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利堅合眾國(英語:United States of America),通稱美國,舊稱花旗國,是位於北美洲的聯邦共和制國家,也是世界上最為悠久的共和立憲制國家。美國本土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及墨西哥灣。美國目前有50個州、1個聯邦直轄特區,以及若干海外領地,國土面積超過96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三大國土面積的國家。

美國有3億居民,人口數量位居世界第三,國旗上的50顆白色星星代表50個州;每當新州加入聯邦,次年的7月4日國旗將增加一顆星。


欲觀看最新兩期全文,請登記成為《新紀元週刊》訂戶;
如閣下為本刊訂戶,請登入系統。
最新兩期前的不用登錄, 請點選 前期雜誌

帳號:
密碼:

封面故事 簡體版       列印機版

美國的成長之路



文 ◎ 吳芮芮 圖 ◎ Photos.com、法新社

美利堅合眾國(英語:United States of America),通稱美國,舊稱花旗國,是位於北美洲的聯邦共和制國家,也是世界上最為悠久的共和立憲制國家。美國本土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北靠加拿大,南接墨西哥及墨西哥灣。美國目前有50個州、1個聯邦直轄特區,以及若干海外領地,國土面積超過962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三大國土面積的國家。

美國有3億居民,人口數量位居世界第三,國旗上的50顆白色星星代表50個州;每當新州加入聯邦,次年的7月4日國旗將增加一顆星。國旗上紅色及白色橫條各7及6條,共13條,紀念最初的13個州。

建國200多年以來,美國曾經歷過內戰(1861─65年)和經濟大恐慌(1930年代)兩次嚴酷考驗,但仍堅守自由民主制政治制度,成為憲法民主和公民自由的代表性國家。美國龐大的經濟、文化、科技、和軍事影響力貫穿了整個20世紀。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國和同盟國一同獲得勝利,並經歷數十年的冷戰後終於拖垮蘇聯,成為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當今美國在全世界的經濟、政治、軍事等眾多領域的龐大影響力都是無他國能比。


● 發現新大陸
十七世紀初期英國發生宗教衝突,政治強力介入干預,1620年秋末,102名遭到迫害的清教徒和30名水手,一起搭乘「五月花號」乘風破浪橫渡大西洋來到北美新大陸,在今日麻薩諸塞州的普利茅斯海岸登陸。他們遵照登陸前簽訂的〈五月花號公約〉,開始了在新大陸上自治管理的生活。

● 美國獨立
1776年,由於英帝國強行增收印花稅,殖民地獨立戰爭爆發,由傑佛遜、富蘭克林、約翰亞當斯等3人起草的〈獨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於7月2日定稿;賓夕法尼亞、新罕布希爾、維吉尼亞、麻薩諸塞、康乃狄克、北卡羅來納、南卡羅來納、德拉華、紐澤西、喬治亞、馬里蘭、羅德島、紐約等十三州代表於7月4日共同發表了〈美國獨立宣言〉宣佈成立美利堅合眾國,爾後這一天就定為美利堅合眾國的國慶。1777年,獨立的殖民地正式採納聯邦條例,建立了一個聯邦的主權國家、以及行使管理權的聯邦政府,並批准了美國憲法。經歷艱苦的獨立戰爭後,大陸軍團終於擊敗英軍,英國於1783年簽下了〈巴黎條約〉,正式承認美國的獨立。

● 南北內戰
隨著國家的不斷擴展和發展,一個新的問題也逐漸浮現,北方掌控的聯邦政府與南方的州政府在蓄奴問題和州權上產生分歧:北方州反對奴隸制度的擴展;而南方州反對北方州干涉其生活方式,因為他們的棉花經濟產業是全盤依賴於奴隸制度的。在亞伯拉罕·林肯於1860年當選總統後,衝突徹底爆發,南卡羅來納州成為第一個宣佈脫離聯邦的州,六個南部州也相繼分離,於1861年成立美利堅聯盟國以對抗聯邦政府。美國內戰以聯邦在1865年取得勝利告終,同時終結了奴隸制度、以及州是否有權脫離聯邦的爭議。這場內戰成為美國歷史的主要分水嶺,聯邦政府的權力從此大為增加。

● 1929年經濟大蕭條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歐洲國家元氣大傷,卻給美國帶來大量財富和聲望。在幾乎整個1920年代,農產品價格不斷降低,工業利潤大幅增長,美國經濟發展得異常繁榮。這波經濟成長還被信貸上升和股票市場的興盛推波助瀾,1929年10月24日股市大崩盤,一場突如其來的金融風暴席捲了整個華爾街,一場始料未及的經濟大蕭條席捲了整個世界,美國作為大蕭條的發源地,當然成了大蕭條的重災區。這場經濟危機的殺傷力巨大,1932年,美國的工業生產較1929年萎縮了三分之一,失業率達到了駭人的地步,整個社會瀰漫著悲觀的情緒,美國經濟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徹底復甦。圖為1929年紐約華爾街檔案照片。

● 太平洋戰爭爆發(1941年參戰)
太平洋戰爭(在日本亦稱作大東亞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一部分,太平洋戰場是日本和美國等同盟國間的主戰場,開始於日本聯合艦隊1941年12月7日偷襲珍珠港,重創美國太平洋艦隊,當時艦隊主力只剩航空母艦能戰,美國在損失大量戰艦後正式對日宣戰。圖為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美國太平洋艦艇遭轟炸後起火燃燒。

 

● 二戰結束·
第二次世界大戰(簡稱二次大戰、二戰),交戰雙方是以英國、法國、蘇聯、美國、中華民國等國組成的同盟國,與以德國、日本、意大利等法西斯國家組成的軸心國集團。戰爭進展到最高潮時,全球有61個國家和地區參戰,有19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戰火遍及歐洲、亞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戰雙方同時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開戰鬥。最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勝利結束。圖為二戰著名的照片「硫磺島升起星條旗(Flag raising on Iwo Jima)」。

美國總統杜魯門決心迅速結束二戰,1945年美國分別在日本的廣島(8月6日)和長崎(8月9日)投下了兩顆原子彈,震撼日本,日本裕仁天皇宣佈無條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也隨之結束。圖為1945年8月9日,長崎原子彈爆炸後在天空升起一個高度達6萬英尺(18公里)的蘑菇雲。

● 越南戰爭
越南戰爭簡稱越戰,又稱第二次印度支那戰爭,是越南共和國(南越)與美國同越南民主共和國(北越)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陣線」之間的戰爭。1963年,北越軍隊越過北緯17度的分界線,正式對南越宣戰,越戰爆發。美國政府認為越南一旦成為共產主義國家,共產主義必定在東南亞快速擴散,故派兵援助南越,中共則以大量物資援助北越。

越戰是二戰以來美國參與的傷亡人數最多的戰爭,也是該國至今唯一戰敗的戰爭。最開始援助南越的美國總統是艾森豪;肯尼迪開始支持在越南作戰;詹森將戰爭擴大到不可收拾的地步。在尼克松執政時期,美國因國內的反戰浪潮,逐步將軍隊撤出越南。圖為1966年6月7日在南越附近作戰的美軍。

● 冷戰開始
冷戰(英語: Cold War, 1945年—1990年)簡單來說就是美國和蘇聯及盟友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對抗。美國的主要盟友是西歐、加拿大、日本,而蘇聯的主要盟友是東歐國家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直到中蘇分裂)。冷戰從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開始,隨著八十年代蘇聯的經濟危機,和戈巴卓夫的民主改革,促成共產國家倒台,到1990年代初蘇聯解體冷戰正式結束。

這場全面的「東方對西方」的戰爭並未真正爆發,最大的原因是由於雙方都擁有大量的核子武器,一旦直接衝突可能導致全人類毀滅,因此雙方都盡力避免發生全面的「熱」戰,實際上只是在經濟、哲學、文化、社會和政治立場方面產生嚴重對立:西方指責東方不民主、極權主義和共產專制,而東方則批評西方是中產階級資本主義和帝國主義。東方國家指責西方國家「帝國主義」、「剝削勞工」,而西方國家則稱東方國家為「極權鐵幕」,企圖將民主國家納入極權專制的統治。

德國可以算是冷戰中最主要的爭端焦點,特別是柏林。柏林圍牆很可能是冷戰最生動的標誌。這堵牆分隔了東柏林(屬於東德)與西柏林(屬於西德),使西柏林孤立於東德內。圖為1961年8月15日,正在建造中的柏林圍牆。

冷戰結束時,美國、蘇聯在朝鮮半島商定以北緯38度作為接受日軍投降的範圍的界限。北部為蘇軍受降區,南部為美軍受降區。以38度線為分界線的理由,一是該線將朝鮮半島近似分割為面積相等的兩部分,二是1945年日本撤銷朝鮮軍編制,將38度線以北的朝鮮軍併入關東軍,38度線以南的朝鮮軍併入國內軍。圖為38度線附近一名南韓婦女。

● 七十年代美元和黃金脫鉤,石油危機,經濟表現大幅波動

1970年代,中東國家曾聯合實行石油禁運,從而導致美國國內的經濟危機。為了保障石油安全,美國提出了全球石油戰略,旨在建立石油帝國,實現對全球石油資源的壟斷和控制。

● 里根上臺,採取「新保守主義」政策,堅持價值立場,對抗共產主義

里根總統於1981年上臺,當時正好是美國民眾對政府極為不滿的時期,他因此推動所謂的「里根革命」,主張建立小而強的政府。他前往國會演說,提出減稅計劃,大幅刪減政府預算,但國防支出卻不減反增。里根推行這套政策初期,失業率超過10%,施政滿意度滑落到41%。但他很堅決,堅持方向變成當時美國政府的口號。里根是共產主義的強烈反對者,將前蘇聯稱為「邪惡帝國」,還發展出所謂的「里根主義」,協助其他國家的反抗軍,對抗莫斯科扶植的專制政權。里根任內花費大筆預算,增強美國軍力。他1985年首度和前蘇聯的改革派領袖、戈爾巴契夫見面後,美蘇關係開始解凍。1987年,他和戈爾巴喬夫簽署美蘇第一個廢除核武條約。里根幽默、充滿自信的風格,深獲美國民眾歡迎。

1987年6月12日,前美國總統里根訪問西柏林時,在布蘭登堡門的柏林圍牆前發表演說:「戈爾巴喬夫先生,請推倒這堵牆!」。

● 蘇聯倒臺,冷戰結束

隨著東歐劇變,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政府也紛紛仿效東歐諸國,意圖脫離蘇聯而獨立。1991年8月24日,蘇聯第二大加盟共和國烏克蘭宣佈獨立。蘇聯聯盟開始走向解體。

俄羅斯總統葉利欽下令宣佈蘇共為非法組織,並限制其在俄羅斯境內的活動。在1991年12月8日,他同白俄羅斯及烏克蘭的總統在白俄羅斯的首府明斯克簽署協議,成立獨立國家聯合體,從建立一個類似大英國協的架構來取代蘇聯。蘇聯其他加盟國紛紛響應,離開蘇聯,蘇聯在此時已經名存實亡。

1991年12月25日,蘇聯總統戈爾巴契夫宣佈辭職,將國家權力移交給俄羅斯總統葉利欽。12月25日晚,蘇聯國旗從克里姆林宮上空緩緩降下。12月26日,最高蘇維埃自我解散,標誌著蘇聯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正式結束其存在。圖為1991年12月8日俄羅斯、白俄羅斯和烏克蘭的首腦簽署協議,正式確認蘇聯終結,蘇聯解體已成現實。

● 波斯灣戰爭
波斯灣戰爭是伊拉克和由聯合國授權,以美國為首的34個國家組成的多國聯盟之間的一場戰爭。它的起因是1990年8月2日伊拉克侵佔科威特,1990年8月3日,美國在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第2天,就調派作戰部隊和戰鬥機到波斯灣,聯合國也在8月6日,相應地對伊拉克做出制裁,中止和伊拉克的所有貿易往來。

在阿拉伯12國領袖聯合派遣泛阿拉伯部隊保護沙地阿拉伯時,埃及更連同摩洛哥、敘利亞和孟加拉,派兵加入駐紮在沙地阿拉伯的美軍陣營。戰爭結果是以美國為首的聯軍的決定性勝利:以相當小的損失將伊拉克軍隊逐出科威特。圖為1990年8月21日,超過一千名美軍抵達沙國達蘭國際航空港。

● 911恐怖攻擊
簡稱「九一一事件」、「九一一」或「911」,是2001年9月11日發生在美國本土,通過劫持多架民航飛機衝撞摩天高樓的自殺式恐怖攻擊。在事件中共有2,986人死亡,包括美國紐約地標性建築世界貿易中心雙塔在內的6座建築被完全摧毀,其他23座高層建築遭到破壞,美國國防部總部所在地五角大樓也受到襲擊,美國經濟同樣遭到嚴重打擊。該事件也導致了此後國際範圍內的反恐行動,包括了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以及針對恐怖組織及相關國家越來越大的壓力。



這次事件是自1944年10月日本向美國拋下「風船炸彈」以來美國本土第2次遭受來自空中的襲擊,也是繼珍珠港事件後,歷史上第2次外國勢力對美國本土造成慘重傷亡的襲擊,事件中死亡的總人數已經超過珍珠港事件中的2,400人。

● 伊拉克戰爭
伊拉克戰爭(Iraq War),又稱美伊戰爭、第2次波斯灣戰爭,是2003年3月20日,以美國和英國為主的聯合部隊正式宣佈對伊拉克開戰,開戰的主要理由是薩達姆政權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伊拉克政府踐踏人權的行徑。

軍事行動在2003年3月20日美國總統布什對伊拉克總統薩達姆發出48小時內離開伊拉克的最後通牒到期後開始的。

聯合部隊是由12萬人的美軍部隊、4萬5千人的英軍部隊、2千多人的澳大利亞軍隊和200人的波蘭軍隊所組成的,除此之外還有大約5萬人的伊拉克反叛軍,他們是通過駐紮在科威特的美軍基地正式對伊發動軍事打擊。圖為美國總統布什在白宮宣佈伊拉克戰爭開始。

 

 






 

 

 






 



 

所在期數封面故事
  • 十字路口反思 美國人轉向傳統求解(第26期) ---2007/07/05刊
  • 美國獨特的地緣優勢(第26期) ---2007/07/05刊
  • 相關文章
  • 多位前主席指證中共祕控學聯僑團特務組織(第26期) ---2007/07/05刊
  • 黑磚窯不是奴隸制復辟(第25期) ---2007/06/28刊
  • 游資闖中國 金融風暴危及周邊(第20期) ---2007/05/24刊
  • 「五四」口號「科學與民主」的誤區(第18期) ---2007/05/10刊
  • 千年前中國人利用石油製墨(第14期) ---2007/04/12刊
  • 中東衝突新熱點—伊朗(第12期) ---2007/03/29刊
  • 英國房價十年飆升恐崩盤(第12期) ---2007/03/29刊
  • 新一期受歡迎文章
    推薦給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