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峰会在各国既期待又抱有疑虑的情况下开幕,结果却意外地达成了协议并发表公报。协议的背后,各国各怀心事,权力协商与角力不言而喻。


英国警方戒备重重,逮捕抗议G20进行的异议份子。图为一名抗议人士被警方逮捕。(Getty Images

月二日,G20峰会的二十四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包括联合国秘书长、世界银行行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在内的众多头号人物汇集在伦敦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再次商讨应付全球金融危机的对策。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焦点新闻 正体版       列印机版

各怀心事的G20峰会

二零零九年四月二日,G20首领在伦敦举办峰会,讨论如何应对全球金融危机。(AFP)

文 ◎ 王静雯

G20峰会在各国既期待又抱有疑虑的情况下开幕,结果却意外地达成了协议并发表公报。协议的背后,各国各怀心事,权力协商与角力不言而喻。


英国警方戒备重重,逮捕抗议G20进行的异议份子。图为一名抗议人士被警方逮捕。(Getty Images

月二日,G20峰会的二十四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以及包括联合国秘书长、世界银行行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总裁在内的众多头号人物汇集在伦敦国际会议展览中心,再次商讨应付全球金融危机的对策。

出席G20峰会的成员国领袖来自:阿根廷、澳洲、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印度、印尼、意大利、日本、墨西哥、俄罗斯、沙乌地阿拉伯、南非、南韩、土耳其、英国、美国及欧洲联盟。另外还包括联合国、世界银行、世界贸易组织(WTO)、IMF、欧洲理事会、东南亚国家协会(ASEAN)、金融稳定论坛、非洲新伙伴发展计画(NEPAD)等国际组织的主席或代表。难怪人们说,G20基本上代表了全球主体的声音。

从三月二十八日开始,包括反战者、环保主义者、反全球化者以及危机受害者等数以万计的抗议人士开始汇集伦敦,诸多组织和个人扬言要给G20一点颜色看,为保证峰会的顺利进行,东道主花费了一千万英镑,成为近十年来英国最大规模的警察治安行动。据悉至少一名抗议人士身亡,一名警察送医,三十二人被逮捕。

由于去年十一月华盛顿峰会的“有口号、没行动”和前不久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的“有共识、待行动”,人们对G20峰会既充满期盼又抱有疑虑。不少人担心峰会的“清谈馆”会从华盛顿的波托马克河岸搬到伦敦泰晤士河畔,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更是毫不客气地预测:“G20峰会将以失败告终”,因为各方观点差异太大。

然而峰会最后却意外地达成了协议并发表公报。正如德国总理默克尔所言,“与会者做出了几乎是具有历史意义的妥协。”原因很简单,当全球面临危机时,坐在船上的人谁也不想船真的翻了,于是各方不得不妥协。然而表面上的一致协议并不能真正代表具体执行中的一致行动,各方心怀鬼胎的利益角逐也可能在日后显露出来,看清暗流汹涌的本相也很有必要。

美欧之争:扩大经济与全球监管

G20峰会前美国高呼:全球急需扩大刺激经济措施,各大经济体至少要达到其国内生产总值的2%,然而以法国德国为主的欧盟却强调,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国际金融体系的监管工作,特别是对金融机构、主管红利、对冲基金及境外避税天堂等都必须严加管制。

目前世界各国“主权自居”的状态与金融“全球化”之间存在着不匹配和互相抵制的现象,任何跨国立法机构、监管机构都无权去管一个主权国家境内的金融行为。由于金融监管问题必然牵扯到美国金融政策的制定等问题,直接干涉到美国利益,于是双方观点的对立性十分强烈。

在美国和欧洲大陆之间一直存在着一种理念上的分歧。美国主张的全球化是坚守各国主权,并在此基础上各国相互平等做交易,以自由国际市场的力量规范国际经济和金融事务,而以法国为主的欧洲大陆国家主张的全球化,却是要建立一个具有强制力的世界政府,包括世界立法机构、国际法院、国际监管部门等,由这个世界政府来管理所有国与国间的经济和金融关系。

美.柔软手段赢得资金救市


G20峰会上,奥巴马柔软的态度替美国赢得了一万亿美元的救市资金。(AFP)

由于这种理念上的差别,美国不主张设立国际金融监管机构,而德法却威胁说,如果不同意设立跨国监管机构,那么他们将从会议中退席!不难看出,即使各国度过金融危机之后,制度的重建工作仍将面临巨大挑战。

有人称,G20峰会上与会各国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合作态度,使之成为世界经济秩序的一个转折点,而促成这一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应是奥巴马的柔软手段,他放弃了美国习以为常的傲慢,以多边主义代替布什的单边主义,以谦逊、认真倾听的新姿态,赢得了包括俄国在内与会国家领导人的好感。当然此次峰会上美国的收获是非常巨大的,通过峰会,美国基本达到了想要达到的目标:集中资金救市,并在全世界内进行以经济为中心的合作。

英.拉拢关系力保G20成功


英国首相布朗在G20峰会上发表演说(Getty Image)

作为东道主以及美国最坚定的盟友,英国在G20峰会上的态度十分微妙,布朗首相不得不在美欧中间巧妙拿捏:一方面跟着美国跑,呼吁进一步扩大经济刺激计划,另一方面又得照顾欧盟情绪,急喊加强金融监管、改革国际金融体制势在必行。以前一直反对在欧盟内实行统一的金融监管体制的英国人,如今其金融服务监管局则在积极倡导建立一个统一步调的监管机构,其目的不言而喻:尽量按“英式标准”来确定监管规则。

G20期间最忙的人莫过于英国首相布朗,别说此前他为推动英国经济复苏所采取的“保银行、扩刺激、降利率、推减税、印钞票”等事,近日他不但在伦敦接洽一系列发展中国家领导人以寻求支持,还走欧洲、跑美国、甚至飞到南美和巴西总统对话,因为这次峰会不但对英国经济很重要,而且对于想在二零一零年争取大选连任的布朗来说,G20也绝不能失败。

中.“超主权货币”美梦落空

除欧美各怀鬼胎之外,被称为“金砖四国”的巴西、俄罗斯、中国、印度,也想在G20峰会上提升各自的发言权,并要求发达国家要负起大责任,国际金融体制更要公平,不能再“你们享受,我们埋单”了, 这其中叫喊声最高的当属中共。

峰会前夕,央行行长周小川提出“超主权储备货币”,直接挑战美元的霸主地位,国务院副总理王歧山紧接着发文要求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拥有更大的权力。一时间给大陆百姓造成一种错觉:“人民币要出海取代美元,成为国际硬通货币了。”

“超主权货币”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的概念延伸。目前全球有四种主要的“硬通货币”:美元、欧元、日圆、英磅,其中美元占了45%,欧元26%,日圆15%,英镑14%。毫无疑问,不管人们多么“讨厌”美元,如今仍没有任何一种货币能取代美元的统治地位。目前美元占国际贸易的70~80%,而且美国现有国内生产总值(GDP)占全世界的25%,远远超过其他国家。

而且由于中共采取的外汇管制制度,使人民币无法自由流通,这正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要予以去除的东西。再加上退党大潮冲击下中共政治制度的动荡,人们对其货币的不信任,哪怕近来中共在国内大力宣传人民币要出海,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民币都不可能成为国际储备货币。

在G20峰会上,中国要求的两项:“推出超主权国际货币”和“改变IMF的主导权结构”,都没有在最后决议中具体写入,人们对这些遥远的不着边际的议题毫无兴趣并不以为然。

港澳:险些上黑名单

G20有个重要议题就是打击“避税港”(避税天堂),法国建议公开列出那些不交税、避税的地区,并在日后严加管制。会上萨尔科齐把香港和澳门列入避税天堂,而胡锦涛坚决不干,于是两人互相指责,到会议快结束时都争论不休,以致于公报无法发表。

后来在奥巴马的调停下,香港和澳门既没有和哥斯大黎加、马来西亚、菲律宾及乌拉圭四个国家一样被列入黑名单,也没加入三十八国或地区的灰名单,也没有像美国那样上白名单,就这样不明不白地回避了这个问题。

G2“双雄会”忽悠中国

G20峰会前,为让中国人更多的为全球经济危机埋单,英国《经济学家》杂志甚至宣称G20的“群英会”为美中两国的G2“双雄会”,美国CNN也把胡锦涛与奥巴马的会面称为G2,在大陆宣传中,很多中国人也把G20看成了G2,仿佛中国崛起已在眼前。然而许多海外媒体对此夜郎自大之说嗤之以鼻,他们普遍认为,中国要成为救世主还早得很。

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表示,从经济规模看,中国GDP还需要翻三倍才能赶上美国,按每人平均收入算,中国的距离更远;从金融角度看,虽然这次美国金融危机非常严重,但那是一种“富贵病”,是金融“相对制度”所能支持的容量过快发展的结果,而中国是金融发展严重不足,这些都导致了中国想拯救世界的说法完全不成立。

比如说:为了维系世界贸易秩序、维系世界和平,美国每年的军事开支巨大,二零零八年是近七千亿美元,相当于中国政府全年的预算内财政税收。世界上除了美国有这个实力外,还有谁能承担起“主导世界秩序”这个责任呢?因为有这个责任,就得有这个付出。

G20期间中央电视台的著名主持人白岩松跑到华盛顿主持了一场关于G2的专题节目,中国菁英在大国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之后,也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G2是在忽悠中国。

碳货币成中国未来忧患

四月一日的中美峰会上,胡锦涛并未提出取代美元的“超主权储备货币”、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的发言权以及美国债券的安全等问题,只是与美方联手开启“战略和经济对话”,与会前的强硬攻势大相迳庭。

事后,美国没对中国希望的金融秩序改革作出任何实质性承诺,而中方却按美国的要求乖乖的拿出了四百亿美元来回应。在G20峰会上,胡锦涛除了空喊几句“坚定信心”、“加强合作”外,唯一能做的就是在晚宴上坐在主人布朗首相旁边瞩目的位子上吃饭。

很多人担心,发达国家在G20峰会后,会以碳货币勒索中国,如学者叶檀指出,假如“建立在特别提款权基础上的超主权货币无影无踪,而另一种对于中国利益有极大损害的碳货币却顺时而出。既然中国提出超主权货币,既然所有各国一致同意发展新能源,那么,建立碳货币就是顺理成章的事,这不仅堵住了中国人的悠悠之口,还达到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作用,在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中,挂上了 一条绞索。中国兴冲冲希望G20会议建立全球新金融秩序,不料有可能暗地里被出卖未来的利益。”

G20成果小结

由于面对共同的危机,各国都表现出极大的妥协,最后结果算是令人满意的。概况来说,G20的主要成果就是各国同意增设一万亿美元来进行全球性的救市,这一万亿美元包括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紧急储备基金增加五千亿,各国特别提款权(SDR)基金增加两千五百亿,另外增加两千五百亿的贸易配套基金。

联合声明还呼吁对“对冲基金”、金融高层主管的薪酬、信用评级公司、以及银行的风险管理实行更严格的监管,并加强国际间的协调一致。为此峰会决定在G20内部设立一个新的国际机构:“金融稳定委员会”,密切配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对未来金融风险提出早期预警。
但愿这些协议成果都能真正落实到实处,各国的承诺都能如期兑现。◇
 

所在期数封面故事
  • 中国最大红色资本家族陨落(第117期) ---2009/04/16刊
  • 荣也中共 败也中共(第117期) ---2009/04/16刊
  • 引爆荣家的外汇巨亏(第117期) ---2009/04/16刊
  • 应验“富不过三代”的荣氏家族(第117期) ---2009/04/16刊
  • 相关文章
  • 外电:购买美国国债 中共别无选(第117期) ---2009/04/16刊
  • 重建中国文化精神 必从自由开始(第116期) ---2009/04/09刊
  • 寻求正义 中国人身陷秘密黑牢(第115期) ---2009/04/02刊
  • 印尼华人地位改善 偏见尚存(第110期) ---2009/02/26刊
  • 张健谈法国工会与罢工(第109期) ---2009/02/19刊
  • 英镑贬值 重提旧事加入欧元?(第107期) ---2009/02/05刊
  • 新能源和未来(第44期) ---2007/11/08刊
  • 魏斯博士:前世今生来日缘(第36期) ---2007/09/13刊
  • 新一期受欢迎文章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