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quire '../head.htm';?> @ require '../MagHead2p.htm';?>
中国粮油 全面涨价
@ require 'MagLeft2p.htm';?>
|
中国粮油 全面涨价
|
2006年12月11日,工人在四川成都一加油站安装价格牌。(法新社)
|
文 ◎ 童川
if (trim(substr("00".$vLocalIssue,-3))<=substr("00".(intval($vNewsIssue)),-3) || isset($_SESSION['UserName'])){
?>
进入12月份以来,中国市场上的粮、油价格普遍上涨,涨幅之高,涨势之猛,已属罕见。目前,全中国大中城市面粉涨幅超过10%,食用油的涨幅超过20%。推动这一轮粮油价格上涨的原因除有国际背景的因素,同时也暴露出中国粮食市场的不成熟。
国内小麦出库速度慢
从2004年以来,中国自产小麦连续3年丰收,库存的增加使得中国对进口小麦依赖有了大幅度下降。2005年中国进口小麦293.4万吨,只占国内总需求的3.3%。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是主要的小麦出口国,由于澳大利亚今年旱情严重,预计小麦将减产61%,这造成了小麦的国际价格上涨。
中国进口的主要是优质小麦,用于制作面包、面条和意大利通心粉等,农业专家认为小麦的国际价格上涨只对这部份制成品价格造成上涨压力。
专家认为,面粉价格上扬主要是由于国内小麦出库速度迟缓,造成面粉加工企业的原料供应紧张所致,另外铁路运力的限制也造成了小麦调拨的困难。
对乙醇需求推高玉米价
中国人对玉米的直接食用量只占玉米总产量的5%,然而2006年预计用于饲用的玉米量将达9650万吨,占总产量的68%。这一数据与美国的饲用玉米比例很接近。
近年由于石油价格的飙涨,用乙醇作为替代燃料成为一种趋势。美国的许多州颁布了法律要求汽油中添加乙醇要达到10%,今后还要达到20%。在美国,酒精玉米的消费近年来每年都保持在6%的增长幅度。《华尔街日报》报导,由于需求强劲,今年自9月中旬以来玉米价格已经上涨了55%。
数据显示,中国作为世界第二的玉米生产和消费大国,2006年产量为1.4亿吨,除供应内需外,还有少量出口(300万吨)。这次国内玉米涨价的主要原因是受美国玉米行情大涨的影响,从而也带动了禽蛋类价格的上涨。
拟启动乙醇替代燃料
中国能源的消耗已经排名世界第二位,也同样受到了高油价的困扰。有迹象表明,中国将大规模启动乙醇替代燃料工业。
据《上海证券报》消息,中国发改委正计画《生物燃料乙醇及车用乙醇汽油“十一五”发展专项规划》上报至国务院。该规划称:2010年中国乙醇汽油将占汽油消费量的七成,即年产520万吨,将是2005年生产能力102万吨的5倍。
就在中共当局即将在全国对燃料乙醇进行第二轮大规模推广之际,亚洲最大的酒精企业山东九九集团的重组在搁置两年后重新启动。山东九九集团产能为50万吨,是亚洲最大的工业酒精生产企业。
国际大豆行情推涨食用油
近期食用油大幅涨价,主要是受到国际大豆价格上涨的影响。由于饮食结构的变化和榨油工业的发展,目前中国大豆60%以上的需求依赖于进口。据中国粮油信息中心的消息,2006年中国自产大豆1550万吨,进口3100万吨,进口占67%,主要来自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
由于大豆与玉米的种植期只差2到3个星期,预计美国明年将有大批大豆耕地转种玉米,因此大豆的种植面积将减少,国际大豆价格将走高,中国榨油工业的成本亦将提高。
专家认为,中国的粮食流通还不能说是市场经济。此次中国消费者的菜篮子涨价与其说是与国际市场接轨,不如说是与国际价格接轨。涨价只是反映了国际粮食的供求关系,并没有反映出中国国内粮食的供求关系。
中国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是中国最早,也是最大的粮油期货、现货交易所,该所的简介中称:“成立16年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累计成交各种现货粮油4283万吨,成交金额597亿元,位居全国粮食批发市场首位。”而中国一年的小麦产量是9000万吨,玉米是1.4亿吨。可以看出真正参与市场流通的粮
食只是很小的一部份,因此无法产生合理的市场指导价格,但是使用国际粮价又无法反映出国内的供求情况。例如今年中国国内玉米产量充足,并无大规模进口,但是玉米价格
却跟随国际价格的走向推高。
|
|
|
|
}
else
{
$_SESSION['path']=$_SERVER["SCRIPT_NAME"];?>
进入12月份以来,中国市场上的粮、油价格普遍上涨,涨幅之高,涨势之猛,已属罕见。目前,全中国大中城市面粉涨幅超过10%,食用油的涨幅超过20%。推动这一轮粮油价格上涨的原因除有国际背景的因素,同时也暴露出中国粮食市场的不成熟。
国内小麦出库速度慢
从2004年以来,中国自产小麦连续3年丰收,库存的增加使得中国对进口小麦依赖有了大幅度下降。2005年中国进口小麦293.4万吨,只占国内总需求的3.3%。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是主要的小麦出口国,由于澳大利亚今年旱情严重,预计小麦将减产61%,这造成了小麦的国际价格上涨。
中国进口的主要是优质小麦,用于制作面包、面条和意大利通心粉等,农业专家认为小麦的国际价格上涨只对这部份制成品价格造成上涨压力。
欲观看最新两期全文,请登记成为《新纪元周刊》订户; 如阁下为本刊订户,请登入系统。
最新两期前的不用登录, 请点选 前期杂志
}
?>
|
本文网址:http://mag.epochtimes.com/001/2322g.htm(新纪元周刊)
|
|
|
|