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捷慕(James Mann)是前《洛杉磯時報》駐北京首席記者、華盛頓「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國際安全計畫資深研究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所作家。孟氏在2月份發表新著《對中共的幻想:我們的領導人強辯中共鎮壓的方式》(The China Fantasy: How Our Leaders Explain Away Chinese Repression),並於2月25日在《洛杉磯時報》撰文表示,最近一系列與中共有關的事件,包括1月份的中共發射反衛星導彈測試事件,都足以讓我們思考中國未來的走向,例如在25年之內,中國的政治體制將有何變化。

這個問題對目前由民主黨居多數的美國國會,以及未來美國總統候選人而言,將會愈來愈重要。


欲觀看最新兩期全文,請登記成為《新紀元週刊》訂戶;
如閣下為本刊訂戶,請登入系統。
最新兩期前的不用登錄, 請點選 前期雜誌

帳號:
密碼:

不要對中共存幻想

中共並沒有在民主化,資深的中共領導人變得更為獨裁,學會採取更為迅速及全面的鎮壓手段。圖為2007年3月13日,警察在天安門廣場附近圍捕從中國各地來北京上訪的訪民。

編譯 ◎ 吳達 圖 ◎ 法新社

孟捷慕(James Mann)是前《洛杉磯時報》駐北京首席記者、華盛頓「國際戰略研究中心」國際安全計畫資深研究員、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研究所作家。孟氏在2月份發表新著《對中共的幻想:我們的領導人強辯中共鎮壓的方式》(The China Fantasy: How Our Leaders Explain Away Chinese Repression),並於2月25日在《洛杉磯時報》撰文表示,最近一系列與中共有關的事件,包括1月份的中共發射反衛星導彈測試事件,都足以讓我們思考中國未來的走向,例如在25年之內,中國的政治體制將有何變化。

這個問題對目前由民主黨居多數的美國國會,以及未來美國總統候選人而言,將會愈來愈重要。2004年民主黨的前副總統候選人約翰•愛德華(John Edwards)曾表示,如果有再一次的投票機會,他不認為自己會支持美國與中共建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

中國三個可能未來的推論

孟先生在文中整理目前各界推論的中國三個未來,包括「平穩情境」(Soothing Scenario),即中共將因持續的經濟發展無可避免地走向民主化;另一種預測的未來是「劇變情境」(Upheaval Scenario),推論中共將走向災難;孟先生個人認為還有一種可能的未來是:中共將維持鎮壓體制。

目前美國內部對中共問題的爭議,在於政治界、商業及金融界的領導人物都傾向支持平穩情境,某些評論家則警告,有可能發生劇變情境,至於第三種未來,即使這是最有可能的發展方向,則鮮有人注意。

平穩情境——荒謬的推論

平穩情境是根植於經濟決定論,中國的日益富裕及其與全球的貿易擴張與大量的外人投資,終將損害中共獨裁統治政權,並且不可避免地使中國走向民主自由之路。最近歷任的美國總統對外宣說並爭取美國人相信,與中國貿易將促成中國民主化,就是基於這個論調而來的。

這個論調之所以能成為藉口,主要是它能符合一部份選民的利益,並且成為中共1989年在天安門廣場濫殺手無寸鐵的善良中國人後,美國內部人士急於想與中共做生意的藉口。

然而,如果認為麥當勞及星巴克會改變中共的政治體制,就好像是想要把中國人轉變成為美國人一樣的荒謬,麥當勞進入中國市場,與中共政權是否有決心容忍有組織的抗議活動毫無關係。此外,有關中國的新興中產階級會是推動中共政治自由化先鋒的假設,則是忽略了一個事實,也就是這些團體對維持中共體制現狀有著強烈的興趣。

平穩情境的最大問題是,無法解釋中共將如何平穩地轉型為民主,中共目前的政治體制仍然遵循列寧主義路線。那麼,中共領導人將在甚麼時候、如何以及為甚麼能被說服放棄權力?中共持續成長的經濟,是否有可能反而成為中共領導人維持現行體制的更強籌碼?

劇變情境——中共崩潰或解體

劇變情境包括中共可能崩潰或解體的預測,當中共出現短暫的不安定跡象,如罷工、農村抗議、騷動、環境災難時,這個理論就會吸引人注意。然而,對於這個推測,人們存在許多疑問,包括其忽視中共持久且深遠的謀奪權力事實。

第三情境——中共維持鎮壓體制

第三種情境係認為,中共領導人將繼續鎮壓任何有組織的政治反對派,並且繼續控制媒體及司法。為甚麼要關心中共是否走向第三種可能?作者認為,這與中共是否對美國構成軍事威脅無關,而是應該由全體中國人的利益,以及中共對其他獨裁國家的影響力角度,來思考中國民主化的問題。如果中共的政治體制仍然維持永久的一黨鎮壓專制,那麼,美國自1989年來的中共政策就是一個愚民政策,其根基於錯誤假設的前提,即貿易以及與中共往來最終會改變中共的政治體制。

要想觀察這三個未來可能方向的演變,最好的時點是2008年的奧運會。中共會在奧運會之前及期間向全球展示平穩情境,展現中共的開放。劇變情境是中共不樂見的可能方向,雖然有很多反中共政權的機構,想要在奧運期間吸引全球的注意,但可以想見的是,中共公安部勢必在奧運會之前,致力阻止抗議示威事件的發生,阻止抗議人士進入北京。


中共1989年在天安門廣場濫殺手無寸鐵的善良中國人。圖為1989年6月4日天安門廣場前被緊急送醫的傷者。

加把勁讓「民主中國」來到

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吳惠林對於孟捷慕《對中共的幻想》一書,做了以下評論——孟先生書中討論中國未來的可能體制,重點在於不相信中共會在「經濟自由」程度放大、取得經濟成就後轉為民主體制,而會維持鎮壓體制。

這個論題其實就是一直以來「先經濟自由而後政治自由就會來?」之爭論。依智利和台灣的經驗,經濟自由之後政治民主會到的「平穩情境」得到證實,但這種經驗卻很容易被用來作為「威權有利於經濟發展」的佐證,而今日的中國改革經驗卻可作為「讓威權統治者有足夠資源和藉口鎮壓民主與人權」的例證。

我們看到的景象是,中國經過20多年的經改後,經濟的確成長了,但極權政府正以大筆財源充實現代化的監控工具,對言論自由和異議份子控制的更嚴、更有效、更明目張膽,因為掌權者以經貿利益要脅先進國對中國的人權問題閉嘴。如此一來,「經濟自由」難免被有些人投以懷疑甚至否定的眼光。

不過,雖然表面上中共的管制似乎很強,但內部波濤洶湧,維權抗爭無日無之,退黨運動波濤洶湧,憧憬民主、期待民主的勢力愈見強大,逼使胡錦濤在「十一五規劃」提出「建立和諧社會」為主軸。對「和諧」兩字說文解字,「和」是「禾」和「口」組成,意即「人人有飯吃」,而20多年的經改在這方面已取得一些成就,但「諧」則為「言」和「皆」兩字組成,意思是大家都可說話,也就是「人人有言論自由」,應屬「政治自由」。

如此,胡錦濤不是等於不打自招了嗎?要中國成為「和諧社會」,既要「人人有飯吃」,也要「人人有言論自由」,前者是「經濟自由」的產物,後者則是「政治自由」的內涵。那麼,胡錦濤自己不是承認此時應實現「政治自由」了嗎?世人在此時也應加把勁,幫助中國人早日實現「民主中國」!

本文網址:http://mag.epochtimes.com/013/2832.htm(新紀元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