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摄影 ◎ 伊罗逊
if (trim(substr("00".$vLocalIssue,-3))<=substr("00".(intval($vNewsIssue)),-3) || isset($_SESSION['UserName'])){
?>
十九世纪中期开始,人们从土地中走出来,加入了工业发展,人的私有需求越来越无止境,如今土地已经成为多数人向往或追忆思乡情怀的圣地了……
土地是神给人类留下的生存根本。
其实我是想说: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还能维持多久?
总是听人说,要回归自然、回归传统,说是到老了回乡下种菜养家禽,过悠哉的日子……听起来好像人人都是从乡下土地走过来。那种日子是多少城市人朝思暮想的土地田园生活,是多少代人怎么远离它都眷恋不忘的记忆。历史上的传统生活和人类的自然状态是很久远的事情了,经历了我们以前多少代人的时间,当代人甚至都不知道这个回归自然的意义了吧。
上古文明被大洪水天翻地覆的冲刷一新后,地球上的大陆板块重新组成了现在的结构;被诺亚方舟救下来的少数史前人,在造物主的旨意下,过着自然取之生态资源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季节收种,自然繁衍,人与自然和谐融洽。从太平洋周边岛屿的原住民,到大西洋陆地的印地安人,还有各大洲各民族,都共同有着从土地自然取之食物的过程。
工业化摧毁自然生活状态
●南澳毛利人
我在地球最南部,曾在原住民毛利人家里住过,以前他们的生活就是取之大自然,狩猎捕鱼、沟边野菜、山上果实,吃多少取多少,多了就分给别人,从来没有多采集后自己储存食物的概念,尽管到了现在也还是这样。十九世纪中期,英国人来了,带着火药枪炮和工业机械到那里开采金矿,划圈占地,把毛利人取于自然的生活状态给摧毁了,最终洋枪洋炮战胜了那块土地上的木石族群,从此终止了他们自然的生活状态。
●台湾原住民
后来,我到地球的中部台湾南部山里居住,在高山原住民的家庭里,感受山里人的自然生活。古老的传说,如同南半球的原住民一样,他们以山地为本,以游耕及狩猎为主要的自然生产方式,养活了一代又一代子孙。十九世纪中末期,先后有英国、荷兰、美国、日本等工业资本帝国,为了掠夺那里的樟脑、茶叶和鹿皮等经济资源,靠着现代枪炮,踏着原住民的鲜血和遍地横尸,登上了那块富饶的土地。
●北极印地安人
近日在地球最北部住些日子,又听到了原住民印地安人早年的故事。也是在十九世纪末,美国人跨越北部,在大地上挖掘了第一口油井后,这里就变了模样,有着英国工业生产条件的人,需要大量的人参加挖井采石油,便开始了流血的占领抢夺。这里的印地安人不得不被迫放弃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投入了工业生活;还有一些人坚守着世代的耕种畜牧狩猎的生活形态,不得不往更寒冷的北部大举迁移。在不断的与现代工业社会形式抗争中,他们的民族在逐渐的衰弱消亡……
南北中的乡村部落生活就是早年传统的土地生活了,没有土地,人类就会从地球上消失,这些部落族的后代们渐渐认识到,现代工业对他们的民族、对人类是个怎样的结局概念,所以有许多人又回到土地中,回到山上继承他们祖先的业绩。
在天空看大地的城市如同一块块电子集成线路板。 |
|
那些高起的楼房、巨型工业用罐看起来像是焊接在电路板上的电阻电容等电子零件。 |
地球形成电子集成器
近年来,经常坐飞机南北西东的在天上看大地,在飞机上看地球,原始自然绿色带好像越来越少了,耕种的土地面积也越来越小;在地面上多了很多的集成板块,方圆机械排列有序的贴在地球表面,那就是城市。在天空看城市,像是看一个个电子线路板,楼群和一些高耸的工业储存罐仿佛是在电路板上焊接的电阻和电容,公路像电线一样连接着下一个集成板块,把整个地球连接成一个星球电子集成器,这个电子集成器的密度看来越来越大了……
人在钢化玻璃道路上行走,通向房间的过道都编了号码,很像在外星飞船上,长久在这种冰冷材质构成的建筑里生活,人会怎样呢? |
|
人类的现代建筑犹如机器内部构造,巨大的齿轮和轴承作为现代的建筑风格。 |
十九世纪中开始,工业科技土匪般的把传统土地毁坏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开始变化。人们从土地中走出来,加入了工业发展,加入了城市的扩建;人的观念也适应着机器涡轮的速度在变异,由理性婉约,变为感性直接;人类的社会形态随着金属齿轮发生板结冰冷、机械和简约;人的私有需求越来越无止境,土地被征收,变为城市电路板的速度越来越快,人类在自觉不自觉中,加速了这个地球电子集成器的形成。天啊,这个电路板地球是为谁创造的啊?地球还是人类的地球吗?越遐想越可怕!
如今土地已经成为多数人向往或追忆思乡情怀的圣地了,说明人已经离传统土地越来越远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还能维持多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