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大千先生回国开始筹建摩耶精舍(现已更名为“张大千先生纪念馆”)后,我就参与其中工作,一直到大千先生逝世。当初原本我只负责修建园中的鱼池,但后来的四年,不论是园林摆设,植树、搬石、弄水,或是房屋修建改装,大千先生都指定要我处理。


 摩耶精舍大门。(故宫博物院提供)

大千先生择善固执、力求完美的个性,从他庭园的布置过程就能一览无遗,常常一块造景用的大石头或大木头放定位后,过一点时间大千先生就从屋内出来指示换个角度甚至移个位置,总要调整个几次才能放心。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封面故事 正体版       列印机版

摩耶精舍景观师:庭园布置 择善固执

张大千与詹为守合照

口述◎詹为守(景观设计师) 采访、整理◎潘德烈

三十年前,大千先生回国开始筹建摩耶精舍(现已更名为“张大千先生纪念馆”)后,我就参与其中工作,一直到大千先生逝世。当初原本我只负责修建园中的鱼池,但后来的四年,不论是园林摆设,植树、搬石、弄水,或是房屋修建改装,大千先生都指定要我处理。


 摩耶精舍大门。(故宫博物院提供)

大千先生择善固执、力求完美的个性,从他庭园的布置过程就能一览无遗,常常一块造景用的大石头或大木头放定位后,过一点时间大千先生就从屋内出来指示换个角度甚至移个位置,总要调整个几次才能放心。这些过程也让我受益匪浅,因为他总是会不厌其烦地指点我们要这样做、要那样做,我才逐步了解庭园花草木石布置“疏疏密密、密不通风、疏可行马”的一些概念,也亲炙大千先生对山水、对花草最直接的艺术观。

我非常幸运在还很年轻时就为大千先生工作,那段时期的锻炼,对我日后从事景观设计时遵循“师法自然”的原则有很大的启迪。


“无人无我,无古无今,掷笔一叹”大千先生晚年题画诗。

个性豪爽,尝遍天下美味

当时八十多岁的大千先生白天有护士随侍在侧,他的个性豪爽爱热闹,一般画家作画时喜欢安静,大千先生则是喜欢一边作画一边谈笑风生,曾经最多同时聘请三、四位秘书,所以作画时护士、秘书甚至友人在旁打开话匣子的热闹盛况可想而知。

但他习惯在大清早起床,起床时其他家人都还在睡,秘书也还没上班,这可以说是他一天当中最孤独的时候。当时因为我每天一大早就到摩耶精舍安排同事的工作,常会碰到他刚好在用早餐,大千先生总是很热情地招呼我一起用餐。一开始我是受宠若惊,因为他是国际驰名的大艺术家,来摩耶精舍拜访的多是政要与国际人士,我当时充其量只是受雇于他的小包商啊。那一段时间,我成为他早餐的“餐伴”。

有一天早餐时,他提起年轻时的英勇事迹。有一次在中国大陆的长江边游历,风闻对岸的美食很有名,可是附近没有桥梁或渡船,他心一横居然把上衣脱了,就一手拿着衣服跟拐杖,一手游到对岸去,吃完心满意足后嘴一抹居然又游了回来……这让我完全感受他对美食的喜好程度,难怪在尝遍天下美味后,美食也成为大千先生除了书画外另一项闻名的技艺。

大千先生艺术家的创作精神令人敬佩,他以八十多岁的高龄依旧每天画画创作,甚至曾对我说:“即使我明天死掉,今天还是要画画。”他对我以及为他工作的劳动朋友从不摆架子,而且并不是形式上的敷衍或招呼,而是真心诚意地来往,大千先生一点都不吝于赞美别人的优点,但对别人的缺点往往大而化之甚至视若无睹。

亲炙大师人格特质与艺术观,对我一生的影响非常大。◇


烤亭内张学良所赠烤炉与泡菜瓮。


 

所在期数封面故事
  • 游历张大千的大千世界(第74期) ---2008/06/12刊
  • 张大千传奇 五百年来一大千(第74期) ---2008/06/12刊
  • 关门弟子:长江万里寓巧思(第74期) ---2008/06/12刊
  • 故宫副院长:张府家宴滋味长(第74期) ---2008/06/12刊
  • 秘书:一张嘴巴吃遍天下(第74期) ---2008/06/12刊
  • 八德园主厨之子:传家料理“大千鸡”(第74期) ---2008/06/12刊
  • 史博馆研究主任:泼写兼施 中西融会(第74期) ---2008/06/12刊
  • 故宫书画处处长:千金散尽还复来(第74期) ---2008/06/12刊
  • 相关文章
  • 游历张大千的大千世界(第74期) ---2008/06/12刊
  • “中国首善”陈光标 从废墟中背出208个孩子(第73期) ---2008/06/05刊
  • 新一期受欢迎文章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