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顿行过繁华似锦也度过萧条沉寂,现在艺术家汇聚于此,带来了他们的视野与声音。一点一滴的经营下,带动更多人的参与,古城正在逐渐复兴中。

伊斯顿是美国建国期间的军事重镇,从运河期的十九世纪上半叶,一直到十九世纪下半叶铁路时代,有三条运河、五条铁路在此交会,她一度是美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重要的商物转运站,旅店与商务兴盛繁忙,曾被称为小苹果,意即小纽约之称。

古城凋零衰落过,近二、三十年来,陆续有一些珍惜古城历史的艺术家搬来,一点一滴的经营下,也带动更多人的参与,古城正在逐渐复兴中。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美国艺术小城系列】伊城的文艺复兴
伊斯顿3

昔日货物运输运河今日观光景点。

文 ◎ 池农深 摄影 ◎ 连黎

伊斯顿行过繁华似锦也度过萧条沉寂,现在艺术家汇聚于此,带来了他们的视野与声音。一点一滴的经营下,带动更多人的参与,古城正在逐渐复兴中。

伊斯顿是美国建国期间的军事重镇,从运河期的十九世纪上半叶,一直到十九世纪下半叶铁路时代,有三条运河、五条铁路在此交会,她一度是美国主要的交通枢纽及重要的商物转运站,旅店与商务兴盛繁忙,曾被称为小苹果,意即小纽约之称。

古城凋零衰落过,近二、三十年来,陆续有一些珍惜古城历史的艺术家搬来,一点一滴的经营下,也带动更多人的参与,古城正在逐渐复兴中。这些人中有艺术家、家庭主妇、历史学家、投资家、市府官员和世代住在这里的居民。

卡尔带动艺术家迁入伊斯顿


卡尔。

复兴期从二十世纪八零年代中期开始到今天。雕塑家卡尔.史奈德在此扮演了推手的角色,伊斯顿人称他为“伊斯顿文艺复兴之父”。卡尔原籍德国,四岁时就跟随父母移民到宾州,八零年代初曾活跃于纽约,在纽约麦迪逊街开了一家画廊。一九八一年卡尔来到萧条沉寂的伊斯顿,用两万五千元加上卖掉手上所收藏的一幅画作,筹出八万五千元买下城中心一栋破败建筑,经过二十年的修复,这栋建筑成了伊斯顿的地标之一。这栋建筑除了是卡尔自己的钢铁雕塑工作室外,也是伊斯顿的艺术中心,容纳了从纽约搬来的摄影家、建筑师、电影制片等,卡尔用很低的收租与他们分享空间。


卡尔修复的老建筑,既是自己的工作室也是伊斯顿的艺术中心,吸纳一些摄影家、建筑师、电影制片等进驻。


卡尔与其钢铁工作室。

渐渐的,他吸引了一些略有声名的艺术家到小城来住,The History Channel在此设立电影工作室;著名铜版画家查理斯.卡巴地五年前从纽约搬来,对伊斯顿的古建筑情有独钟;年青的安胜尼夫妇二零零四年买下了城中心的一家画廊,除了经营生意,更积级投入伊斯顿的文化艺术活动。伊斯顿成为艺术小城,跟卡尔的投入有很大的关系。如今他这栋建筑市价值至少五百万元,更是来到此城观光的人都想目睹的地方。

今日,伊斯顿古城被称颂为美国一百个令人喜爱的艺术小城之一,艺术家的迁进与投入是“伊斯顿的文艺复兴”的重要因素。优雅宁静的餐馆、咖啡馆,总是聚集了文人艺术家;古色古香深具历史渊源的建筑物,从中世纪文艺复兴到装饰Art Deco的建筑在伊斯顿都可以找到。全世界最大的蜡笔公司Crayola的总部与其美术馆就在伊斯顿的市中心,假日常吸引大批孩童到此参观;而从市中心出发沿着运河区的休闲步道,历史的运河公园、景点建筑,都在步行即可及方圆几里之地。


历史的运河公园,景点建筑,都在步行即可及方圆几里之地。

艺术深入伊斯顿人的生活

艺术成为伊斯顿人生活的一部份,政治人物对艺术与艺文活动不仅支持有加,也亲身投入。例如在图书馆活动中心举行大阅读(Big Read),提倡市民阅读,州议员、市议员、法官都到了,并且带头朗读,马拉松式的朗读一本书,持续一整个月。大阅读的发起,源自于忧心逐渐衰弱的读书风气将影响市民素质而发起,这是这个城里的人可爱之处,似乎还保有美国开国元勋对智性的尊重精神。

一年一度的伊斯顿艺术节(River Side Art Festival)已连续办了十一年,包括来自利海一带宾州的各种乐团、小型戏剧团体,以及邀请法轮功打腰鼓与舞狮的艺术活动等。城中的艺术家则开放他们的工作室,让远近的访客参观。


伊斯顿的景致。(摄影/池农深)


一年一度的艺术节可以看到伊斯顿的包容性与多样性。

在这个艺术节中可以看到伊斯顿的包容性与多样性,一如伊斯顿的过去,印地安人、被迫害的清教徒、德国人、意大利、苏格兰人、爱尔兰、犹太人,不断的有各种族群来到这个“汇合口”成为伊斯顿的一部份,这也是伊斯顿独特的地方,一个去东往西的关口。她虽不似纽约大都会的容量,却有大都市的开放性。卡尔说每年七月到九月间,有时还会看到零星的印地安人来此聚会--这儿原是他们的游乐地呀。

有着四分之一的印地安血统的路明特是拉法叶大学艺术系教授,他是在一次德拉瓦河畔钓鱼时,无意中找到了他与家族历史的关联,进而发展出他的创作。在这里好像可看到美国大熔炉的背后不曾记载在正史中的事迹,例如印地安人的血泪史。伊斯顿城的面貌有如一张古画,虽经过岁月的侵蚀仍依稀可见昔日的图样。

伊斯顿当今的课题

伊斯顿运河及铁道运输枢纽的重要性,随着汽车工业勃兴早已烟消云散。尤其是五零年代中期艾森豪总统大量发展汽车高速公路的政策,使得铁路从历史的舞台中逐渐退出,这对伊斯顿无疑是最致命的。

当今伊斯顿市民最大的课题,是如何将这些历史建筑物保存下来,找寻资金来源及能和市政府合作的商人,并且市府又能与商业企图心的商人合作,希望两方能达成一种互惠互助方式,相互发挥功能,使伊斯顿城重现繁华景象。


具有历史意义的Wolf Building--宾州第一所公立高中。(摄影/池农深)


伊斯顿对岸是新泽西州菲利士堡。

有人主张兴建大型的公共建筑,例如汽车客运总站与公寓住宅等,并已定案。案子最终遭到一些市民强烈否决,反对原因是他们认为这种大型的公共建设不但破坏了河岸的历史步道与景观,更将遮住了Wolf Building--宾州的第一所公立高中在此创立的历史建筑物。大型的廉价公寓建筑将降低伊斯顿人的生活品质,何况还有一条通往纽约的铁道闲置在那儿。面对石油危机与高涨不下的油价,伊斯顿人谈论如何让铁路再度通行的声音此起彼落--为什么不将它复原而去盖建大型汽车站?“当一加仑汽油超过五元时,大家就会认真考虑再接通火车了!”一个伊斯顿激进份子愤愤地说。


曾有三条运河 、五条铁路在伊斯顿交会。

小城走过繁华似锦也度过萧条沉寂,现在艺术家汇聚于此,带来了他们的视野与声音。跌跌撞撞地走到今天,不论是好的、不好的,看来伊斯顿人都坦然地接纳,他们都以过去所承传的人文事迹为乐。不论是早来的还是晚到的,只要来到此就以伊斯顿人自居了。面对所谓城镇规划方案,纵使资本家、野心家有其算计,只要伊斯顿人的智性普遍提高,共同找到一条属于伊斯顿的新的道路、新的定位,相信小城这幅古画很快将会回复昔日的色彩斑斓。◇
 

本文网址:http://mag.epochtimes.com/091/5353g.htm(新纪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