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说:“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以现代科学来解释:地球上所有的物质是由三种微观物质组成,万物都有“外覆阴内抱阳”的特性。这不就是谈“原子论”吗? !

古代科技失传现象很普遍,这对“科技代表财富”的现代人来说简直是匪夷所思。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一直有很高的科学成就,杰出的科学家历代都有,但是零散发展现象与现代科学系统发展截然不同。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古代中国化学史漫谈(上)

四川蓬溪老子像。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被认为是最早的“原子论”。(大纪元图片库)

文 ◎ 鹄章

老子说:“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以现代科学来解释:地球上所有的物质是由三种微观物质组成,万物都有“外覆阴内抱阳”的特性。这不就是谈“原子论”吗? !

古代科技失传现象很普遍,这对“科技代表财富”的现代人来说简直是匪夷所思。

我们都知道中国古代一直有很高的科学成就,杰出的科学家历代都有,但是零散发展现象与现代科学系统发展截然不同。最明显就是承传,古代科技失传现象很普遍,这对“科技代表财富”的现代人来说简直是匪夷所思。其实这与中国古人对物质的认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这篇从化学的角度漫谈中国古代各项成就发展的文章里,就先从对物质的认识谈起。

五行学说 中国古代科学的基础


中国古代对物质的认识基本就是“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这五行构成了宇宙中万事万物。这种认识究竟始于何时呢?这个问题恐怕现在已经无史可考,因为在漫长的历史岁月,它似乎是一直伴随中国文化演进的,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基石之一。

在《尚书.洪范》里五行指的就是金、木、水、火、土。《尚书》,就是孔子注疏的六经中的“书经”,是中国古老的政治文献集,最早的纪录是黄帝年代,距今约有五千年,也就是说早在中国有文字出现前,就已经存在对五行的认识了。其他像周朝的《国语》中有“……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万物”的记载。所以五行论是中国古代科学的基础,就如同现代科学对宇宙物质的认识建立于“原子、分子说”。

比物质更微观的物质


但是比五行更微观对物质的认识,在古代中国就有所谓的“阴阳理论”。孔子在《易经.系辞传》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老子《道德经》:“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这似乎已经进入现代高能物理的范畴,不只是谈微观基本粒子,甚至是谈物质形成过程。

所以五行构成的万物,又因阴阳特性,五行也有自身的特性,在《尚书.洪范》里也提到:“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五行又因自身特性,彼此交互作用下,在宏观又出现了生、克的现象:“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这是种制约作用;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又构成另一促进循环,这就是著名的相生相克理论。

中国古代就是在这种理论架构下,发展出独特的天文、地理、历法、物理、医学、药学、化学等科学,甚至影响中国音乐、建筑、艺术、文化。

古代科学拒绝量化

以现代科学观点看,这样理论就有抽象、非量化等难以理解因素在其中,所以即使有许多实证成就,像中药、针灸等,很多人仍然不承认这是科学。什么是症结所在呢?这个问题恐怕难倒许多现代学者!

其实我们从《道德经.四十章》上的几段谈物质形成的论述,可以看出端倪:“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德经.四十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四十二章》“从道生一、二、三与有生于无”,这二段话合并起来看,我们可以理解:物质的形成是一个层次又一个层次,物质是由微观物质组成为颗粒所组成,微观物质又由更微观物质组成颗粒组成,如此一层一层;我们现在有形的物质,其实是由无形的物质组成,意思就是高一层微观物质对低一层而言是无形,更高一层对高一层也同样存在“无形”形成“有形”的关系。

那么“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用我们现在科学能理解的意思就是:到了人肉眼所见这个层次,地球上所有的物质是由三种微观物质组成,而所组成的万物都有“外覆阴内抱阳”的特性,这不就是谈“原子论”吗?由质子、中子、电子组成的周期表各种原子,原子的特性不正就是由带负的电子(阴)覆绕环抱带正电的原子核(阳)。

且不论中国古人如何观察到原子的结构,有形还好理解,下一句“冲气以为和”对现代人恐怕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释得通的,这里显示中国古代科学对物质的认识谲异于现代科学。“冲气以为和”不是这个物质空间有形的现象,勉强用白话讲意思是:物质组成(阴阳作用)后另外空间会出现整和能量流,“和”有统一的意思,简单是说:物质有无形的能量形式存在。


针灸术等中医操作虽然已经在世界逐渐普及,但是很多人还是不承认这是科学。(大纪元图片库)

举个最明显的例子,比如说以现代解剖学看人体,一解剖就看见肌肉、血管、骨骼等组织;但中国古代除了也看见有形的肉体组织,另外同时观察到人体无形的能量流动分布,这就出现在中医所说的经络、穴位,而在我们这个物质空间是看不见的。所以中国古代祛病健身就有气功活动,气在哪里?气为何物?

再举个例,最近日本学者研究水结晶实验,受赞美的水与受辱骂的水,出现的截然不同的结晶行为,其实就是意外地把“冲气以为和”的现象给表现出来了,一个意念对物质本体似乎不起作用,其实就是中国常讲的“动了气”,意思是无形能量体受影响了,从能量守恒看,非常科学。这样也许应能把中国古代对物质的认识与现代科学差异做了简单的比较。

古代科学同时研究精神与物质


所以中国人对物质的认识就同时包含精神(气)与物质层面,当然就认为“万物皆有灵”,像结晶实验中的水,宛如生命体,能辨别情绪。

数学对有形的物质量化有其巧善表达形式,对无形的气就毫无用武之地。

所有物质就如同人一样,一但形成就同时“冲气和”成灵体,因此数学在中国古代科学就不是重要的工具。主因就是数学对有形的物质量化有其巧善表达形式,对无形的气就毫无用武之地,就像现代科学想运用数学模式要模拟人的情绪变化,非常困难。因此以阴阳五行方式整体观察有形无形宇宙事物变化就成了古代中国科学的特色。至于中国古代科学家如何观察到物质的“冲气和”,也就无法用现代科学的逻辑来理解。


中国古代许多大医学家,如《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都具备现代人认为的特异功能。(大纪元图片库)

中国古代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多数拥有我们现代人所说的特异功能,所以古代科学堪称是一种直接观察多重空间中物质变化的科学,这也就跟科学家自身的心性(道德水准)有密切关系。简单地说,宇宙的真实只会展现给道德高尚的人,这也就是为什么失传现象相当普遍,许多技能不是努力学习可以取得,这一点也和现代科学不一样。

有了对中国古人物质的认识概念,我们再认识中国古代科学发展就显得趣味盎然,也许会出现更新的认识。

金丹之术

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现代人从现代科学角度看确实很难理解,其实在本世纪内对物质的最基本认识上就已经出现差异。前文我们提到老子、孔子,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说他们是物理学家一点也不为过,从他们的言论里我们能认识到不同层次物质的存在与变化形式。

今天的我们恐怕会感到很奇怪,没有科学仪器与设备,怎么能知道原子里有质子、中子、电子,怎么知道原子构成地球上各种有形物质;甚至没有粒子加速器,他们能知道更微观物质存在形式,不同空间中物质存在形式。当然包括了现代科学家最梦寐想知道的:什么是宇宙物质最基本粒子,什么是物质形成的过程!一旦拥有这种“知识”科学家们立刻可以达到扮演造物者的梦想,可以制造各种物质,甚至能点石成金……

这其实也不是什么梦想,中国古代科学家早就拥有这种能力。从化学的角度漫谈中国古代各项成就发展,金丹术恐怕要占化学史的第一页。金丹术也叫炼丹术、炼金术、点金术等,按中国古代道家炼丹的概念,丹炼成之后,就有点化有形物质成为金银的功能,同时丹也能转化修道人的本体,突破人体时空进入高一层修炼。所以从本质上称之为“炼丹术”似乎更合适一些。

丹术的历史

中国丹术究竟源于何时,恐怕也是难于考证。按道家典籍记载始于黄老,而黄帝、老子各为不同历史时期,那么这意味着:丹术一直伴随中国文化演进,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而黄帝、老子则是宗师代表。

相传黄帝访泰壹赠金丹九颗,服食者,手立刻变成像丹一样的红色,到江边一洗连江水全都变红色;后来黄帝也得到炼丹之法,求鼎静炼,丹成乘龙飞升。按《史记.封禅书》记载,从战国齐威、宣两王的时候,开始就有方士鼓励诸侯求丹以期长生不老,至秦始皇,方士徐福上书建请入海求丹,这是历史明确记载丹术的开始。到了汉朝丹术更兴盛,其中汉武帝刘彻更是热中方术,与武帝同时的淮南王也养了一大群宾客,写了不少丹书,可惜大多失传,其中《淮南子》二十一卷还留存着。西汉末,篡位王莽也是喜欢搞丹术的人。

汉末三国时代曹操父子,也喜欢和方士接近,著名的有左慈、甘始、王和平等人。

是荒诞 还是真相藏身之处

中国古代科学对弟子的心性、道德要求,远远大于对聪明才智要求。

汉朝末年(约西元二世纪),吴人(浙江上虞)魏伯阳写了一本《周易参同契》,这是现存炼丹术最古老的密本,也是一本有理论有实验的书,当然对后人就很有参考价值。相传魏伯阳曾经带了三个弟子入山炼丹,炼成丹以后,先给狗试吃,狗吃不久就死了,伯阳跟着吃也死了,其中一个弟子看师父死,也跟着吃,立刻倒地。其他两个弟子感叹地说:炼丹就是求长生,吃了就死了,这有什么用呢?两人就匆匆下山走了,这时候师父马上站起来,再把真丹放入躺在地上的弟子与狗口中,立刻就醒过来,于是得了仙体开始修炼。这里可以看出来,中国古代科学对弟子的心性、道德要求,远远大于对聪明才智要求,这点也和现代科学截然不同。

宇宙的真实是自然的展现,不同层次的真实,更不可能以低层次的方法真正认识,所以“信在先悟在后”是中国古代科学的另一重要特色,所谓“信在先悟在后”的意思就是想认识宇宙真理的人,首先必须完全将原先的认识概念抛弃,宇宙的真实就是自然的展现,根本不须追求。其实爱因斯坦就相信宇宙和谐有序,是神造的,有高级生命的存在。如果爱因斯坦是现代科学的代表,也许我们可以说“信”是科学的基础,从这个观点,古今科学就有着共同点,这点应该是值得现代科学家深思的,现代科学到底相信什么?

到了晋朝,出现葛洪的《抱朴子》,这本书分内外两篇,纵论药物功能,炼金炼丹与神仙修炼之事,叙述万物变化之理。葛洪说:他祖父葛仙翁是左慈的学生,左慈传授他丹经数卷。郑思远又师承仙翁,再将丹术传给仙翁的孙子葛洪。葛洪,自号抱朴子,性恬淡,家贫好学,遍览典籍,师事郑思远,得仙公之道,隐于广东罗浮山,修道术、著述不辍。死的时候,打坐着好像睡着一般,容貌肤色像活人一样,身体柔软,当尸体入殓棺材时,却轻得像件空衣般,这就是世称的“尸解得仙”。

《抱朴子.黄白篇》提到:“变化者,乃天地之自然,何为嫌金银之不可以异物作乎?”在这里中国古代丹家认为,黄金白银是能由其他物质变换而成的,就是现代高能物理学里所谓的元素转换,即使现代庞大精密的加速器有元素转换的现象,但是像这样变金、变银简直像天方夜谭,是不可能的现象。所以炼金术被现代科学视为荒诞无稽之谈,是古人愚昧不明科学的表征,其实,近代的许多科学实验发现生命体内似乎就有这种超能力,例如,让不吃进任何钙质食物的母鸡,竟然能生出含钙质蛋壳的鸡蛋;在蒸馏水中发芽的幼苗体内所含钾、磷、镁、钙、硫元素都比原先种子中含量还多,实验指出生物体本身就有“元素再造”的能力。

从这些现象看,中国古代科学家很可能掌握了更高深的宇宙变化之理,点金术显然已超过物质层面的认识,真正探索了生命的力量。(待续) ◇

本文网址:http://mag.epochtimes.com/062/4426g.htm(新纪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