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市持续低迷,相关产业陷入经营危机,企业倒闭风险升高,由于中国破产法无法保障外资权益,且中共官方统计数据不明朗,一旦企业进行重整或清算,公司债恐成壁纸,因此造成外商撤资的现象不断上演。

国最高法院副院长奚晓明四月十七日在“法院应对金融危机商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所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在司法领域已经出现明显反映。

二零零八年二月至二零零九年二月,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量比上年同期上升19.62%。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封面故事 正体版       列印机版

外商撤资外逃现象蔓延

二零零八年十二月,中国外汇储备出现五年来首次下降。(AFP)

文 ◎ 道明

中国房市持续低迷,相关产业陷入经营危机,企业倒闭风险升高,由于中国破产法无法保障外资权益,且中共官方统计数据不明朗,一旦企业进行重整或清算,公司债恐成壁纸,因此造成外商撤资的现象不断上演。

国最高法院副院长奚晓明四月十七日在“法院应对金融危机商事审判工作座谈会”上表示,国际、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所引发的矛盾和纠纷在司法领域已经出现明显反映。

二零零八年二月至二零零九年二月,法院受理的案件数量比上年同期上升19.62%。

据奚晓明说,当前案件出现一些新的特点,如借款合同案件数量激增、买卖合同主动违约比例增大、虚假按揭贷款案件开始暴露、外商撤资外逃以及弃企逃债现象开始蔓延、企业改制遗留问题逐步暴露、民营企业破产清算比例明显增多等。

此前,中国商务部发表公告说,今年一月份中国吸引实际外国投资者的直接投资只有七十五点四亿美元,比二零零八年一月份下降32.6%,这是中国实际上接受外资直接投资连续第四个月下降。

自去年底以来,外资大批撤走,英国苏格兰银行、瑞士银行、美国银行等先后抛售中国银行的股票;香港房地产专家李嘉诚,把在上海投资的房地产卖掉,还有摩根史坦利在上海投资的一个“锦麟天地”的酒店式公寓报价十一亿出售;“新天地大厦”、“华山夏都”、“茂行世纪公园”也都抛售。

这些对中国金融市场造成巨大冲击。目前,外商撤资外逃现象还在蔓延。

外资债权人吓出冷汗

中国房市持续低迷,相关产业陷入经营危机,企业倒闭风险升高,中新地产集团(Neo-China Land Group)、亚洲铝业集团(Asia Aluminum Holdings)出现偿债问题,新加坡上市的镀锌钢卷大厂中国金属(Ferro China )也濒临破产。近几年大举进军中国公司债市场的外资机构开始担心,由于中国破产法无法保障外资权益,一旦企业进行重整或清算,公司债恐成壁纸,债权将化为乌有。

据彭博资讯报导,花旗集团、避险基金巨擘城堡投资集团(Citadel Investment Group,LLC)、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里昂证券集团(CLSA Capital)等外资机构,无不希望抽回对中国钢铁业的放贷,据估计金额约一至二亿美元。否则这些企业一旦进行清算,外资债权也将一笔抹煞。

信评公司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表示,中国大陆房市诸多企业有倒帐风险,并认为中新地产集团在半年内倒闭机率50%。一月份该公司未能偿付四亿美元公司债的利息,最后获得三十天的宽限期限。尽管该公司拥有二点五八亿美元的现金,但今年内的还债金额远大于此。一旦中新地产倒闭,整个中国房地产恐掀起一波倒牌效应。

陷入破产边缘的亚洲铝业集团,则希望以低于面值的价格购回十二亿美元公司债,使债务减少4/3。3月4日并表示,若债权人不同意,将来只能取回四成以下的债权,公司也将立即进行清算。据承销券商估计,若亚洲铝业进行重整,债权人可拿回16%债权;若进行清算,债权人仅能拿回3.82%。

关于中国企业的清算与重整,中国破产法令对外资并无任何保障。二零零七年一月生效的〈新破产法〉虽明订企业的破产程序,但中国法院至今还不知如何处理外资的债权问题。

其次,关于债权如何重整,债权偿还的优先顺序也很重要。传统上,中国企业的公司治理,偏向优先偿还中国人的债权,因此,外资债权的保障已是落在最后了。美国律师事务所Allen & Overy派驻香港的企业重整主管大卫.奇德感叹道:“非有必要,外资不该进入中国债权市场。”

中国企业向外资筹资方式,包括公司债、可转债,以及抵押借款。据汤姆森路透(Thomson Reuters)调查,近几年美元计价的中国公司债大受外资欢迎,二零零五年以来年中国企业共发行二十八亿美元公司债,直到去年金融海啸,外资认购的意愿才大减,中国企业遂改发行人民币计价的公司债。


由于中国破产法无法保障外资权益,一旦企业进行重整或清算,公司债恐成壁纸,因此瑞士信贷等外资机构,都希望抽回对中国钢铁业的放贷。(AFP)

专家质疑增长数字

美国智库“传统基金会”(Heritage Foundation)学者史剑道(Derek Scissors)一月二十二日发表〈中国成长的真相(The Truth About China's Growth)〉一文,质疑中国的经济成长数字。

史剑道在文中指出,中国的人口虽然较美国多十亿人,但中共通常仅需美国一半的时间就可完成国内生产总值(GDP)的统计工作,且在过去十年,中国境内所有的县市政府提报的经济成长数字远大于所属省市政府公布的成长数字的平均值,相同的情况也发生在县以下的乡镇市政府。因此,中共中央所发布的GDP,是任由中共摆布的,其真实性不免令人怀疑。

以中共公布的二零零八年的GDP成长幅度达9%(以此推算,二零零八年第四季的GDP之成长幅度为二零零七年同期的6.8%)为例,史剑道认为中共有可能又在玩数字游戏,因为中共曾修正二零零七年的GDP成长率为13%,相较于早期公布的11.4%,增加了1.6%。

史剑道在文中举出,之所以无法相信中共公布的经济数字的主要原因是,中共官方统计存在已久的问题以及其与能源消耗量的差异比较。众所皆知,中共公布的有关经济成长、投资以及消费等的成长数字,都是年别的统计,没有季别的统计资料,也因此无法核对其真实性。

如果相关经济成长的数字不可信,那么接下来最引人注目的是中国境内的零售销售额的成长情形,因为全球都寄望中国境内的消费成长能带动全球的经济。虽然中共所公布的二零零八年全年零售销售较前年成长21.6%,然而其真实性也是禁不起挑战的。史剑道在文中特别以中国境内二零零八年小客车销售量仅成长7.3%、房屋销售量在二零零八年十一月衰退量创历史新高的21%为例,作为挑战前述零售销售成长数值真实性的佐证。此外,史剑道说,要寄望中国人民购买进口产品是不可能的,因为去年第四季中国进口量衰退达8.8%。

根据史剑道的分析,另一个令人怀疑中共经济成长真实性的观察因素是电力的消耗量,中共上一个经济困境是发生在一九九零年代末期的亚洲金融风暴。现在人们已相信中共当时公布的一九九八年及一九九九年的GDP成长数字是夸大的,因为相较于当时的GDP成长幅度,电力消费成长幅度却是直线下降。

二零零八年经济开始反转后,奇怪的现象又出现了,GDP成长幅度开始超前,去年第四季的GDP虽然推估还有6.8%的成长,但电力消费却已呈现减少6.7%的趋势。

史剑道认为如果中国的经济在去年第四季真的有6.8%的成长,就不致会有六百万中国人民失业,或者去年十一月中国城市的失业率就不致推升到9.4%。若以去年第四季中国境内电力消费及进口量的衰退情况推估,那么中国去年第三季的GDP应该就已出现只有6.8%的成长,也才会让中共的决策者在去年十月就赶紧推出振兴经济方案。

史剑道在文中指出,去年中共的GDP成长最有可能的情境是第一季约10%、第二季9%、第三季7%、第四季则约为1%。◇
 

所在期数封面故事
  • 静悄悄的东莞和大陆经济状况(第120期) ---2009/05/07刊
  • 东莞这里“静悄悄”(第120期) ---2009/05/07刊
  • 破产?还是半路出逃?(第120期) ---2009/05/07刊
  • 相关文章
  • 信用卡在中国和美国的妙用(第120期) ---2009/05/07刊
  • 亚洲经济结盟 中共打压台湾(第120期) ---2009/05/07刊
  • 4.25:中国人真正的尊严(第119期) ---2009/04/30刊
  • 忘却金融风暴 唤起生命记忆 (第111期) ---2009/03/05刊
  • 佛缘成就雕塑家黄映蒲(第107期) ---2009/02/05刊
  • 前中国首富落马 上海官场或再震(第79期) ---2008/07/17刊
  • 新一期受欢迎文章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