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head.htm';?>
紐約時報:中國高成長的代價 痛苦的黃河
@ require '../MagHead2.htm';?>
@ require 'MagLeft.htm';?>
|
|
|
紐約時報:中國高成長的代價 痛苦的黃河
|
甘肅省首都蘭州市境內的黃河,整條河因傾倒有毒污染物而變成紫紅色。(AFP Photo)
|
@ require '../adsleft.htm';?>
編譯 ◎ 吳英
if (trim(substr("00".$vLocalIssue,-3))<=substr("00".(intval($vNewsIssue)),-3) || isset($_SESSION['UserName'])){
?>
中國境內很多地區正飽受中共不顧自然生態邁向現代化的惡果,特別是水資源因開發過度而導致的嚴重污染,飲用水源日益匱乏。約有近400個城市水資源量無法負荷未來的都市發展需求,某些臨海城市引進鹽水淡化技術,以供應都市化後的用水需求。中國目前是全球每人供水量最低的國家,也是水資源分配不均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以北方為例,其人口數雖然達全國人口的43%,但獲得的水供應量僅達全國的14%。
《紐約時報》去年底曾刊登記者Jim Yardley黃河流域嚴重污染的特別報導,今天來看價值更高,可供讀者一窺中共的嚴重環境污染問題。
黃河流域的污染
科學證實,孕育中國古文化、供應1億4,000萬人口用水的黃河流域,正面臨發源地進水不足的嚴重威脅。由於流域沿岸仍持續增建工廠、都市發展及農業等不斷排放廢水及空氣污染物,已使黃河無法再負荷,並逐漸枯竭。一旦黃河不再供應清潔的水源,居民將無法生存,更遑論經濟發展了。
湖北宜昌境內黃河沿岸。(STR/AFP/Getty Images)
|
|
男孩身後是包頭境內的黃河,水量稀少,沿岸沙地清晰可見。(Getty Images)
|
中共持續向上攀升的經濟成長,正走到危險的十字路口。不斷擴大的污染及蒙上腐化陰影、全國各地無節制的建設,在在威脅中共過熱的經濟。即使中共領導人試圖拉回失控的成長,但地方政府基層黨員在追求稅收成長、吸引投資及貪腐致富目標下,似乎無法配合中央政策,將污染減量及節能措施列為優先事項。
氣候變遷及乾旱
中國科學家經研究發現,放牧只是造成黃河上游乾涸的原因之一,地下水位下降、其他供水來源的小型湖泊也正在縮小或乾涸、氣溫緩慢上升、雨季由2個減為1個等都是造成黃河乾涸的原因,其中以全球氣候變遷被認為是造成問題日漸擴大的主要原因。
居住在黃河上游地區的藏胞,也觀察到了氣溫上升的變化,甚至在冬季時,湖泊表面也不再結冰了。要向從未看過工廠的藏胞解釋工廠排放出來的二氧化碳是造成溫室效應的主要原因,並不容易。但他們記得漢人在1980年代到其所居住地區進行採礦及捕撈,而乾旱就是從那時開始的,向來尊敬大自然不恣意破壞環境的藏胞認為,漢人大肆採礦及捕撈引起掌管湖泊與自然的天神的不悅,造成湖泊乾涸及草地不生。
「天下黃河富寧夏」美名不再
寧夏多山且為不毛之地,但拜黃河之賜,世代居民得以種植水稻及其他農作物,並有「天下黃河富寧夏」之名,然而,逐漸乾涸的黃河還能再無限制的滿足銀川平原的灌溉需求嗎?
為解決北方的乾旱問題,中共展開南水北調計畫,自位於中國南部的長江取水輸送到北方,包括黃河。寧夏是中共在分配水源計畫面臨的典型問題,這是個降雨稀少,又是不毛之地,世代居民取黃河河水灌溉,造就了銀川平原。
中共為解決黃河泛濫問題,在流域內建造許多水壩及水堤,雖解決洪水問題,並改善沿岸農作產量,但環境學家認為此舉將加速黃河死亡。1990年代黃河流速減緩,無法東流入海,原本流向下游的大量沈積物,受到壩、堤的阻礙,以致河床日益升高,水位隨之升高,只好不斷加高水堤高度以防洪水。
世代住在寧夏的人們從未關心他們從黃河中取用多少水量,他們的農作實際上符合中共的自給自足政策。但現在保育成為優先關注事項,部份地區禁止種植水稻,灌溉的時間受管制,搶水已成為寧夏居民生存的必要工作。
工廠的污染
黃河沿線最北方的路徑流經中國境內煤礦富饒的地區,1958年中共以內蒙古鳥海市的煤礦作為提供包頭鋼鐵公司的煉鐵所需。但計畫經濟失敗影響鳥海市的發展,在1990年代初期,當地官員為使鳥海市起死回生,建造3座燃煤發電廠,供應中國東方的電力。
為滿足更多的工作需求,烏海市地方官員吸引投資,建造其他城市不想要的能量密集且高污染的工廠。這項策略確實奏效,在1998年之前,烏海只有4座工廠,但現在廠房數已達400,並因此成為相鄰城市石嘴山的參照對象。
然而數十年的露天開採,已使大片土地成為荒原,快速的工業化使烏海陷入污染夢魘,黃河成為全球污染最嚴重的流域,空氣污染物漂向幾哩遠的北京。鳥海當地居民飽受空氣污染之苦,不停咳嗽、能見度不佳、滿是塵灰。此外,由於地下水抽用嚴重,居民必須更往下更深挖掘才能抽得到水。
鳥海地方政府為了稅收及吸引投資,並未積極處理環境污染問題,直到去年春季,由於污染問題十分嚴重,逼得當地政府環保官員不得不關閉數家較為污染的小型工廠,並要求其他工廠裝置較佳的污染防治設備,否則將面臨關閉的命運。當初受當地政府鼓勵到鳥海投下鉅資的投資人,感到中共背棄他們,有人因此自殺。部份工廠則選擇夜間作業以逃避政府稽查。
新興市鎮的用水需求
黃河下游地區,為到處矗立的高樓大廈環抱的新市區,訴說著中共近幾年所追求的發展目標──由農業轉型為現代化的城市。然而,所有的發展都是在同時進行著,現在還有一百多個城市有意積極的迅速發展成為重要的國際都市,到處開發土地,建造大型的新商業中心、飯店、市政中心、人民廣場、體育設施等。
快速的都市化已改變黃河流域的生態,自1950年代迄今,人口成長已達3倍;據中共統計,每年約有40億加侖的廢水倒入黃河,為20年前的2倍。每一個積極發展的城市,都需水孔急,某些城市建造水庫、某些則大量抽取地下水,並因此衍生地層下陷問題。黃河的容量沒有改變,用水量已達到飽和。
中共國務院為控制黃河用水問題,特別制訂規定加以規範,採取諸如提高收費的措施。然中共官員也承認,法規本身無法解決快速成長所需的用水量。
中共積極推動邁向2040年富裕社會的目標,人民的生活或許獲得改善,但大肆破壞環境、違反自然法則的大規模開發計畫,付出的代價是無法
復原的環境污染、對健康的威脅及官員貪污,完全與富裕社會目標背道而馳。X |
|
|
|
|
|
}
else
{
$_SESSION['path']=$_SERVER["SCRIPT_NAME"];?>
中國境內很多地區正飽受中共不顧自然生態邁向現代化的惡果,特別是水資源因開發過度而導致的嚴重污染,飲用水源日益匱乏。約有近400個城市水資源量無法負荷未來的都市發展需求,某些臨海城市引進鹽水淡化技術,以供應都市化後的用水需求。中國目前是全球每人供水量最低的國家,也是水資源分配不均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以北方為例,其人口數雖然達全國人口的43%,但獲得的水供應量僅達全國的14%。
《紐約時報》去年底曾刊登記者Jim Yardley黃河流域嚴重污染的特別報導,今天來看價值更高,可供讀者一窺中共的嚴重環境污染問題。
欲觀看最新兩期全文,請登記成為《新紀元週刊》訂戶; 如閣下為本刊訂戶,請登入系統。
最新兩期前的不用登錄, 請點選 前期雜誌
}
?>
|
新一期受歡迎文章 |
@ require '../newissuerank.htm';?>
|
|
|
@ require '../ads468b.htm';?>
|
|
|
@ require '../MagFooter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