爾維亞西南部的自治省科索沃,於當地時間二零零八年二月十七日下午三時半完成宣讀《科索沃獨立宣言》,宣布科索沃正式立國獨立成為一個新的國家。這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第一個在沒有獲得母國同意的情況下獨立的國家。其對世界現存的政治格局將有極大影響。

獨立的科索沃,是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於一九九二年解體後,在該國原來版圖中成立的第七個國家,但和其餘獨立國家不同的是,科索沃本來不是南斯拉夫的一個「聯邦國」,而是塞爾維亞的一個省。根據戰後聯合國憲章,國家的主權和領土「不受侵犯」,而科索沃的獨立形成一個先例,即土地上的居民自行投票選擇獨立的先例。


欲觀看最新兩期全文,請登記成為《新紀元週刊》訂戶;
如閣下為本刊訂戶,請登入系統。
最新兩期前的不用登錄, 請點選 前期雜誌

帳號:
密碼:

科索沃獨立和國際政治格局

科索沃二月十七日宣布獨立,圖為科索沃阿爾巴尼亞族裔慶祝獨立。

文 ◎ 季達

爾維亞西南部的自治省科索沃,於當地時間二零零八年二月十七日下午三時半完成宣讀《科索沃獨立宣言》,宣布科索沃正式立國獨立成為一個新的國家。這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以來,第一個在沒有獲得母國同意的情況下獨立的國家。其對世界現存的政治格局將有極大影響。

獨立的科索沃,是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於一九九二年解體後,在該國原來版圖中成立的第七個國家,但和其餘獨立國家不同的是,科索沃本來不是南斯拉夫的一個「聯邦國」,而是塞爾維亞的一個省。根據戰後聯合國憲章,國家的主權和領土「不受侵犯」,而科索沃的獨立形成一個先例,即土地上的居民自行投票選擇獨立的先例。

人權還是主權?

從政治角力的角度來看,一九九九年以來一直在北約軍隊護衛下的科索沃,雖然名義上仍然屬於塞爾維亞國土的一部份,但已經事實上行政獨立運作了近十年。塞爾維亞和傳統盟友俄羅斯在這個區域軍事上的無可奈何,最終導致了這個高度自治省份的脫幅而去。

一般的分析認為,歐盟主要國家希望能夠藉助科索沃的獨立事件,可以使得歐盟和北約力量的東擴更加順利,使得大歐洲穩定更有保障。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塞爾維亞其實正在和歐盟談判加入的事宜,而親西方的塞爾維亞民主黨的塔迪奇剛剛在一月底總統大選中,獲得勝利。一個完整的塞爾維亞加入歐盟和北約,難道不會比只有兩百萬人口的科索沃更有價值嗎?還不要說科索沃的獨立還會造成塞爾維亞長期和歐盟對立的局面。

華盛頓一位智庫的專家透露表示,美國對科索沃獨立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利益所在,但必須和歐洲的盟國站在一邊。傳統上,阿爾巴尼亞和意大利關係密切,法國也希望新歐洲能夠更有力量解決歐洲內部的衝突。他說,上世紀九十年代,克林頓在北約出兵科索沃問題上猶豫不決,曾經大大得罪了歐洲的一些盟友。

美國國務院第三號人物伯恩斯,上星期接受採訪的時候並沒有對這些問題作出任何解答。他只是提醒大家「不能忘記上世紀九十年代發生在巴爾幹半島的歷史」。在回答塞爾維亞外長的關於國家主權問題批評的時候他說:「我必須提醒貝爾格萊德,當時的政府以國家的名義派軍隊進入科索沃,驅逐了數十萬阿爾巴尼亞穆斯林離開他們的家園。」他還暗示塞爾維亞在科索沃以及波斯尼亞進行的種族屠殺,造成了穆斯林巨大的痛苦和對貝爾格萊德的極度不信任,才是科索沃獨立的真正原因。

在這裡,國家主權和人民人權形成了衝突,而在伯恩斯看來,人權顯然更高於主權。

旅居華盛頓的政治評論人士石藏山認為,現代國家主權的概念,是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獲得強化的,而聯合國正是這個概念的產物,但最近十年以來,這個趨勢有明顯的變化。「國際社會對主權國家的內部事務干涉越來越多,這和經濟和政治的全球一體化是相符的。」他分析說,現代的國際社會,無論在經濟、技術發展和文化交流上都越來越密切,政治方面的整合也明顯密切,這些都在形成一種新的格局,「以人權為核心的價值觀,在國際政治格局上也在取代以國家主權為核心的政治價值觀。」


二月二十一日,塞爾維亞首都貝爾格萊德十五萬人在國會大廈前集會,抗議科索沃從塞爾維亞獨立。

聯合國和安理會的尷尬

現存世界政治格局,是上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形成的。一九四五年之後形成的聯合國以及由五大戰勝國組成的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構成了對世界政治事務的決定權,並且形成堅固的「國家主權」的政治倫理。

九十年代末期的科索沃戰爭,北約軍隊進入該地,並且對塞爾維亞進行「空戰」,最後確立了科索沃軍事、行政事實上獨立的現狀。不過,當年所有參與科索沃戰爭各國,最後仍然在聯合國的框架下達成妥協。戰爭之後,科索沃實際上由北約軍隊維持和平,但名義上卻是聯合國託管,並且根據當年聯合國的1244號決議,科索沃未來地位需要在聯合國框架之內透過談判解決。

因此,這次科索沃宣布獨立,實際上撇開了聯合國以及當年的決議。很明顯,科索沃的獨立是在美國和西歐大國共同支持下達成的,因此科索沃的獨立世紀上為瓦解聯合國這種國際政治框架走出了第一步。聯合國(以及安理會)被邊緣化,其六十多年來在國際舞臺上所扮演的角色被嚴重消弱。

國際社會,尤其是歐美等強勢集團,近年對聯合國的不滿日趨增加,這不但反映在聯合國機構疊床架屋效率低下,也反映在聯合國在國際政治和會員國國內政治衝突解決上的無能為力。關於聯合國改革的呼聲甚囂塵上,而由於許多國家的反對,聯合國的改革遙遙無期,其在國際事務上的角色事實上也在逐步退縮。

科索沃的獨立,凸現了聯合國的尷尬,也凸現了美歐強勢國家拋開聯合國自行其事的跡象。

中國的左右為難

科索沃宣布獨立之後,只有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新聞發佈會表示了「嚴重關切」,隨後再也沒有其他的官方表態。北京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國際政治研究人員對《新紀元》表示,目前中國面臨左右為難的局面。

「中國不喜歡看到歐美這種擺脫聯合國安理會自行其是的做法,尤其不能認同未經主權國同意,而讓該國部份地區獨立的做法」,他說:「但是一方面中國在這問題上也有些無能為力,另一方面,卻要面臨和台灣的外交角力。」

台灣政府第一時間跟隨歐美國家承認了獨立的科索沃,是十九個第一批承認該國的國家(或者地區)之一,這使得中國面臨兩面不討好的局面。如果承認科索沃,必然獲罪塞爾維亞和俄羅斯,塞爾維亞是否會斷絕和中國的關係,轉而和台灣建立聯繫不得而知。同樣,如果反對科索沃獨立,則這個新生的小國,很可能會成為梵蒂岡之後另外一個和台灣有邦交的國家。

「中國政府最好的策略是拖」,北京那位國際政治學者表示。實際上這也是目前中國政府的做法,不支持科索沃獨立也不表示強烈的反應,「嚴重關注」可以說確實是一種最好的姿態。

然而中國這種模菱兩可的態度,實際上已經得罪了塞爾維亞和俄羅斯。俄羅斯在聯合國提出把科索沃獨立事件交由聯合國安理會討論,但中國並沒有表態贊同。「事情過後會忘記敵人的行為,卻會記住朋友的沉默」,國際政治的複雜性其實正體現在這句西方諺語中。

永恆的政治遊戲規則

本質上說,科索沃獨立並不是「政治解決」,和科索沃全民投票公決的關係也令人懷疑。真正決定這個巴爾幹半島彈丸之地能夠獨立的,是北約的十多萬駐軍和背後的歐洲和美國的軍力。

中國一些國際政治評論人士認為,科索沃獨立實際上是九十年代科索沃戰爭的一種延續。他們認為,在世界歷史上,由戰爭勝負決定的國家分合,幾乎沒有討價還價和更改的餘地,所謂「弱國無外交」。

專欄作家力瑾在他的評論文章中就認為:「在這個世界上,強者制定遊戲規則,弱者參與這個遊戲,這是顛簸不破的真理。過去如此,現在如此,將來也必將是如此。一家之內是如此,一地區之內是如此,一國之內是如此,整個世界之內亦是如此。

科索沃的獨立,進一步說明了強國制定國際遊戲規則並沒有改變,其他的弱國只能眼巴巴地低調參與,沒有制定遊戲規則的份。聯合國權威可以削弱,國際準則可以改變重新制定,但有一樣東西絕對不能改變,那就是民眾應該追求自由民主人權的普世價值。」X

科索沃獨立的背景資料

塞爾維亞南部的科索沃90%人口都是信奉伊斯蘭教的阿爾巴尼亞裔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冷戰格局下蘇維埃的官方意識型態凌駕文化、宗教、及種族的差異,在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南聯)下科索沃與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塞爾維亞等等,國家之間的種族緊張關係並未被強調或挑起。然而冷戰結束後,蘇維埃的官方意識型態失去主導後,政治誘因使種族緊張關係日益緊張。

一九八九年,鼓吹塞爾維亞主義的塞爾維亞總統米洛捨維奇把持南聯的多數,單方面撤銷了科索沃大部份的自治權力;經一九九二年南聯正式解體,科索沃依然歸入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的國家行政版圖,但阿爾巴尼亞裔居民繼續爭取獨立。在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境內的阿爾巴尼亞裔和塞爾維亞裔的居民之間的流血衝突不斷升級。

一九九八年,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總統米洛捨維奇以軍事方式對付科索沃的分離份子,不少當地平民因而被殺,米洛捨維奇被指控從事種族清洗,引發八十多萬名阿爾巴尼亞裔居民的逃亡潮。此後,其他國家和組織例如美國、北約等外交手段介入均沒有結果,北約於是決定發動空襲,迫使塞爾維亞撤軍。二零零一年米洛捨維奇被補,隨後被國際戰犯法庭以種族洗清的罪名起訴。

二零零七年一月十一月十七日舉行的二零零七年科索沃議會選舉中,塔奇領導的科索沃民主黨勝出了35%選票,可望成為議會第一大黨,而當時的執政黨科索沃民主聯盟只取得22%選票。塔奇接任總理後立即推動獨立,而美國、俄羅斯和歐洲聯盟主導的科索沃前途談判未能在該年突破僵局,他在談判期限十二月十日後,自行宣布獨立。二零零八年一月九日,塔奇正式接任科索沃總理。

歐盟:歐盟派出1,200名警察及300名司法人員作120日的權力轉移的工作。

聯合國: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按俄羅斯的要求,將會在美國東部時間二零零八年二月十八日下午四時召開緊急會議以作商討是否合適。

阿爾巴尼亞:首都地拉那舉行慶典「科索沃日」,承認科索沃獨立。

澳大利亞:承認科索沃獨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發言人劉建超表示中方「嚴重關切」,科索沃獨立將會嚴重影響巴爾幹地區穩定,他並表示該獨立可能會對巴爾幹半島造成嚴重負面影響,因此表示深感擔憂。

西班牙:西班牙十八日表示不承認科索沃脫離塞爾維亞獨立,西班牙外交大臣米格爾.安赫爾.莫拉蒂諾斯對英國媒體記者表示:「西班牙政府對科索沃昨日單方面宣布獨立的行為將不予承認。」

法國:法國外長庫什內在科索沃宣布獨立後祝科索沃好運。

英國:英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科索沃在監督情況下實現獨立是向前推進的最可行的方案,並對此方案的實施表示歡迎。

德國:德國外長施泰因邁爾表示,希望有關各方對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不要作出過激反應。

印度:當局尚未決定是否承認科索沃獨立。

愛爾蘭:愛爾蘭外長埃亨在科索沃宣布獨立前表示愛爾蘭將會承認獨立後的科索沃為新的國家。

日本:當局正在研究該獨立是否合法,但會表示同意。

中華民國(台灣):外交部以發佈新聞稿方式,祝賀科索沃獨立,並且在二月十九日承認科索沃,宣稱「科索沃人民在克服許多困難後,堅持理想和平邁向獨立建國,令人感佩。(不過科索沃政府拒絕了台灣當局的承認)」

羅馬尼亞:羅馬尼亞反對科索沃問題單方面解決方案,這一立場眾所周知,而且至今沒有改變。


俄羅斯:俄羅斯外交部在科索沃宣布獨立後作出譴責其獨立的聲明,支持塞爾維亞,並要求聯合國和北約介入事件。俄羅斯及塞爾維亞雙方指科索沃違反聯合國安理會1244號決議中沒有直接授權允許,指科索沃獨立有違國際法。另一方面,在科索沃宣布獨立後,已經立即向聯合國召開全體緊急會議商討。

塞爾維亞:塞爾維亞總統塔迪奇在科索沃獨立後立即召開特別記者會,表示該國永遠不會承認科索沃已經獨立,他又表示塞爾維亞會用以和平、外交、合法的方法來推翻科索沃已經獨立,以維護塞爾維亞國家領土完整,在不侵犯塞爾維亞人生命的前提下絕不會向科索沃開火。該國總理科什圖尼察譴責美國旨在為了軍事利益,驅使科索沃獨立間接擾亂國際秩序。

瑞典:瑞典外交大臣卡爾.比爾特表示,科索沃單方面宣布獨立在國際法上存在很大爭議,而且由於科索沃所處地區局勢緊張,瑞典在承認科索沃獨立的問題上需要慎重考慮,因此瑞典不急於承認科索沃獨立。

土耳其:土耳其承認科索沃獨立。

梵蒂岡:梵蒂岡呼籲科塞兩國領袖要審慎克制,避免採取過激行為而引致暴力的發生;梵蒂岡發言人亦呼籲當局確保境內所有種族、宗教及少數族裔受到尊重,及保護當地有關基督教的藝術及文化遺產。

美國:美國總統喬治.布什表示會盡力確保科索沃獨立後不會有暴力事件發生。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

本文網址:http://mag.epochtimes.com/062/4446.htm(新紀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