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文华
if (trim(substr("00".$vLocalIssue,-3))<=substr("00".(intval($vNewsIssue)),-3) || isset($_SESSION['UserName'])){
?>
“百家讲坛”有讲坛,但没有百家。
除了话语霸权外,主讲人的言说中也只有一家--权谋家。尽管其市场效果很大,但其社会价值却是负值。
而神韵的出现,给衰败的国学带来了无穷的生命力。
前些年火爆一时的大陆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最近频频传出坏消息,阎崇年挨打,于丹受威胁等。前两个月收视率已被挤出央视科教频道前十名。有人甚至认为该栏目已进入死亡倒计时。过去七年百家讲坛的兴衰演变让不少人反思:当代人如何才能复兴传统文化呢?如今不少人已把希望寄讬在摆脱了党文化的海外华裔。
央视讲坛 死亡倒计时
据《南都周刊》报导,创立于二零零一年的《百家讲坛》,在易中天、于丹等学术明星的火爆之后,已现七年之痒。目前的《百家讲坛》正陷入后继无人的尴尬境地,同时,其娱乐化庸俗化的倾向也一再被学界和观众所诟病。
最近在发生阎崇年挨打,于丹被威胁之后,央视内部最新消息称,《百家讲坛》收视率已从一、两年前的最高收视率0.67%下跌至0.1%以下,从科技频道的第一名下跌至十名之外。有大陆学者称,任何主讲人都挽救不了《百家讲坛》,这个影响巨大的节目在进入多事之秋的同时,也进入了“死亡倒计时”。
专家指出,《百家讲坛》从学术选秀、学者包装、利润产生等环节中竭力推行娱乐化和庸俗化,其结果是所谓“娱乐至死”,因为娱乐,所以死了。
马列破灭 国学兴起
回顾七年前《百家讲坛》的兴起,很多学者在其突然火爆的背后,找到了历史的必然。当众多的宫廷戏、古装戏乱人耳目的时候,人们需要通过学者的视野去了解真正的历史。娱乐迷离之后,人们自然而然的产生了知性的需要,如同吃多了油腻杂乱的东西,想喝点清汤一样。
更深层的探讨发现,中华民族是个重视历史、依靠历史来学习、“温故而知新”的民族,从历史中学习做人的道理,特别文革摧毁了中华传统文化,很多中国人已忘却了自己祖宗的历史,无缘拜读先哲们的教导,于是在衣食足之后,人们必然会有精神层面的追求。当西来马列学说破败之后,人们自然而然的把目光聚集
在传统国学上。
如何让被剥夺了文化底蕴的当代中国人理解古代圣贤的传世经典,的确是件难事。对于《百家讲坛》用通俗化娱乐化的方式解读历史,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百家讲坛》里,有拿历史故事说书的,有制作心灵鸡汤来安抚人的,还有将经典名著做成悬案索引侦探的,支持者认为这种深入浅出的方式适合大众普及,而反对者则称讲课人歪曲了原着,误人子弟。
学术超女的畅销与挨批
但有一点是公认的:百姓渴望了解历史,渴望从先贤圣者的教导中重新省视自己的人生。以主讲人出书后的版税收入为例。二零零六年上海文艺出版社以竞标价五百万元、首印五十五万册夺得易中天《品三国》(上)的版权,开启了中国图书出版版税最高纪录。在二零零六、二零零七年度的作家富豪榜上,易中天收入高达八百万和六百八十万。
而夺得《于丹〈论语〉心得》版权的中华书局,起印数升到六十万册,总销量超过一百五十万册。而《于丹〈庄子〉心得》更是首印一百万册,创下近十年畅销类图书首印的最高纪录。二零零七年于丹版税收入高达一千零六十万万人民币。
尽管于丹的书很畅销,学术界对这位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从事电视研究的教授“客串”研究古汉语、解读孔子、老子,“学术超女”的功底自然不够深厚。大陆专家们指出,其书中至少有十四个大的“谬误”。比如把孔子所说的“小人”解释为小孩,把国家政策的“民无信不立”解释成对“信仰”和“对政权”的认可,而不是政府“取信于民”,于丹还闹出把“把厕所当客厅”的笑话,于是很多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孔子很生气,庄子很着急。”
二零零七年三月三日,于丹在北京签售新书《于丹〈庄子〉心得》,一男子身穿写有“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的白色T恤抗议。(新纪元资料室)
庸俗化错误化
《百家讲坛》其他主讲人更是“戏说历史”。如那位因讲“历史上的和”而创收视纪录的纪连海,竟称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另有隐情,因为“大禹生命中还有另外一个女人”。即使在被视为“最学术的主讲人”王立群身上也屡见不鲜。如王立群新解“凤求凰”,称司马相如对卓文君的追求是“有预谋的劫财又劫色”。他还负责任地说,“汉朝的很多皇帝,包括刘邦都是双性恋。”这种庸俗化的视角,无疑投合了观众的猎奇心态,然而却毁了历史的庄严。
北邙山樵评点阎崇年、易中天、于丹三大主讲人说:“阎崇年虽然饱读史书,却居然是在历数清代宫闱的帝王轶事和花边新闻;易中天号称是在‘水煮三国’演绎名著,其精神内含却是展示中国人最应该去批判的官场哲学和阴谋论;至于于丹,她讲的内容根本就和孔子、庄子无关,她是以复活经典的名义,传授犬儒主义哲学,对大众进行心理按摩。”
西北大学文学院院长李浩在《百家讲坛》现象批判“吊诡的大变脸”中,将“百家讲坛”称作“三无”产品,即“无学术、无学理、无学者”。比如李悦认为,于丹解读《论语》心灵鸡汤的主要感想是,“《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实际上《论语》并不是提供“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生活”的百科全书。《论语》中有关快乐生活的篇章不到全文的十分之一,于丹这种曲解对不了解论语的人是极大的误导。中山大学研究古诗词和古文献的徐晋如博士更是称于丹:“极度无知,传播错误的甚至有害的思想。”
有趣的是,《百家讲坛》也曾准备邀请著名学者叶嘉莹、傅佩荣,然而观众们却仿佛更容易被于丹浅显的东西所吸引,而对真正的好东西视而不见。这也难怪,中共六十年来的文化荒芜,基本上毁了国人的鉴赏判断能力。畅销的未必就是最好的。
有讲坛,但没有百家
有人评论说,于丹可能正是利用了这种“争议化传播”,将自己推到更火爆的境地,其中微妙令人玩味。文化评论者北邙山樵也从传播角度分析了刘心武的走红。“刘心武为甚么可以在考证不确凿的情况下就信誓旦旦地讲《红楼梦》,此间并无知识的真伪,而只有声音的强弱,谁背靠强势媒体,谁的声音就强。”
如今大陆无论精英份子还是草根百姓,都希望在《百家讲坛》上实现对话,让持不同意见者占据一样强势的平台。魏明伦就直斥《百家讲坛”垄断了无法
对答的话语霸权,网民“大汉之风”掌掴阎崇年事件更是一个极端例子。随后网民“韩江雪”又以山寨版《百家讲坛》主讲人的身份,拍了一段六小时的视频,专讲岳飞的“从靖康耻到风波亭”,上传到博客上,三天内的点击率就超过三万,被人称作“民间易中天”。
政治权谋 中共操纵
在很多人看来,《百家讲坛》有讲坛,但没有百家。除了话语霸权外,主讲人的言说中也只有一家,那就是权谋家。尽管《百家讲坛》宣称自己的定位是“一座让专家通向老百姓的桥梁,从而达到普及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目的”,但其理解的“优秀中国传统文化”是特有所指的,除了《红楼梦》、唐诗宋词,偶尔再谈谈家具瓷器收藏外,《百家讲坛》的所有主打节目无不围绕宫廷权谋、政治斗争、帝王霸业等中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尽管其市场效果很大,但其社会价值却是负值。
网民评论说,在中国这个政治越不透明越不开放的社会,政治越被人津津乐道。从吕不韦的策划到神龙政变的密谋,一个科长、处长可以如饥似渴地从中汲取权谋智慧,领悟如何在今天的办公室中运用,而一个普通老百姓也可以藉此意淫权术,它的收视率自然也颇为叫座。
还有人指出,央视制作这样的节目基本不花钱,一张桌子、一台摄像机、讲一次一千元的报酬,《百家讲坛》可谓央视效益成本性价比最高的节目。面对纳税人的奉献,“央视有甚么理由只顾追求利益,而漠视学术论坛对公众的价值意义呢”。
据易中天透露,他很想在《百家论坛》讲“美国宪法诞生的故事”,可由于央视的决定权,这样的节目中国百姓就看不到。据说二零零七年一位中共高官非常爱看《百家讲坛》,传来要求多讲讲革命历史题材,于是很快《百家讲坛》就有了杨子荣、长征的故事。
迷失敬神文化的基石
可悲的是在中国,哪怕是文学系的博士硕士,真正认真读懂孔子《论语》的人寥寥无几。虽然中小学教科书里选有《论语》的部份章节,但那比蜻蜓点水还不如,可忽略不计。《论语》如此,遑论其他。中华民族传统经典的断裂,造成了整个社会文化生态链的断裂。
如今中国社会需要一种内向的文化认同,《百家讲坛》上解读孔孟之道、老庄哲学,尽管现代人曲解了古人的意思,但这些大众化启蒙当然比中共宣扬了几十年的马列邪说要好得多,从这个角度看,《百家讲坛》走过的一段昌盛经历也有其积极效应。
然而旨在普及中华传统文化的《百家讲坛》,毫无疑问并没有完成其承诺。人们在一次次失望中发现,在中华民族崇尚“仁义礼智信”道德基础的背后,是“信神敬神,尊天重道”的“神传文化”,中国之所以被称为“神洲”,中华传统文化最本质的基石是建立在“信神敬神”的大前提之下的,假如没有信神的大前提,就不会有老子、孔子、孟子、庄子等先贤圣者的国学了。
可悲的是,在如今中国的讲坛上,中共信奉的无神论是容不下真正有神信仰的,中国社会的这个先天性缺陷,决定了《百家讲坛》所讲的国学并不是真正的国学,因为其基石都被扭曲了。如果把世界观比作大楼的地基,地基都歪了,上面的房子能不是歪的吗?一个以达尔文进化论为基础的奋斗者,要理解老庄恬静无为的处世观,要懂得孔孟的知天命,这是很难的。
神韵传播中国国学
如今很多人也认识到,真正障碍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正是中共政权及其强加给国人的共产党党文化。通俗的说,党文化和传统文化是互相对立排斥的一对矛盾体,在无神论的党文化下,永远也不可能容忍敬神的传统文化,这也是为甚么中共执政以来非要破除四旧、砸烂孔家店的根本原因。如今中共讲坛上要讲孔孟之道,这无疑于与虎谋皮、让狼供奉羊一般可笑。
从这个角度看,央视的《百家讲坛》所谓普及传统文化,只是挂羊头卖狗肉的欺骗行为。真正能复兴传统文化的人,一定是站在中共对立面、跳出党文化的人。自从二零零六年美国神韵艺术团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演出以来,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在惊呼:“这才是真正的中华传统文化啊!”很多西方人也感叹:看神韵,“让我们今夜都成了中国人!”由此可见神韵所蕴含的巨大文化感染力。
随着神韵光盘在大陆的流传,很多大陆学者由衷的赞叹:神韵才是真正在复兴中华传统文化,神韵歌舞蕴含着深厚的国学功底,饱藏着中国人特有的“敬天信神、天人合一”的理念。神韵的出现无疑给衰败的国学带来了无穷的生命力。
曾因在讲台上讲林昭故事而被停职上课的吉林作家卢雪松,流着眼泪看完了神韵录像。她称神韵晚会是一台货真价实的推动人们欣赏品味“回归传统”的晚会。节目是那么纯正、洁净,带给人们的是神圣精神的召唤,让人感受到心灵有所依讬的安宁与喜悦,那种人类还在伊甸园时的纯净生命状态。她希望神韵晚会这样原汁原味的正统艺术节目能够早日在中国大陆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