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枪击案受害者父亲为所有死难者致哀。(法新社)

案发第2天(17日)早晨,记者刚刚到黑堡市的维州理工校园时,感到一种空旷。校园很大,就是一座小城。媒体都聚集在学校安排的客栈中(Virginia Tech Inn),这里有一个会议中心被开辟为媒体中心。同时这栋楼也是家长们用以确认学生讯息的地方。媒体和家长各有一个专门的大楼入口,各占一半。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帐号:
密码:

封面故事 正体版       列印机版

“善”能使人类坚不可摧

17日晚烛光悼念活动中,学生在展板上写下自己的心声。(Lisa摄影/新纪元)

【采访手记】文 ◎ 吴芮芮

一位枪击案受害者父亲为所有死难者致哀。(法新社)

案发第2天(17日)早晨,记者刚刚到黑堡市的维州理工校园时,感到一种空旷。校园很大,就是一座小城。媒体都聚集在学校安排的客栈中(Virginia Tech Inn),这里有一个会议中心被开辟为媒体中心。同时这栋楼也是家长们用以确认学生讯息的地方。媒体和家长各有一个专门的大楼入口,各占一半。

蜂拥而至的媒体和记者

周围的停车场停满了电视直播车,层层叠叠的卫星“锅盖”映入眼帘。在客栈旁边碰到的路人基本上都是媒体工作人员,似乎我们的数目远大于学校师生的人数。学生活动中心,媒体不得靠近。

所有媒体都只能在这个客栈的大楼旁偶尔抓住一个学生,访谈一下。很多学生由于沉浸在震惊和悲痛中而不愿接受采访。在幸运地采访了一些学生和受害者家属后,记者心里对这个惨案渐渐有了直接的感觉。可是还是觉得对维州师生了解不够。然而,校园从外表看来空荡荡,很多地方媒体是不能接近的。维州理工的3万名学生啊,你们在哪里?黑堡市的社区,它到底是怎样的呢?

从12点半开始,记者终于看到了大批学生。他们从不同的宿舍楼出来,四面八方地向下午2点公众哀悼活动地点Cassell Coliseum体育馆靠拢。路上,有的三三两两,有的单独拿着一束花。大家不怎么讲话。人群在体育场入口旁的华盛顿街排出了长长的队。虽然有上千人在排队,可是整个环境出奇的静。

空气中师生们传递的是悲伤,但没有软弱,是痛苦,可没有仇恨。无声的聚集,传递着黑堡市的平静的意志。记者的思绪慢慢被维州理工的师生融化。

黑堡市的掌声

进入体育馆后,记者看到可容纳1万人的体育馆内坐满了人,场地中心还添加了两列20多排摺叠椅座位。仪式开始时,所有人起立默哀1分钟,现场可听到间歇的饮泣声。只有相机闪光灯在默默此起彼伏地涌现。

在维州理工校长Charles Steger走上主席台的霎那,学生们全体不约而同地起立,并鼓掌长达几分钟。这掌声让记者读到了特别属于黑堡市的东西。

富有强弱和节奏而又此起彼伏的掌声传递了这样的讯息:在灾难发生后,在困难面前,在座一万师生与校长之间互相尊重、理解和认同。掌声中没有一丝埋怨、指责。从四方阶梯教室式的座位上传来的掌声,像一波波海浪般在体育场中心震荡。记者听到了海浪的倾诉:我知道你做了你能做的最好的。谢谢你。(I know you’ve done your best. Thank you.)

学生给维州州长和布什总统的起立鼓掌包含了礼节性的尊重,但给校长的掌声是发自内心的欣赏和感激。

今天我们都是VT人

发言中,维州校长强调:枪击案“增强了我们对好人的信心。”(“reinforced our faith in good people”)

出席公众悼念的师生大都穿戴维州理工特制的有VT字样的T-Shirt、外套或帽子。整个观众席上,橘黄色和紫色(象征维州理工的两种颜色)自然分布。

维州州长Tim Kaine发言时赞美黑堡市的精神,在这种灾难性的事件后,悲哀、仇恨和绝望都是自然的情绪。但是,维州理工的师生们表现的是正面的精神,并且没有让自己的精神成为枪击案的受害者。

凶手赵承熙仿佛已被人们遗忘。受害者的家属在接受采访时说:“我们现在根本不去想他。没有人在谈论对惨案的感受时提到凶手。”人们向记者传达的讯息是一致的。正如学校事务副总裁(VP of University Affairs)在17日下午2点的公众悼念集会开幕词上所说:“在我们自己痛苦的时候,我们在这里集会,减轻他人的痛苦。”

被采访的黑堡市的个别居民甚至对记者说,其实凶手的父母是最可怜的,并对他们表示同情。凶手极端的恶行没有激发社区的仇恨,而是激发了社区的爱和善。在17日的万人烛光夜悼活动上,学生代表在开幕词中强调的是“去爱,而不是去恨。去治愈,而不是沉湎。”

那一刻,我们都是维州理工的一员。

用善去回应恶

这次美国英文报纸对惨案的问题和报导大多集中在以下几点:凶手的动机和故事、学校有没有做到力所能及的最大范围,是否失职、凶手杀人是否与感情纠纷有关、凶手父母有无自杀、枪支管制、学生精神病问题等。不知道他们是没有感受到黑堡市坚忍的精神,还是他们觉得读者对细节和暴露社会问题会更有兴趣,社区的凝聚力和精神,对好人的坚信,对坏人的怜悯和包容,这些没有在他们的报导中占一席之地。

在这样的震惊世界的惨案报导方面,是暴露社会问题,找出是谁的错更重要,还是传播善的、坚忍的精神更重要?暴露社会问题,在技术细节上下功夫,似乎是当前媒体工作者的主流。然而暴露出更多的问题,并不一定能解决原来的问题,可能会带来更多的问题。

很多人都从媒体中汲取讯息,媒体的报导角度很大地影响社会对某件事情的看法。人们互相埋怨,互相指责,确立新的法律,加强限制,只会使所有人无所适从。

记者选择了传播黑堡市精神作为报导重点的角度之一,因为从维州理工师生身上学到了用善去对待问题,用善去回应恶,因为善能真正使人类坚不可摧。
 

所在期数封面故事
  • 维州枪案 善与恶的对峙(第16期) ---2007/04/26刊
  • 没有怨恨的社区(第16期) ---2007/04/26刊
  • 美中媒体报导校园枪击案的异同(第16期) ---2007/04/26刊
  • 相关文章
  • 历史奇石异象的故事(第15期) ---2007/04/19刊
  • 纽约时报:中国高成长的代价 痛苦的黄河(第15期) ---2007/04/19刊
  • 新一期受欢迎文章
    推荐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