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的出現不過才短短的幾十年,但是互聯網的發展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人們從不知互聯網為何物,到今天使用互聯網來進行每天的基本生活和工作,互聯網的未來將是一個什麼發展趨勢,哪些新技術會帶來更大的影響呢?記者訪問了美國矽谷在不同技術領域各有所長的三家互聯網公司,或許通過這些公司,我們可以更多地看到網絡發展的趨勢和未來。
 
最有前景的互聯網企業

二零零六年三月CNN報導了未來二十五個最有希望的美國互聯網公司,報導認為在這些公司中有可能會有成為下一個Google或雅虎的公司。


欲觀看最新兩期全文,請登記成為《新紀元週刊》訂戶;
如閣下為本刊訂戶,請登入系統。
最新兩期前的不用登錄, 請點選 前期雜誌

帳號:
密碼:

封面故事 簡體版       列印機版

互聯網未來新趨勢

互聯網的出現不僅僅是一種新的技術,也是一種新型的社會和權力分佈結構。和以往的金字塔型的自上而下的結構不同,互聯網體現更多的平行和分層式合作結構。圖為凌晨掛在蜘蛛網上的露珠,是典型的平行分層結構。(GettyImages)

文 ◎ 李文

互聯網的出現不過才短短的幾十年,但是互聯網的發展可以用日新月異來形容,人們從不知互聯網為何物,到今天使用互聯網來進行每天的基本生活和工作,互聯網的未來將是一個什麼發展趨勢,哪些新技術會帶來更大的影響呢?記者訪問了美國矽谷在不同技術領域各有所長的三家互聯網公司,或許通過這些公司,我們可以更多地看到網絡發展的趨勢和未來。
 
最有前景的互聯網企業

二零零六年三月CNN報導了未來二十五個最有希望的美國互聯網公司,報導認為在這些公司中有可能會有成為下一個Google或雅虎的公司。當中包括Jigsaw、Digg和Eurekster三家規模仍然不算大的企業。這些新型的由用戶參與建設的網站和傳統網站相比,又是採取了一些什麼樣的經營策略來保證盈利和進一步發展呢?
 
位於矽谷聖馬雕市的Jigsaw.com 是一家在網上出售商業聯繫資料的公司。這些商業聯繫的資訊主要是各個公司管理階層的聯繫方式,包括姓名,電話,和電子郵件等,是通常您可以在商業名片上找得到的資訊。也許換一種說法,jigsaw.com就是一家在網上出售商業名片的公司。然而與其他傳統資料公司不同的是,Jigsaw依靠的是網絡用戶來建立它的商業聯繫資料庫。


Jigsaw.com同樣使用了所謂Web 2.0的商業概念,客戶既是公司的客戶同時也可以成為公司的業務員。任何人只要提供相應的數據便可以成為會員,因此該公司的這個「商業公司主管聯絡名單數據庫」,便絕大部分由用戶作了。圖為Jigsaw公司創始人之一Jim Fowler。(新紀元資料室)

「現在外面有上萬家的資料公司,然而我們是唯一的一家由用戶來做內容,建立和維護資料庫的公司。」Jigsaw公司總裁JIM Fowler表示:「目前我們有超過三百萬個商業聯繫資料,每年我們都有新增的1萬1千個聯繫。有一個很大的不同是,大多數資料公司需要花費40%的費用來建立和維護他們的資料庫。而我們什麼都不需要花費。我們的顧客做了所有的工作。這意味著低很多的成本,而且資料的品質也會更高,因為我們的用戶都得確保他們的資料是好的。」
 
位於三藩市的Digg.com是一家年輕,富有朝氣的網絡媒體公司,公司的兩位主管都是年輕人。他們的網絡媒體運作採用了與傳統媒體截然不同的方式。那就是由用戶而不是新聞編輯來對新聞進行選擇和排名,同樣是用戶而不是新聞編輯來決定其他網絡用戶應該讀什麼樣的新聞。公司的名字Digg中文意思是挖掘,是指用戶去點擊新聞的動作。一條新聞被用戶點擊得越多,就會得到越好的排名和更多用戶的閱讀。


Dig「挖」成網絡名詞,應該和Digg公司有很大關係。該公司三年前推出由用戶作新聞內容,自己編輯,自己上傳,而且新聞分類後會立即看到點擊排行以及變化,因此成為受看好的網絡企業。圖為Digg.com的CEO,Jay Adelson.(新紀元資料室)

Digg公司總裁Jay Adelson表示:「基本上我們是讓用戶自己來提交新聞到網站上,然後由用戶的集體智慧來選擇和過濾哪條新聞。所以是用戶集體選擇他們喜歡什麼樣的故事然後得到足夠點擊,「Digg」的新聞就可以排到最前面。」
 
Digg公司目前登記的用戶有二十八萬個。「當我們增加用戶的數量並且給他們工具去編輯和決定權時,他們通常都比幾個編輯能做得更好。」這位年輕的總裁對傳統媒體的運作非常熟悉,「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為TECH TV工作,那是在我創立Digg之前,那時的想法來自於各種論壇,我們就試圖將讀者的興趣和他們想看什麼都聯繫起來。我們變得特別受歡迎,我們的網站很適合認識更多的人。如果能夠給這些用戶一些權利讓他們來告訴我們什麼是新聞,將是很酷的一件事。其實是讓所有的人來過濾,從所有資訊過濾出有用的。那麼結果是我們得到了你不能在其他地方找到的新聞和故事。真正受歡迎的東西可以得到時間的考驗。」
 
第三家公司Eurekster位於三藩市,與其他兩家公司相似的是,這家公司也是允許用戶去參與,定義自己的搜索引擎,就是允許用戶定義去搜索哪些網站,並且可以自己控制搜索結果,然後將結果與其他網絡用戶分享 。


Eurekster公司的做法,是允許用戶自行作搜索引擎設定,其實就是把後臺技術設定的一部分讓給客戶自行決定。這樣一來,客戶自己可以操作搜索的結果,更大程度上符合自己的要求。圖為Eurekster創始人之一,Steven Marder正在接受電視採訪。(新紀元資料室)

Eurekster總裁Steven Mardor表示:「我和萊恩一起在2004年建立了這家公司,2005年我們推出了我們的產品思維基(Swicki),這個產品為個人出版和和小型出版生意服務,客戶需要做的就是到我們的網站去建立一個自己領域的特殊化的搜索引擎,那麼這個領域內的上百人就可以到他們的網站中去用這個搜索引擎。這就是思維基建設者,那麼我們的下一個產品是在大的出版商中建立搜索。
 
我們的顧客是出版商,最終的用戶實際上已經去了出版商那裡。像時代華納的雜誌已經有很長時間了,建立了一個很好的品牌,有很好的內容。他們有很多的用戶每天都去他們的網站,去尋找高度特殊的資訊。所以我們所需要作的是使他們的搜索更有效,將他們想要找到的標記出來,因為他們通常尋找的是獨特的資訊,我們實際上是使他們的經驗,搜索經驗進行設計。」
 
這三家公司的特點,歸結起來就是採用了自二零零五年開始興起的一種被稱之為「Web 2.0」的網絡新模式。即強調分眾傳播的對等資訊互動,資訊接受者同時也是資訊的創造者,如若干的博客彙集成新的資訊輸出者,每個人在喝奶的時候還要擠奶。
 
Web 2.0:用戶參與的網站

提到Web 2.0,我們需要先說一說Web 1.0。Web 1.0是門戶網站的天下,其特點就是大型網站,編輯眾多,大量的職業編輯可以保證網站每天更新成百上千條記錄,更新快,內容也不錯,讀者也就多,訪問量自然就很大。
 
「Web 2.0」的概念開始於2004年,美國著名媒體公司O'Reilly和MediaLive國際公司的一個開發思維(Brainstorming)會議中。在那個會議之後的一年半的時間裡,「Web 2.0」一詞已經深入人心,從Google上可以搜索到九百五十萬以上的鏈結。權威研究及分析機構Gartner預計,在二零零六年至二零一二年間,Web 2.0(第二代互聯網)不可忽視,IT逐漸呈消費者化。


Web 2.0 並不是一種網絡新技術,而是一種網絡新概念。它促使現有的電腦和通信科技發生大整合,令使用互聯網的個人以更快、更簡單、更有效、更分散和更有Power的方式使用互聯網。圖為Google公司推出手機無線上網版Google搜索引擎軟件。(GettyImages)

居住在美國華盛頓,一直關注互聯網發展動態的高級網絡工程師賀賓,向我們談了他的感受和經驗。「Web 2.0基本上是從博客開始風行,然後經過一些允許上載音樂與大家分享的網站,直到視頻網站YouTube,到現在則越來越多。」
 
這個過程中是不是網絡技術上有了什麼突破造成的呢?「倒沒有什麼很重大的技術突破。只是現在上網的帶寬越來越寬,能夠以高速上網的人越來越多。這就給很多用戶同時上線進行交流提供了一種可能性。」他介紹說,過去都用電話線上網,速度很慢從而限制了人。現在特別是YouTube上的圖像,視頻的東西,也是因為帶寬、網速到了這一步。這些發展的速度是超出人們想像的。
 
「過去有人曾經覺得做視頻的東西沒有前途,因為太受帶寬的限制,都希望往圖片方面發展」,他說,「比如我原來做的一家公司就一直堅持要做圖片,我當時就對老闆講要做視頻方面的東西,因為很多人都希望把自己的錄影放上去。他當時覺得這樣做沒有前途。但沒想到接下來YouTube出現,結果很成功。」
 
未來互聯網的趨勢

賀賓先生是中國最早從事計算機和網絡工程的人士之一,曾經在中科院工作多年。他對新紀元周刊介紹說:「像YouTube是一個比較典型的。還有一些博客、論壇,Digg.com,Myspace等等很多都是Web 2.0的代表。他們都給用戶提供了一個很大的交流平臺和空間。比如在Myspace上,用戶可以開自己的博客、自己的論壇、自己的聯繫人等等,幾乎你有什麼東西都可以放在裡面,你自己當版主,自己做主,等於是擁有了一個自己的網站。這就比原來的博客網站更進一步,它提供一種社交(Social)的功能。」


互聯網專家賀賓(新紀元資料室)

什麼樣的社交功能呢?

賀賓:「比如說,我在Myscape上申請了一個帳戶,然後它就給你提供了一個與其他幾百萬用戶在網絡上社交的機會。成為一個虛擬的社交場所。你可以找到與你有共同愛好的人,加成自己的朋友。也會有人到你的網站上看,覺得喜歡你的一些東西而邀請你做朋友。就變成一個很龐大的社交場所。另外一個很典型的Web 2.0網站就是維基百科(WIKI)它完全是用戶把內容加進去的。」
 
記者:維基百科不是一個像詞典一樣的定義的網站嗎?如果內容是用戶加進去的,如何保證它的權威性呢?

賀賓:「當然從技術上來講,它的一些權威內容會有控制,用戶放上去之後,會有管理人員或編輯給你回饋。你都可以去寫,但用不用是它的事情。」
 
記者:Web 2.0的特點是什麼?

賀賓:「Web 2.0並不是一個科學定義的概念(Scientific Term),而更像是一個商業的概念(Business Term)。比如它的另一個很強的功能是RSS。比如我自己做了一個博客,自己做了一個網站,我可以提供RSS FEED的功能。任何人如果對我的東西感興趣,就可以點擊RSS的申請要求,由我來直接提供資訊給你。一個用戶可以申請很多RSS網站,如《華盛頓郵報》、《讀者文摘》等,那麼只要我打開自己的RSS READER,所有這些網站的資訊就都可以拿到了。」
 
記者:Web 2.0互聯網會有前途嗎?

賀賓:「當然有。比如象YouTube,在過去的概念中,如果說你要做一個視頻網站,那麼你要負責提供網站中的內容,你要花很多的錢請很多人來做。費了很大的勁也提供不了多少內容。而現在的概念更新,我只是提供一個很簡單的技術平臺,然後就讓成百上萬的讀者提供內容,既滿足了用戶的願望,而且還得到了更多的內容,這種東西對商家來說絕對是合算的一件事情。比如大陸的「新浪網」,上面有很多的博客,就使新浪上多了很多內容。這些內容由誰提供的呢?不是新浪自己找人提供的。比如上面有很多的評論家、作家、和演員、明星,他們自己在新浪上開了博客,他們在上面寫他們的日記、他們的生活,這是在過去你求人家寫人家都不會來寫的。」
 
記者:那麼這些網絡公司這樣經營能賺到錢嗎?
 
賀賓:「當然賺錢了,象YouTube是被Google以16億美元收購的,而它才出來一年多,簡直是奇蹟。主要因為YouTube的這種模式非常好,GOOGLE看到了它的模式,就買了。這類網站目前主要靠廣告,它主要是靠人氣,有些網站雖然沒有賺錢,但它人氣很大,比如MYSPACE,它可能沒什麼錢賺,因為它也沒怎麼做廣告,但它人氣非常旺,這就是價值,人氣就是錢,那就會有公司出大價錢來買它。」
 
記者:Web 2.0會取代傳統的門戶網站嗎?

賀賓:「因為這些並不是絕然分開的。Web 1.0的網站在這個氣勢下也在不斷的開發新的東西,比如新浪原來就是門戶網站,但現在它也開發了博客、開發了視頻的東西,因為這些在技術上是非常簡單的。當然,一些正規的權威的新聞媒體,比如大的新聞社等正規媒體當然還會存在,否則這個世界上流傳的就都是小道消息了。但是這些權威的東西如何更吸引人,尤其是怎麼吸引年輕人,這對他們就是一個挑戰。所以你可以看到,比如大陸的一些新聞網,它也會讓你能夠去「頂」一下,給新聞評分等,也讓你能參與進去,也有很多論壇等。」
 
用戶提供資訊獲得服務

Jigsaw公司總裁Jim Fowler:「基本的概念是我們的顧客是銷售人員,人才招募員,市場人員和小商業擁有者。他們可以付Jigsaw 25美元一個月費。或者人們可以給Jigsaw增加25個商業聯繫資訊,這樣可以得到免費的Jigsaw服務。」
 
其實也不是完全免費,用戶必須作一些工作來獲得服務。「整個概念是個人構成了我們最多的會員。目前我們有超過7萬3千個登記的會員,但是我們也賣給很多的公司。谷歌和雅虎是過去提供資訊市場的兩個例子,但他們真正做的是將人們帶到一起,這不是關於軟體,是更多的關於創造一個市場。」
 
「當我們建立Jigsaw的時候,我們很清楚這一點。有上億種方式來開發好的Jigsaw軟體,但是能使它更有價值的不在軟體本身,是關於在這個市場中的人。你可以看到建立市場的公司能夠抵制大眾化商品的規律。」
 
Digg公司總裁Jay Adelson:「目前我們每天有超過9百萬個被瀏覽的網頁,大概有六十萬的用戶和二十八萬登記的會員。大概在一年前的這個時候,只有四十萬的用戶。你可以看出我們發展的速度有多快。在我們去年正式成立這個公司之前,我們已經是盈利的。那時我們引用了一些投資並且決定去增加生意運行,投入比我們收入更多的投資。根據目前的增長速率,6個月後,在很短的時間,我們馬上會再次盈利的。」
 
「Web2.0的模式實際上將大家的智慧都彙聚貢獻出來。特別是象中國大陸在言論上還很限制的地方,更是給民眾一個講話的地方。」互聯網專家賀賓強調說:「當然它還是會有控制,把過濾審查的壓力分散給了網站的網管,每個網管就盯著自己的網站。但是當一個網站大的時候,它也管不過來,所以你看國內的論壇裡面,罵共產黨的話也很多。只要不是共產黨特別在乎的事情,它也就睜一眼閉一眼。因為用戶有很多地方可以說。」
 
顯然,Web 2.0雖然是互聯網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但在中國,卻因為普通使用者的參與受到嚴厲的控制而遇到障礙。一個例子就是中國廣電總局和信息產業部發下文件,要求所有的提供視頻網絡企業,必須是國有獨資或者國有控股的企業。很明顯,中國政府需要完全控制無法經由金盾工程過濾和阻絕的音頻和視頻產品,因此只好藉助傳統的行政管理措施來強行管理。然而,這和互聯網發展的新趨勢正好背道而馳,這為快速發展的中國網絡市場憑空增加了一個巨大的障礙。
 
(本文由新唐人電視《世事關心》第四十九期資料整理)◇

所在期數封面故事
  • Web 2.0和網絡淘金新趨勢(第60期) ---2008/03/06刊
  • Web 2.0的創業夢想(第60期) ---2008/03/06刊
  • Web 2.0網站的七大營利模式(第60期) ---2008/03/06刊
  • 網絡行銷DIY 全民e起來(第60期) ---2008/03/06刊
  • 網絡行銷的迷思(第60期) ---2008/03/06刊
  • 相關文章
  • 互聯網超級爭霸戰(第58期) ---2008/02/21刊
  • 古代中國化學史漫談(上)(第60期) ---2008/03/06刊
  • 細數千年故事(第59期) ---2008/02/28刊
  • 世界頂級音樂大師盛讚神韻(第52期) ---2008/01/03刊
  • 新一期受歡迎文章
    推薦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