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七月二十三日,在美国田纳西州的一场涉及华裔女童贺梅抚养权的官司,经过七年的跌宕起伏后落下帷幕。最高法院一月二十三日裁定将贺梅归还给她亲生父母的半年后,贺梅重新回到亲生父母贺绍强、罗秦一家。

七月二十日早上,贺梅离开抚养她八年的贝克夫妇,随后孟菲斯少儿法庭签署了终止贝克家抚养权的法令,此法也正式让贺绍强一家人重握贺梅的抚养权。

这场长达数年的“中美家庭夺女案”,轰动了整个美国,官司从最初级的青少年法庭,一路打到联邦最高法院。在这七年中,当事的两个家庭和各自的支持者随着各级法庭的不同判决,在心里体验着悲欢离合,而这些人生感受并未随着判决的尘埃落定嘎然而止。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轰动全美“中美家庭夺女案”尘埃落定

二○○七年一月廿三日,田纳西州最高法院判决贺梅必须十二天内回到生父母身边,贝克夫妇和律师帕里希(Larry Parrish)(右)在记者会上。 (魏毅/摄影)

文 ◎ 袁昊

今年七月二十三日,在美国田纳西州的一场涉及华裔女童贺梅抚养权的官司,经过七年的跌宕起伏后落下帷幕。最高法院一月二十三日裁定将贺梅归还给她亲生父母的半年后,贺梅重新回到亲生父母贺绍强、罗秦一家。

七月二十日早上,贺梅离开抚养她八年的贝克夫妇,随后孟菲斯少儿法庭签署了终止贝克家抚养权的法令,此法也正式让贺绍强一家人重握贺梅的抚养权。

这场长达数年的“中美家庭夺女案”,轰动了整个美国,官司从最初级的青少年法庭,一路打到联邦最高法院。在这七年中,当事的两个家庭和各自的支持者随着各级法庭的不同判决,在心里体验着悲欢离合,而这些人生感受并未随着判决的尘埃落定嘎然而止。案件所涉及的伦理、道德、人文和法律等,仍是人们思考和讨论的话题。

八年前祸起贺绍强

一九九八年十月,在田纳西孟菲斯大学就读的贺绍强与一位中国女学生在校内电脑教室单独待了一段时间。一周后,该女士指控贺绍强在电脑教室对她进行性侵犯并使她受伤。随后该校即取消了贺绍强的奖学金,使贺绍强夫妇陷入经济困境。

事隔一个月左右,几位当事人及家庭成员在当地东方店巧遇,又发生纠纷,该女学生的丈夫踢倒贺绍强太太罗琴,致使正怀孕的罗秦大出血;后于一九九九年一月二十八日早产生下女儿,这个女儿就是引起父母为抚养权打了七年官司的小贺梅。

性侵犯官司到二○○三年二月二十一日,田纳西州第五刑事法庭的陪审团裁决贺绍强无罪,才为这场历时四年的官司划上句号。

然而贺绍强被控性侵犯的初期,有刑事官司在身,没有健康保险并且失去了身份和生活来源的贺绍强夫妇无奈自女儿出生后第二十七天起,通过当地的一家慈善机构,将女儿暂交由贝克(Jerry Baker)夫妇抚养,替他们照顾这孩子三个月。然而在以后的岁月中,贺绍强与太太罗秦也在领回女儿的过程中一波三折。

带孩子拍生日照遭拒

贺绍强说,女儿长得非常漂亮,甚至于她刚出生时,父母抱着她去沃尔玛(Walmart)购物时就被选中拍婴儿封面照。贺绍强说,在贝克夫妇还允许他们探望女儿的时候,每次女儿生日他们都买了许多衣服和礼物去看望她。

在贺家夫妇努力在美国立足的时期,贝克夫妇代为抚养这个孩子的时间也一再延长,从几个月延长到几年。这段期间,贺家夫妇也一直保持跟贝克家的联系和对女儿的探望。

后来,贺家夫妇说要将他们的女儿送回中国交给亲戚抚养时,贝克夫妇开始尽力争取对贺梅的监护权。六年以前,就是当贺梅两岁时,当贺家夫妇要带女儿出来照一张生日照片时,贝克夫妇不让贺梅出去。

当时罗秦生气地在贝克夫妇家哭叫,贝克夫妇叫来了警察。此后,贺家未再能看望女儿,直到最后案子闹上了法庭。
 


在田纳西州最高法院宣判前,贺家的支持者举行的记者会。 (魏毅/摄影)

青少年法庭失去审判权

罗琴决定诉诸少年法庭要回女儿。在青少年法庭,法官倾向孩子归回亲生父母手中。贝克夫妇要求法官暂缓判决,因为他们没有律师在场。贝克夫妇雇用律师帕里希,帕里希立即把官司送到高一级的民事法庭,青少年法庭法官从而失去审判权。

民事法庭取消贺家父母权

在民事法庭贺梅案被交给法官阿立.山托斯审理。但是在他的手里,案件被拖延了几年。随后贺家把阿立.山托斯法官告到田纳西州法律纪律检察委员会后,山托斯法官于二○○三年十一月十四日宣布退出该案审理。

法院重新任命了一名法官罗伯特.钱德斯(Robert Childers)。从二○○四年二月二十三日至三月二日,法官钱德斯连续听证九天,每天几乎都是早晨九点到晚上十点,连周末也不休息。共传唤二十多位双方证人到场。最后宣布休庭等待三月廿二日的最后陈诉,后推迟到四月十二日最后陈诉。

五月十二日宣判结果是,钱德斯法官认为贺氏夫妇遗弃了贺梅,贺氏夫妇曾有连续四个月以上未看望女儿的历史。更为重要的是,贺绍强被指在宣誓作证时谎报收入、在为罗秦申请签证时也曾撒谎。

法官认定贝克夫妇提供给了安全、稳定、健康、爱护的环境给贺梅;贺梅与贝克夫妇有感情的连结,不再适合继续维持与贺氏的父母子女关系。因此取消贺氏夫妇的父母权。听到这个判决,罗秦嚎啕痛哭。

上诉法庭让贺家看到希望

要回女儿心切的贺绍强夫妇再次上告,二○○五年二月十六日,抚养权案移到孟菲斯东约八十英里的杰克逊市的上诉法庭。尽管上诉法院法官们在听取了双方律师和法庭之友的口头辩论后,仍以二比一的投票维持原判,但其中一名法官柯比认为初级法院的决定应该被推翻。

柯比法官在公布的文件中说,贺氏夫妇在四个月中没有探望贺梅是在贝克家叫来警察威胁要逮捕他们之后,而且他们向青少年法庭提出了要回孩子的诉状,表明他们没有放弃孩子的意愿。另外,他对于初级法庭禁止贺家探望贺梅也认为释法错误。

田纳西高院以压倒优势翻盘

之后,贺绍强夫妇的律师西格尔向田纳西州高级法院上诉。最高法院在二○○七年一月二十三日以五比○的判决,推翻了法官钱德斯的判决,裁定贺绍强夫妇拥有完全的父母权,贺梅在十二天内交还贺家。

五名法官一致认为,民事法庭审判中取消贺氏夫妇的父母权是错误的,因此判决驳回贝克夫妇要求剥夺贺家父母权和要求收养贺梅的请求;而且判决还取消了贝克夫妇的监护权,将其交还贺家;并取消民事法庭和青少年法庭的“禁止探视令”。

判决还说,田纳西州上诉法院的判决被推翻,尚未解决的问题由青少年法庭处理,青少年法庭必须考虑、准备和实施一个计画,处理有关的监护权问题,以让贺梅和生父母团聚,并使她尽可能少受伤害。

当天下午,高兴的贺家和失望的贝克家分别召开记者会。贺家表示,将会善加照顾小贺梅,并将把小孩带回中国。

贝克夫妇和他们的律师表示,他们还有九十天的时间来决定是否上诉。贝克说:“我们相信主将继续保护贝克家、保护贺家、保护这个小女孩。”


在二○○七年一月廿三日记者会后,贝克夫人和大女儿相拥而泣。 (魏毅/摄影)


贺绍强夫妇与他们的另外两子女。(魏毅/摄影)

华人反应不一

贺梅案自始至终受到当地华人社区的关注,尽管贺绍强的道德和诚信在华人中颇有争议,但是因为美国的法官在判定案件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参考过往的类似案件,所以考虑华人的未来,很多人站出来支持贺家。

对于田纳西州最高法院的宣判当地华裔反应不一,有人为贺家感到高兴,有人觉得贺梅回到贺家不会幸福,也有的为贝克家感到难过。在孟菲斯做生意二十多年的林先生担心贺梅回国后能否健康成长。他说,“最好的结局是两家保持一个和睦的关系,她可以来回走动。”

当地知名人士蔡金良是贺家长期的支持者,他说,“我很高兴看到这个结果,这个判决对所有在美国的华人家庭都是有利的。”

徐女士是计算机维修技术员,她说,“我觉得贺梅和贝克夫妇一起生活更好。作为一个母亲,我不能接受一对夫妻在小孩三个星期大时就交给别人养,而贝克家对一个不是亲生的孩子,这样抚养了八年,他们对孩子是真心地好。”

美国最高法院给贺梅案划终止符

田纳西州最高法院的宣判还未给该案划上句号,贝克夫妇再次上诉到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半年来,联邦高院数次拒绝贝克家的上诉以及提出的诸多动议。

在六月廿五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宣布不接受贝克夫妇的诉状,维持田纳西州最高法院的最终裁决,从法律的上诉程序上结束了旷日持久的贺梅案。

贺家对于联邦最高法院的决定感到高兴,希望贺梅可以尽快回家。贝克家的律师在当天发表书面声明,宣布贝克夫妇将终止所有更进一步的法律程序,没有怨恨。

法律伦理讨论延续

贺梅案从法律上已经结束,贺梅也与父母团圆,但这个案件所涉及的伦理、道德、人文和法律等问题,仍是人们思考的焦点。

美国华裔说,这个案子对广大华人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它可以帮助新移民了解美国法律系统,以后不犯同样错误。

有学者认为中美两家抢孩子案中体现了双方的文化及伦理差异,东方文化很重视由血缘连结的关系,所谓骨肉亲情,而美国文化中在这方面就比较淡,美国人更注重孩子的健康、成长、医疗保健等环境。

贺家夫妇展现了让亲生子女重回怀抱的坚持,而贝克夫妇则坚持孩子在自己家里更幸福。贝克夫妇称对贺家“一点恨意也没有”。看到了罗秦在哭泣的照片,贝克夫人说:“我为罗秦感到痛心”。但他们坚信,撒谎的父亲和情绪不稳定的母亲对孩子成长不利。

这些差异也反映在媒体的报导中。在案件进行的数年中,美国主流媒体多次平衡报导此案,中国大陆也有多家媒体报导,不过在案件的判决对贺家不利时,指责法官。

美国媒体则表示,美国法官的判决,必须建立在法律和证据的基础上,必须建立在不带偏见、不带歧视、不凭同情心来办事的基础上。中共媒体引用贺家一面之词、不采访法官和贝克、不提法官判定贺家不适抚养原因来报导这个案子的时候,往往比较狭隘。

还有人置疑,贺家和贝克夫妇之争是否涉及种族问题,有学者认为并非如此,在美国,领养和监护涉及的法律和伦理和中国社会也有很大不同。

也有分析说,从诉讼的取证范围、双方律师辩论的焦点,以及案子所涉及诚信和文化价值观来看,这案子远超出公平还是歧视所能概括的范围。

无论如何,这些争论可能还会是此后一段时间内的焦点话题。X

本文网址:http://mag.epochtimes.com/033/3479g.htm(新纪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