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head.htm';?> @ require '../MagHead2p.htm';?>
李安在《色.戒》中 的盲点和失败
@ require 'MagLeft2p.htm';?>
|
李安在《色.戒》中 的盲点和失败
|
|
文 ◎ 李劼 图 ◎ 《色.戒》影片广告
if (trim(substr("00".$vLocalIssue,-3))<=substr("00".(intval($vNewsIssue)),-3) || isset($_SESSION['UserName'])){
?>
素来一直看好的李安,继《断背山》之后推出的《色.戒》,没有了以往为李安特有的细腻、婉约和隽永。
且不说此片的松垮和拖沓,即便是整个的构思,似乎都有点夹生。在国家和人性之间,在江山和美人之间,如同煮饭时所放的水和米的比例一般,李安丧失了把握得恰到好处的能力。比如在《桃花扇》那样的经典里,构思是清晰的,主调是明确的。但在《色.戒》里,李安却在民族大义和个人情感之间,进退失据:不知道爱国应该爱到甚么份上,爱情又该缠绵到甚么样的程度。李安在《断背山》里,将观众、尤其是美国观众的审美趣味,调理得非常到位。可是,到了《色.戒》里,李安却对中国的那段历史相当迷茫。与之相应,李安不知道如何将男女间的微妙情感,妥当地安置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上。
李安所选择的那个日伪时代,确实有许多故事。虽然那样的选择是基于张爱玲的小说,但张爱玲对于那个时代,就像她喜欢胡兰成一样的盲目和迷茫。张爱玲可以在小说中相当任性地不管时代不时代,但李安要拍成《色.戒》却不得不对那个日伪时代,多少有些了解。能够有点自己的独到见解,当然更好。假如做不到,那么至少要弄清楚,在以戴笠为首的重庆特工和汪伪首脑主持下的上海特工之间,究竟发生了甚么故事。换句话说,以抗日大义包装的重庆特工和做了汉奸的上海特工,究竟有多少区别。
不想在此赘言历史。只想指出,假如戴笠是英雄,那么汪精卫绝对不是狗熊。或者说,假如汪精卫手下的特工是罪犯,那么戴笠那种货色则是人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式的抗战可以说是最诡异、最滑稽、最扑朔迷离的。倘若美国人拍二战电影,那么美国兵不是在画面上跟德国人打仗,就是在太平洋上与日本人拚命。但是,中国式的抗战,却是中国人打中国人比中国人打日本人还要起劲。大敌当前,不仅共国两党互相磨擦,各自唸经,而且原国民党特工也分化成上海的汪伪和重庆的蒋系,互相厮杀得不亦乐乎。假如李安连这种中国式的抗战特色以及在这种特色背后的中国人的国民性都不甚了了,那么拍摄一部以此为背景的电影,实在是过于托大了。
也许李安知道一点这场特工战的肮脏,所以特意安排了一群天真烂漫的学生,成为介入这场战争的清纯力量。李安以为,如此一来,画面就会多出许多人性亮色。殊不知,观众看到的画面上,依然是中国人如何设计刺杀中国人,而不是刺杀日本侵略者。这在美国观众看了,也许还会感到莫名其妙。因为美国人从来不会拍摄一部一群美国人如何以抗击“法西斯”的名义、处心积虑地刺杀另一个美国人的影片。但深知美国观众审美趣味的李安,却非常认真地编造着这么一个故事:一群中国人,如何不屈不挠地设计刺杀另一个中国人。其背景是:所有的中国人,全都遭到了日本人的侵略。若要说李安不尊重历史,历史却真的是那样的。
在日本人占领的年代里,中国人杀汉奸的热情,远远高于杀侵略者。但若说李安很懂历史,那么又实在是过于抬举了李安。因为在日本人的统治底下,选择汪伪还是选择重庆,在一般的中国人来说,其实是选择两种不同的活法罢了。
假如李安能够看出这样的历史秘密,那么,他就可以在人性的开掘上,完全放开手脚。因为李安将此片的赌注,不是押在特工战的哪一方更为正义上,而是押在战争双方的男女,是如何痛苦而快乐地纠缠在爱和恨、人性和敌意的对立之中的。李安在影片中力图抵达二战经典反思影片《广岛之恋》所展示的人性深度,但由于他无力以自己的方式阐释当年的那场特工战,由于他对那段日伪时代的历史,缺乏应有的透视力,所以最后茫然于不知道应该让爱情中的男女双方,走到哪里才算抵达了极致的界限。这样的茫然,导致了男女情爱上的无法彻底,也导致了人性展示上的无法清晰。
为此,李安做了补救:以尽可能淋漓尽致的床戏,弥补情感上的难以彻底和无法清晰。因为假如可以让男女双方在情感上任意走到应有的人性深度,那么如此火爆的床戏,显然是多余的。李安这样的补救,不仅苦了演员,也苦了对此片抱有很高期待的观众。本来是想前来观赏一段奇异的爱情,如何挣扎在人性的复杂和爱恨的鲜明之中的,结果却看到了一场场三级片式的情色表演。更为讽刺的是,这样的情色表演,最后竟然成了此片在商业上的最大卖点。假如要说,此片的床戏有甚么创造性的话,那么可能会给一些色情场所增加一些跟使用旗袍做道具有关的情色交易,或者说,使旗袍连同东方型的女人,更加具备了情色意义上的性感特征。就商业效果而言,李安也许获得了所谓的成功。但就电影艺术而言,李安的成功却付出了审美上的代价:《色.戒》非常遗憾地没能成为《广岛之恋》那样的经典。
与李安在此片上的上述盲点相应,是李安选择演员时的一厢情愿。虽然他所选择的男女主角,都在此片中尽了力。但由于李安导演思想的不明确,他们没能发挥出更加迷人的魅力。至于其他演员,尤其是那群出演那个年代的学生的演员,更是演得拘谨。最让人感叹的是,《色.戒》一片里的所有年轻演员,全都无法演出那个年代的学生仔的清纯和烂漫。他们的眼神,表情,一举手一投足,全都刻意得又僵硬又死板。仿佛是一群在生活中世故惯了的人精,早已忘记了孩童般的单纯,究竟是怎么回事。比较起当年周璇所唱的情歌,汤唯在唱工和做工上再下功夫,也难免其矫揉造作。李安以为,在上海发生的故事,理当在大陆寻找演员。李安不明白,那里早就已经没有影片中所需要的清纯学生仔了。
尽管李安此片在法国得了金狮奖,但那只是评委的趣味而已,跟李安究竟取得了多大的艺术成就,并无实质性的关系。一个衷心的希望乃是:《色.戒》不要成为李安走下坡路的开始。
二零零七年十一月十一日写于纽约◇
|
|
|
|
}
else
{
$_SESSION['path']=$_SERVER["SCRIPT_NAME"];?>
素来一直看好的李安,继《断背山》之后推出的《色.戒》,没有了以往为李安特有的细腻、婉约和隽永。
且不说此片的松垮和拖沓,即便是整个的构思,似乎都有点夹生。在国家和人性之间,在江山和美人之间,如同煮饭时所放的水和米的比例一般,李安丧失了把握得恰到好处的能力。比如在《桃花扇》那样的经典里,构思是清晰的,主调是明确的。但在《色.戒》里,李安却在民族大义和个人情感之间,进退失据:不知道爱国应该爱到甚么份上,爱情又该缠绵到甚么样的程度。李安在《断背山》里,将观众、尤其是美国观众的审美趣味,调理得非常到位。可是,到了《色.戒》里,李安却对中国的那段历史相当迷茫。与之相应,李安不知道如何将男女间的微妙情感,妥当地安置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上。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
?>
|
本文网址:http://mag.epochtimes.com/050/4045g.htm(新纪元周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