学员里有大人也有儿童。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人物特写 正体版       列印机版

三个德国人爱上中国武术

德国武术比赛四个单项冠军得主大卫习武二十年,一招一式皆到位、纯熟。图为大卫在柏林国会大厦前的草坪。

文 ◎ 文婧

约兹贝克姊妹在柏林少林寺看到大卫在练武,留下深刻的印象。过了几天,她们在无意中发现了一张武术课的传单,上面写着:“不提供一天班”,这个真正训练的武术班正对两姐妹的胃口,联系之后见面一看,原来就是大卫!

周一、三、五的傍晚,在德国首都柏林亚历山大广场附近的一个体育馆内,总是传来一阵阵中国武术的劈叉、翻腾、跳跃、兵器、套路等练习声,这是“柏林武术班”(Berlin Wushu Team)的业余班,学员里有大人也有儿童。令人惊讶的是,授课老师并不是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而是年轻的德国人大卫.特律克(David Török)!

从小着迷武打影片

这位“大鼻子的武林高手”今年才三十岁,他在各大级别的武术比赛中获牌无数。以今年五月底举行的全德武术大赛为例,大卫就赢得了“刀”、“棍”、“三节棍”、“对练”等四个项目的金牌,铺开了今年十月份前往加拿大多伦多参加世界武术比赛的道路。

一个德国人,是怎么开始对遥远的东方武术感兴趣的?大卫说:“我从小就对李小龙的影片很着迷,武术我是自学的,一开始是模仿着武打影片里的动作练习。我还请人帮我录影,寄给内行的人,看看我的动作是否正确。”回忆起刚学武术时的这些趣事,大卫不禁微笑起来。

大卫十岁就正式拜一个中国人为师了,但不是学武术而是京剧,一学就学了两年。大卫回忆:“我的老师是从中国来的,我们之间的关系就像父子一样,是那种中国传统式的师徒关系,他也没收我钱。我们有时候还在雪里、风里练,当然还要背戏词,我最熟悉的戏就是《三岔口》。”

正因为有这么一段经历,至今大卫还能听懂不少中文,“当我决定离开他去专门学武术的时候,他还挺失望呢!”大卫不无感慨地说。

时间的历练,大卫从当年笨拙地模仿功夫影片动作的小孩子了,蜕变成一招一式皆纯熟到位的武术师。他在柏林少林寺练武时,虎虎生风的雄姿,让一对同样对武术着迷的西人孪生姐妹留下深刻的印象:“哦!他的动作和功夫片子里的非常像啊!”

不单只是玩玩而已
 


蕾拉是德国武术界有名的孪生姐妹花中的妹妹,长项是长拳和剑,也是德国冠军。

 


身为姐姐的奈希拉展示扎实的基本功。在德国,在女子南刀、南棍和南拳项目上无出其右。

这一对孪生姐妹奈希拉.约兹贝克(Necla Özbek)和蕾拉.约兹贝克(Leyla Özbek)今年二十九岁,妈妈是德国人,爸爸是一个十几岁就来到了德国的土耳其人。

奈希拉和蕾拉也是中国武术的粉丝,姊妹俩尽管是孪生,但奈希拉眉宇间流露出一股英气,而蕾拉脸上的线条则显得柔和温文。

巾帼不让须眉,奈希拉登上了女子“双刀”、“南刀”、“南棍”第一名的领奖台,在南拳男女混合比赛中她排名第三名,但在女子选手中还是第一名。蕾拉则是在“长拳”、“剑”两个项目中,获得男女混合比赛第二名,在女子选手中同样是第一名,两姐妹也都取得了代表德国参加十月份的世界比赛资格。

和大卫一样,姊妹俩从小就喜欢看功夫影片:“我们十几岁的时候就尝试过武术,跆拳道等等。但是当时的武术训练太稀松平常,强度太小,学不到什么东西,所以我们后来就没有兴趣再去了。”蕾拉说。

“我们两个练的兵器也不一样,我主攻南拳、南刀,比较硬,还要喊出声音。” 奈希拉介绍说。“我主要练习长拳和剑,没有我姐姐练的东西那么硬啦。”蕾拉补充说。

她们两个说话,一定是一个人先来一句,另外一个人再接一句,这来自二十九年的默契:一同出生,一同上学,一同寻找武术老师,一同苦练武功,又一同参加比赛。

两姐妹和大卫的武术之路第一次交会,是在九年多前。二零零零年初,怀着找到真正的师傅、学到真正的武术的想法,姐妹俩踏上了拜访柏林所有的武术学校的路。蕾拉说:“奈希拉首先想到这样做的,她做什么事情都比较主动,我比较顺其自然,来了什么事情我才去应对。”

姊妹俩当时在柏林少林寺看到大卫在练武,留下深刻的印象。过了几天,她们又在无意中发现了一张武术课的传单。

奈希拉抢过话头说:“上面写着:‘不提供一天班’,就是说,不提供一个玩一玩的地方,而是真正训练的地方。”这正对两姐妹的胃口,一联系之后见面一看,原来就是大卫!

就这样,两姐妹加上大卫和大卫的哥哥,开始了一周三次的共同训练,包括高强度的压腿、踢腿、翻腾、跳跃、套路等系统的武术基本功训练,很辛苦,但这正是奈希拉和蕾拉想要的。

对自己的认知更明确

“一开始,我们找不到地方练习,就在维腾瑙区的一个空旷的停车场练功,天黑了就藉着路灯的光练习。” 奈希拉说。柏林的冬天很冷,冬天黑的也早,下午四点多天就天黑了,在深冬的寒风中,在凛冽的黑暗中,几位高眉深目的武术爱好者走在成为武术比赛高手的路上。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这几个德国武术比赛高手,从中国武术里还学到了什么?

大卫觉得:“一开始练武术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外在的形式,基本功、套路、动作,做了一遍又一遍,感觉上就是一些身体的训练。但是时间长了,慢慢地才明白,外在的形式并不重要。”

大卫也提到了练习武术时注意力要集中,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武术让我对自己情感的认知更明确,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做了以后有什么后果。更能清楚看到事情的来龙去脉。”

不只大卫觉得武术给他带来了性格上的变化,他的不到六岁的儿子提姆(Tim)也耳濡目染地受到了一些影响,一次提姆告诉大卫,当别的小朋友打他时,他会告诉他:“我会武术,如果我打你,会比你打我疼得多,你看着办吧。”

还有一次,他对大卫说:“别人打我,如果我不理他,他就没兴趣了,就停下了。”这正好和大卫的想法“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更高层次的武术”不谋而和了。

内心变得安定沉稳

奈希拉则觉得,武术让她“增加了忍耐力,更平和、开朗、安静,更清楚自己是什么性格。”

武术也给她带来生活的智慧:“练套路的时候,不同地方的地毯不同,就必须非常集中精神。在走套路时,要非常专注在每一个正在进行的动作,就是说要‘活在当下’。”

蕾拉也深有所感:“武术让我变得更爱思考。比如面对自己的态度,每个人都能找到一百个理由不去训练,这和生活中一样,一些事情应该做,但是可以找到很多理由不去做,但是你最终还是要告诉自己,要去做。”

奈希拉说:“以前我总怕错过什么,内心非常不安定,想达到别人对自己的期待,得到他人的承认,但是现在就是去练习,做得更好,知道因此要承受孤独,知道要放弃一些事情,但是内心变得非常安定、沉稳。”

“而且,武术让我更谦虚,会了多好的技术也不能骄傲,否则就看不到技术背后的本质了。”奈希拉
总结道:“武术是个智慧型的运动。”

认准的事情 就做下去

三十岁是大卫自己划定的一个分界线,他想在三十岁时停止竞技武术,改练太极、气功等,他说:“太极非常慢,只有慢下来,才能更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今年大卫已经三十岁了,如果一切都像大卫想像的那样,那么今年十月份举办的世界武术比赛,将是他最后一次参加的世界级比赛。

他也希望以后能够将体育作为终生的职业。这件事情并不简单,“一件事情难度越大,我就越想把它办成!”大卫一个坚定的手势,加重了这句话的份量。当初正是这股劲头使大卫能够坚持自学武术,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奈希拉与蕾拉这一对孪生姐妹也一样,从十二岁开始,就想把体育当作一生的职业,尽管父母有些担心,觉得这样的工作不太稳定。但也正是对武术的执着追求,让奈希拉与蕾拉跑遍柏林的武术学校,最终找到了自己想要走的路,让“不简单的事情”成为可能。

“认准的事情,就要做下去”这个理念,在他们三人常年的武术训练中,变得更成熟、更清晰。无论他们“习武一生”的梦想是否能够实现,相信武术带给他们的人生感悟,会陪伴他们一生。◇

 

所在期数封面故事
  • 芦沟桥狮子的凝望(第129期) ---2009/07/09刊
  • 见证乱世 不容青史尽成灰(第129期) ---2009/07/09刊
  • 南京大屠杀幕后真相(第129期) ---2009/07/09刊
  • 揭开国共合作抗日的迷雾(第129期) ---2009/07/09刊
  • 相关文章
  • 中国股市只进不退(第128期) ---2009/07/02刊
  • 第三届全世界中国舞舞蹈大赛 塑百样人物 展万种风情(第128期) ---2009/07/02刊
  • 郭麒麟 从小贩到窗帘大王(第126期) ---2009/06/18刊
  • 中国人的话语权和金质小号(第124期) ---2009/06/04刊
  • 成龙公开献媚失败 留给献媚者的教训(第120期) ---2009/05/07刊
  • 北美政要恭贺神韵二零零九全球巡演(第104期) ---2009/01/08刊
  • 谦虚使人进步的真伪与对错(第100期) ---2008/12/11刊
  • 开极拳传人刘恩利(第98期) ---2008/11/27刊
  • 新一期受欢迎文章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