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籍犹裔大指挥家维克多.克伦贝勒(Victor Klemperer)在《第三帝国的语言》里提出了一个相当经典的问题:“甚么是希特勒最有力的宣传工具?是他和戈培尔的个别演讲吗?”与当时大部份人的想法不同,早在该书出版的一九四七年之前,克伦贝勒就极度清醒地发现了纳粹的秘密:“不,最有力的影响不是来自个别的讲辞或文章、宣传单张、海报与旗帜;这种影响力不是透过那些必得清醒地、有意识地吸收的东西而达致”,“相反地,纳粹主义之所以能渗进人民的血肉,靠的是一些单词、词组和语句的结构,靠着广泛、机械而又不自觉地重复使用它们达到百万次以上。”其实克伦贝勒的发现不只适用于纳粹德国,而且还是古今中外所有国家一切社会的通性。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自由评论 正体版       列印机版

甚么是“炒作”

(Getty Images)

文 ◎ 梁文道

德籍犹裔大指挥家维克多.克伦贝勒(Victor Klemperer)在《第三帝国的语言》里提出了一个相当经典的问题:“甚么是希特勒最有力的宣传工具?是他和戈培尔的个别演讲吗?”与当时大部份人的想法不同,早在该书出版的一九四七年之前,克伦贝勒就极度清醒地发现了纳粹的秘密:“不,最有力的影响不是来自个别的讲辞或文章、宣传单张、海报与旗帜;这种影响力不是透过那些必得清醒地、有意识地吸收的东西而达致”,“相反地,纳粹主义之所以能渗进人民的血肉,靠的是一些单词、词组和语句的结构,靠着广泛、机械而又不自觉地重复使用它们达到百万次以上。”其实克伦贝勒的发现不只适用于纳粹德国,而且还是古今中外所有国家一切社会的通性。

政治语言的力量何其强大:当它不再只是官方成套使用的术语,还是每一个人虽然都觉得它是陈腔滥调,却又毫不在意地以之沟通的时候,它的效果就能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地步了。

克伦贝勒增补了席勒美学的名言“被教化的语言能为你写作和思考”,进一步指出:“语言不只是简单地为我写作和思考,它还逐渐宰制了我的感觉,我整个人的精神存在,使我毫不置疑、毫不自觉地把自己放弃给它。”

例如“宣传”,它本来是中性的,只不过在我们的语言习惯里,“宣传”多半和好事拉上关系。平常一说“宣传”,就总是意味着有些很正确很伟大的东西,不能不让大伙知道。而“宣传”的反面大概就是“炒作”了。

从技术上讲,“宣传”和“炒作”几乎没有分别,都是有企图有计画地把一个讯息从一个小圈子扩大开去,四散传播。但由于炒作是不好的,所以我们从来不会说政府部门在“炒作”甚么;相反地,“炒作”二字一出,那些被指控的炒作者必定就是心怀不轨的可疑份子。

“宣传”与“炒作”之分别,端看那条要被推广的讯息正面与否。但在长久的使用传统之下,于稳固的意义联系之中,我们再也不用先去判断某段讯息本身是否正面,只要搬出“宣传”,那被宣传的东西就是正面的了;相反地,如果看到“炒作”二字,那被炒作的东西也自然就是负面,毋庸再说。

举个浅近的例子。三鹿集团曾经在发现产品含有三聚氰胺之后,向政府提出报告,“请政府加强媒体的管控和协调,给企业召回存在问题产品创造一个良好环境,避免此时炒作给社会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其实我们完全可以把这段话翻译成:“请政府好好管一管媒体,别让我们的问题曝光,最好能让我们静悄悄地把产品弄回来。万一媒体广泛报导了问题产品的事,社会大众以后就不再相信我们公司,那可就惨了。”
 
为甚么如此可鄙的意图,竟能用上这么义正词严的修辞去包装呢?也许他们以为只要使了“协调”、“良好环境”、“炒作”和“负面影响”等一系列官方熟悉的术语,和政府就有了彼此沟通甚至相互认同的基础。其实每一个中国人在媒体环境中耳濡目染,应该都能自如地说出这类冠冕堂皇的大话,而且都以为这些言辞能够把自己和政府的正面立场绑在一起。因为这一连串词语都有价值定向的明确效果,特别是“炒作”。

一般而言,媒体是很喜欢“炒作”的。它们有如亚马逊河里的食人鱼,一闻血腥,立即空群而出。问题是用“炒作”去形容大众传媒的这种特性并不恰当,因为这根本不是甚么别有居心的刻意图谋,而是市场倾向主导的结果。为甚么大家一窝蜂地报导问题食品?那是因为读者关心。反过来说,假如某个不太重要的官员在某个不太重要的场合做了“重要讲话”,就算媒体很善意地去配合炒作,恐怕也炒不起来,因为打哈欠的受众对此不感兴趣。也就是说,真正在推动炒作的不是甚么媒体,而是整个社会的民情。

有些人总是用“宣传”的模型来理解“炒作”,似乎一切备受关注的议题都是少部份人努力推广积极散播的结果,仿佛除了政府之外,媒界背后还有一个地下组织,老是想弄些坏消息出来,搞乱“大局”。可是包括相关部门在内的所有人其实都明白,从北到南,自西往东,全中国这么多这么杂的传媒,根本就不可能有一个威力庞大的小组织可以策动大家一起讨论某件事。

虽然用“炒作”去形容传媒的集体关注并不准确,因为它完全建立在“宣传”概念的反面,以传统官方的模式去理解现代的大众传播。但它仍然有用,理由是它带有负面的价值联想,能够很笼统、很含糊地定性不利于自己的情势。就像三鹿集团那段报告一样,把所有自己不愿看到的新闻都说成是“炒作”,好让政府和他们站在一起去对抗那些看不见的“一小撮别有用心”的坏份子。虽然,那“一小撮人”其实是全部的消费者。

转自作者博客 ◇
 

所在期数封面故事
  • 欧卫风波与媒体大战 (第93期) ---2008/10/23刊
  • 见利忘义 欧卫点燃媒体争夺战火(第93期) ---2008/10/23刊
  • 自由封不住 正义轻舟快(第93期) ---2008/10/23刊
  • 卫星小耳朵 真实大世界(第93期) ---2008/10/23刊
  • 真相之光 金盾难挡(第93期) ---2008/10/23刊
  • 相关文章
  • 缅怀华勒沙──写于中国异议人士入围诺贝尔和平奖之际(第92期) ---2008/10/16刊
  • 二零零八诺贝尔奖 中国人情结深(第92期) ---2008/10/16刊
  • 谁是三鹿毒奶的罪魁祸首?(第89期) ---2008/09/25刊
  • 恒古承袭的皇家冕服(第73期) ---2008/06/05刊
  • 新一期受欢迎文章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